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感动中国我心中的人物就是中国女排,没有之一。
若不是中国女排最后夺冠,可能很多运动员所搭乘的飞机都不会飞回国了吧...这样说有些夸张,不过确实如此。
其实网上你会看到很多,有关于中国女排夺冠的报道,有一类报道是说郎平指导有多么的厉害,她能够高瞻远瞩,善于用人,在赛场上临危不乱,最后拿下了冠军。
还有一类报道,说的是女排姑娘在里约奥运会进入决赛之前的各种窘境,他们小组赛打得多么惨烈,最后一场对巴西的时候已经准备卷铺盖回家了,然后姑娘们又在赛场上放开自我,把巴西人打得落花流水,在巴西人的家门口,完胜了巴西队。
但是好像中国女排就被冠上了女排精神还有郎平指导的几个标签。一方面,大家在说,女排比赛打得多么的惊心动魄,另一方面又在说教练的指导有多么的神威厉害。
最近在看的一本书,刻意练习这里边介绍的是如何从新手到大师,于是我尝试着把刻意练习这个黄金标准,用在中国女排的身上,我试图想要找到他们成功的秘密,那个藏在女排精神背后的胜利的关键。当我看到《刻意练习》这本书的封面,由郎平指导作的推荐语,郎平教练是这样说的,女排精神一直在,单靠精神不能赢球,还必须技术过硬,那不是靠讲故事或者喝鸡汤得来的,关键是平时的练习。
是啊,老女排的精神,吃苦耐劳算是一个,但是如果你只能吃苦耐劳,你做的岂不都是天真的练习吗?如果你每天的练习都不是正确的,即使你花了时间,好像也会变得南辕北辙,越走越远,是不会越来越好的。
这话让我茅塞顿开,我仿佛一下子明白了他们成功胜利的秘密。
作为国家队的体能教练,我其实在2011年的时候,就有幸短暂的跟随中国女排进行备战训练,但其实那个时候时间短暂,备战的是2012年伦敦奥运会,当时其实没有完全深入的去了解队伍的状况。当2014年,再次进入中国女排,这一次算是完整的接触这支当时不怎么被看好的队伍,有机会可以全面的了解,这样一个其实说来好像还挺神秘的队伍。
天真的练习 低水平勤奋
我相信其实对于女排姑娘来说,可能他们每天接触的只是训练训练再训练。当然,无论你是想学习一些生活技能,还是说想要提升一些工作能力,你都离不开学习和大量的练习。
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就变成了低水平勤奋者,你花了很长时间去练习,不断的重复,但其实这样的重复练习,我们只能叫做天真的练习,这些年你的练习,你的学习都是假的吧!
我们都试图找到这样练习的捷径,提高我们的学习和工作效率,我们试图花更少的时间,掌握更多的知识和内容,然后变身成为天才。当我第一次读到1万小时定律的时候,我傻眼了,因为1万小时换算下来,如果我想在某方面成为专家,如果每天只练习一个小时,真的不知道要过多少年,才能够成为专家,我有些沮丧。
不过当然,你不要妄想,罗马并非一日建成,没有勤奋二字,你是什么都没有的。或者即使你拥有一丁点儿的天赋,但是如果你没有勤加练习,那么你的天赋最后就会变成一种平庸。
所以我们都试图寻找一种方法,那就是如何进行有效的练习,提升你在某一方面的技能水平。这种方法,被中国女排找到了。
中国女排夺冠秘密
如果要我说,中国女排和其他项目队伍之间有什么样的区别?我觉得真的还挺难说的。表面上我看到的确实有几点不同之处。但是中国女排除了女排精神还有点儿啥呢?精神不能当饭吃,每天消耗一点,精神其实很容易被人淡忘。
之所以说中国女排夺冠是被设计好的,确实,设计流弊,计划周密,虽然惊心动魄但是一切尽在掌握中。这是再说中国女排有多神奇,但是当你看到他们的训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进行,你就知道,其实这不是一种神力就可以改变了,而是一种精细化的、刻意的练习。
如果外人用女排精神,来描述中国女排这样一种境界,或者说他们都是有天赋的天才,其实他们是不高兴的,即使是再有天赋的天才,他们背后花了无数小时的刻苦练习这些大部分人是看不到的,如果你单用天才天赋,来概括,就是对他们最大的一种不公平,岂不是在说他们没费吹灰之力就夺冠了吗?当然很多人还是愿意用女排精神来概括这些,所以就有了无限种的女排精神定义,只要是好的,优秀的,都把它叫做女排精神。但是当你好好的把这支队伍做一个解剖,你会发现这支队伍没什么神奇之处,一切其实都在掌握之中。我更愿意用“精”,这个字来形容。精细的精。
人生导师 王牌主教练
我之所以会说,郎平教练,是绝对的王牌教练,其实我觉得在训练的过程当中,她做到的并不是发现一个张常宁,或者是身高很高的袁心玥,又或者是有天赋的朱婷。她的工作并不单单是挖掘某人的潜力,而是真正的把手下的兵聚齐,开发他们所有人的潜力。
郎平?她是全中国最懂排球的一个人,也是中国最会打排球的人。此处请各位中国女排的球迷鼓掌。其实论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美国队,巴西队,塞尔维亚队,都各有实力,他们优秀的力量和爆发力,可以征服全场的球迷。当然,我也不是在说他们队的教练水平差,我只想说我们有优秀的教练。郎导就像队伍里面的一位导师,最厉害之处应该是她在排球领域的优秀的技能和丰富的经验。
