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查缺补漏总是时时在进行,而对“鸿沟”的理解就是这样。
我一直以为,鸿沟不过只是中国文化一个形象的比喻。如今才知道“鸿沟”是一条战国时魏国所修建的运河,也是中国古代最早沟通黄河和淮河的人工运河。公元前203年,楚汉争霸中的刘邦项羽签订“鸿沟和议”,以鸿沟为界,划分天下。此后,象棋中“楚河汉界”的典故形象生动的演变到今天。800年后,隋炀帝以此为基础,修通大运河。
以此怀想,那年冰雪初融,阳光灿烂,空气湿润,杨柳冒芽,站在大运河旁与家人等待过河的我原来错过了那么厚重的历史熏陶。但错过熏陶并不可惜,见识一条穿越历史而来人工运河的雄伟,仍然足以滋养如今我对历史和现实中鸿沟的理解。尤其是在工作中自身遭遇或者亲眼目睹同事无法理解他们也无法被他人理解的时候。我有时候会想,为什么作为同学彼此能够理解学习的难处,而作为同事却很难理解彼此工作的难处呢?即使我们彼此都拥有良好的换位思考意识。
Z先生最近在部门内部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员工加深工作理解的活动。实话说,我并不理解。我不理解,这样一个已经组建了七年,已经磨合了七年的团队还有什么必要专门通过一系列活动来加深彼此的理解,并且还是以这样一种公司不要求的,深度参与到对方业务中来的方式。比如说设置方案,让非送水人员参与到包含有全部送水流程的送水比赛中。
可是,我虽然不理解,却会全力以赴去做。因为伴随工作日长,深刻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知识架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特点。你认为没有必要,也许不过是因为你没有深刻理解到。对于与Z先生的配合,尤其如此。
Z先生是一位富有激情的领导,这份激情不仅体现在部门的日常工作中,也体现在对于体育的热爱上。不得不提的是,部门的日常工作,Z先生接受后业务范围拓展了近一倍。其余的,我虽然知道他喜爱足球,并且似乎为此做了很多事情,比如对球员开展每周集训,却一直以为任何一名足球爱好者都会这样。直到去年S小姐问我,Z先生的那个什么U38是什么意思?甚至在地方电视新闻中也听到关于U38比赛的报道,才突然间意识到也许他做的已经超过一名普通足球爱好者的努力了。而U38,说来简单也不简单,大约就是2014年一群38岁的同窗好友在一起组建了一支球队,进而带动整个牡丹江参与到足球比赛和足球交流活动中。
对于这样一位一直在为梦想努力的Z先生提出的想法,除非我能够准确说清楚不恰当的地方,不然即使我并不能全部理解,也会先去做。
昨日下午,送水比赛的赛前准备和熟悉工作正式进行,部分相关人员到场地进行实操。当维修人员、驾驶人员在指导下用指定的工具进行装、运、卸的操作,并在场地外交流物品要轻拿轻放,摆放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装卸要如何用到腰劲的时候,我突然间想明白做这件事情潜在的好处。
就如同足球。正式比赛的时候,有前锋、有中场、有后卫、有守门,各有各的功能,各有各的职责,彼此之间并不越界却又配合默契。但是在日常的训练中,前锋有时也会去守门,后卫也会冲到前面去做前锋,即使并不擅长。可正是因为日常训练中这样亲身实地的了解彼此岗位的样子,才能够在比赛的时候更大限度的理解对方岗位在某一个瞬间会做出怎样的反应和判断。交换岗位的训练,熟悉的不仅是队友,熟悉的更是岗位的需求。正是因为全方位的深入了解,才能够更好的做出判断对方的意图和修正自己的行为。也就是说,做的好,不仅仅来源于自己做的好,更在于准确判断队友的做法并协助队友做的好。
我们总是怀恋同学或军人的友谊,觉得纯粹干净可以信赖。但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同学和军人的友谊之所以深厚,源于对相同挑战相同困境的深刻理解。而部门内部交流之困难,最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对于彼此面临具体挑战的理解不同。我们所有的感受和压力并非来自天大的挑战,完全来自生活最琐碎的细节。即使我们了解对方工作很复杂,但怎么能够理解截稿日期迫近完全没有思路的焦灼?怎么能够理解身体疲惫已趋极限却还有很多体力活要做的辛酸?怎么能够理解同时面临电话接受指示过程中不同的访客同时出现的忙乱?而一个部门存在的意义,必定是组织好由不同“术业有专攻”的人才完成一项又一项的挑战,必定要跨越这些外人看不见的“鸿沟”。
跨越“鸿沟”,自然有很多心得。但我觉得绝不能依靠台海之间曾经的广播和传单攻势来达成,也无法通过简单的阅读报刊杂志和定向宣传来达成,这样只能够做到表面的知道,而知道无法跨越“鸿沟”。要跨越“鸿沟”,必须藉由“天堑变通途”的交流和真实感受来取得。而管理学里面有个说法,80%的问题都是沟通问题。
跨越部门内部交流的“鸿沟”,适当的诉说和有针对性的观察自然是恰当的办法,但是都不如亲身实地的感受。只有亲自去做,亲自去感受,才能够理解这中间无法言传的细节。
Z先生的灵感和考虑是否来自对体育的总结我不得而知。我对这件事情的理解却得益于这两年对于运动的亲身参与。
我相信体育方式和体育精神会滋养一个人对于团队组织和人员管理的认识。
而每个人人生的经历都是未来前行的大地,长出什么苗,取决于什么样的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