从高中时代开始直到现在,我的座右铭都是:不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我甚至也希望我的学生都能做到问心无愧,经常在被一段关系伤害的时候,责问对方:你敢说你问心无愧吗?
对方往往会回应:对不起,我也不想这样的,可你没给我付出的机会。
付出,还需要我给你机会才可以吗?我一度坚信这是对方拒绝付出,又不想心里有所亏欠的借口。我固执地认为,只要对方真心想付出,就会自己去寻找机会,不需要我们去要求或者请求。
而且我一直认可投桃报李和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人际交往法则,交友也好,对待父母也好,和爱人相处也罢,我都是如此。我害怕在任何一段关系中亏欠别人,我宁愿选择被伤害也不愿意伤害任何人。
是的,就像海灵格描述的那样:无论谁只想付出而不想接受,都不过是想维持高高在上的幻想,拒绝接受生命的施舍,否认自己和同伴之间的平等。
第一次看到有人像海灵格这样描述自己“不求回报的付出”,我有一种被戳穿的温暖,曾经不少朋友评价说:你这样是太善良了!我总觉得自己其实也并非多善良的人,只是想求个自我心安罢了。更深层次地心理分析发现:要求自己问心无愧的背后,是希望自己高高在上,同时无法容忍自己的内疚。
所以,我才会经常这样说:我不怕别人对我不好,我怕的是,别人对我太好,我无以为报。现在才明白,原来我害怕别人对我太好的背后,是害怕在任何一段关系中有内疚,尤其是那种永远无法偿还的内疚。以致遇到对我太好的人,我往往会不自觉地选择疏远,现在也没有人愿意对我太好,也许,他们都感受到了我的敌意与拒绝吧。
海灵格继续说:长期的助人者常常是孤独的,最终变得痛苦不堪。确实,不得不承认,这些年,我一直都无法和别人建立双方都满意的亲密关系,朋友如此,爱人也是如此。要不就是保持淡如水的君子之交,要不就是付出很多,对方还有诸多怨恨和疏远。试问:是我不渴望亲密吗?不,我如此渴望亲密,为了亲密我可以付出一切,可我却拒绝接受,直到今天才明白:正是这颗拒绝接受的心,让别人望而却步。
海灵格称,最好的关系是彼此慷慨地付出和坦然地接受。通过这种交换,双方的接受和付出达成了一种平衡,且彼此都感到自己在这个关系中富有价值。
对于已然失衡的亲密关系,他也给出了解决之道:除非让清白无辜的人变得身负罪责,否则能让爱丰富流动的调解就不可能出现……当受伤的一方感觉到高高在上,而不能弯下腰来根据爱的需要,回以适当的报复时,就会面临这样的困难处境。在婚外情事件发生之后,如果伴侣一方顽固地要保持自己的清白感,得理不饶人,就不可能调解成功。
所以,如果我们不想成为孤单的“好人”,试着放弃这种问心无愧的追求,去承认“我有需要”这个事实,接纳自己在关系中的内疚感,不以要求对方关照和满足自己的需要为罪恶,甚至采取双方都能接纳的方式,去报复那个曾经让我们感到受伤,需要被压抑的朋友、爱人或是父母。如此,和解就发生了,关系也才有可能前进,而不是停留,或是走向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