其实以前很多人做过讨论,说如果所有国家队的教练都由奥运冠军来做,是不是我们能拿到大部分的金牌呢?其实不然。你也应该知道,可能社会上有很多人擅长某些技能,你要他们做某样工作,他们可以非常出色地完成,但是如果你想让他们试图把他们所掌握的技能教授出来,很多人可能做不到,这就像优秀的运动员一样,并非每一位优秀的运动员,退役后,都可以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教练,教学也是一门艺术,所以这是我想说的,中国女排拥有世界上最厉害的排球导师。
若你也想在某方面取得一点点卓越的成就,我建议你选一个优秀的导师,这可能是你获得成功的最大捷径,其他,没有捷径可走。
知道你是谁 明确你在哪
早在郎平教练上任之前,其实她就已经深刻地分析了当时中国女排在世界排坛的地位和基本情况,那么当她开始执教中国女排的时候,也制定了大周期和小周期的训练目标。其实在2015年之前,她在国家队实行大国家队的概念时,不停的在召集全国最优秀的排球运动员,分期分批来到国家队进行集训来做挑选,最终留下了最优秀的团队,我不能说每一个人单拿出来都一定是那个位置最优秀的运动员,但是,郎平把她们组建成了一支最优秀的队伍。
认清了国际形势,分析了对手的细节,掌握了我方人员的基本情况,真正的训练才刚刚开始。那个时候已经是2014年底了。距离2015年的世界杯不到一年的时间,距离2016年里约奥运会女排比赛也不到两年的时间,可以说时间非常的紧迫。
但是只要目标明确,自我定位准确,你就知道自己要往哪个方向去跑,继续跑得快与慢,远和近的问题,至少你不会出错。所以这也是郎平指导在最一开始接管国家队的时候所说的,可能她不一定会带着队伍夺取奥运会的冠军,但是她一定尽全力为中国排球事业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她构建了这样一个优秀的选拔体制,所有优秀的排球运动员,都有机会参加这样的全国海选,也都有机会体验郎平教练的亲身指导。
其实如果你做好了刻意练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你需要制定明确的目标,这样才能尽可能缩短你获取成功的时间,而且能够提高,提升新技能水平的方法。
明确你的定位,对自己了如指掌,善于观察自己,善于观察别人,给自己做出最精细的定位和目标,那么你才不至于绕路走?
除了睡觉其余时间几乎都与训练有关
中国女排的姑娘们,一般是九点钟开始训练课,持续进行到10点半钟左右,进行短时的休息和能量补充,大概五分钟之后,她们就会恢复训练节奏,直到午饭的时间,12点半吗?不是,一点钟吗?也不是,她们经常是训练到1点半钟,才能够坐班车回到食堂吃饭。接下来午休之后,3点半钟开始恢复练习,大概会重复上午的节奏,一直训练到7点半钟左右闭馆,回家。这样算来,每天大概有八小时的训练时间,重复六天,周日休息。
她们其实抓紧了一切时间在训练,即便是外出集训,那么郎平教练也一定会选择最早一个航班,然后尽快的在中午左右的时间抵达训练基地,用她的话讲只是觉得早班飞机不会晚点。其实队员们都知道,下午是需要训练的,这样整个一下午的时间就不会被浪费掉。把时间这样精打细算的人真的不多。
其实在训练的过程当中,专注和投入是必不可少的,也是至关重要的过程。
并不是说只要你花了时间,就一定会取得成就,你每天都会吃饭,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成为美食家,对吗?人们每天都会更换衣服,会经常购买服装,但是并不是每个人最后都能够成为鉴赏师,或者是服装搭配师,又或者是形象管理师?所以其实我想说的,并不是你简单的时间投入,就会带来非常满意的结果。想要取得成就,你的投入必须是高效的、专注的。
说到高效的练习,其实姑娘们并不是反复每天只做这一件事情,打排球需要提升多方面的能力,不同位置的队员,所需要的身体能力也不一样但这都需要他们反复的去练习基本功,反复的进行模拟的比赛。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找出不足之处,并且深刻聚焦在这些地方,让人们能够快速地取得进步,在这个过程当中,其实教练们也在尝试采用不同的方法,来提高运动员的能力,直到找到最适合每一位运动员的不同的方法。
最强教练天团
在2015年9月份。女排前往日本,参加当年的世界杯比赛,一路过关斩将,最终取得了胜利,他们打败了,非常强大的对手呢,获取了里约奥运会的入场券,其实这场胜仗,我们并没有完全的把握,而且我们在之前的比赛中发挥也并不是特别好。等到进行全队合影的时候,有眼睛尖的记者才发现,诶,好奇怪啊,队里一共才十四名运动员,除去排协的领导,教练组居然有十六人,再说得清楚一点,如果让每个教练组的成员对一名运动员,结果还是会多两个人,当然教练组的成员里面包括两名队医。这不就刚刚好吗?
当然其实有关于技术方面的教练并没有那么多,但是他们也可以做到,每一个位置都配有一名教练,也就是说,平均一个教练指导3到5个人左右,这样每个人其实都有一个非常好的训练反馈的机制和过程,甚至每练一个动作,教练就会有一句指导纠正,这样的一个反馈是非常高效的。
说到这个,有点类似于国家乒乓球队的教练阵容。国家乒乓球队的教练配置也是如此,比如说丁宁有他专门的一位教练,李晓霞是这样的,马龙也是如此,张继科...这样的例子太多了,他们每个人都有一位专职的教练去指导,让他们能够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得最高效的训练。
女排的每一位教练白天进行技术指导,晚上当运动员进行技术录像学习的时候,他们也在学习。他们在学习什么呢?不是学习一单纯的,如何把队员教好,而是他们要不停的学习新的打法,那就是模仿对方的打法。因为他们只有认真的学习,认真的模仿,第二天出现在训练场上,才能够把模拟做到极致,比如对方的发球和进攻等等,给中国队的姑娘们制造麻烦,这样做的目的显然也是为了提高训练的有效性。
看电影?创建最有效的心理表征
每天下午的针对性练习,都是分组进行的。如何突破训练的瓶颈,秘密就在这里。你必须找到自己的特定弱点,然后快速攻破。
你以为每天白天八个小时的训练之后,吃了晚饭回去就可以安安心心的看韩剧了吗?错,姑娘们必须抓紧时间,尽快做完治疗和康复,然后聚在一个小黑屋里,或者是分成不同的组,别聚在房间里,看“电影”——技术录像,这是非常重要的一课。
我之所以非常佩服郎平教练还有一点,就是看录像,并不只是运动员的作业,在每看一次录像之前,郎平教练就要自己把录像全部都过一遍,然后分为主攻,副攻,接应,二传,自由人等不同的场上位置,分别写出不同位置的技术特点,然后再交给每组的运动员来看,这就好像是儿时妈妈喂孩子吃饭,她一定会先把食物消化一遍,把它磨碎,在一小口一小口慢慢的送到孩子们的口中,这样孩子们才能把它消化好。
而且每次开会的时候,还要留下作业和提问,这简直不可思议吧,他们必须要把这些战术背下来,而且要把他们当日看过的每一位对手的不同技术特点背下来,教练随时提问到,比如美国队的副攻希尔一个什么特点,巴西队的主攻有什么特点?俄罗斯队的进攻点在哪里?这些必须是每个人都要烂熟于心的。
这简直就完全印刻了《刻意练习》里所提到的,反复大量的练习,以及有效的反馈机制。历史都是惊人的相似,所有的成功也都遵循这样的规律,虽然每个项目各有不同,但是可以练习总结出来的这些规律还是适用于每一个项目。
这个过程用创建心理表征来形容最合适不过了,心理表征是一种与我们大脑正在思考的某种物体,某种观点某些信息,或者其他任何事物相对应的心理结构,或具体或抽象。
最简单的一个例子就是视觉的形象当人们提到蒙娜丽莎的时候,基本上第一时间就会在脑海中马上闪现出那幅著名的油画形象,其实,那个形象就是蒙娜丽莎在你脑海中的心理表征。
即便人们训练的技能是身体技能,但是创造适当的心理表征也是必要的,想一想试着接球的运动员,他们一定会致力于研究对手的打法,什么样的打法,何种的出手,我们的身体需要做到怎样的反应,我是应该向左移动还是向右,或者向前,还是退后呢!
其实这些技术录像基本上,就是将一些信息预先储存起来,并且把这些内容,保存在长时的记忆之中,当你遇到某一些特定的关系和事实时,你就可以快速的从你的知识库里边,找到相应局面的解决方法。
优秀的排球运动员,比如说朱婷。当然不可否认的是主攻和二传手的奇妙配合,但其实很多时候,我们会遇到意外情况发生,但那只有当主攻手跳起至空中接触球前的,一两秒,或者是零点几秒钟,当他发现,球网对面的对手,摆出的阵型,他可能会按照既定的套路打出来,但优秀的运动员一定会在那几秒钟,脑海中,爆发出多个打法。
如果说那是人的一种潜能,可能有点神奇。但其实他们与常人无异,也并非比常人反应快多少,只是一种心理表征,是经过多年的训练,获得的及时反馈,它可以使运动员迅速地判断到当时的情景。
最优秀的排球二传手,可以通过余光来判断和感知球网对面的几名选手是怎样移动的。
要么继续前进 要么别停下
当然我并不是说姑娘们只要认真训练就能够有一番成就,在训练的过程当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困境与迷惑,所以在这个时候精神就派上用场,我并不想说精神是万能的,但是这种女排精神确实印刻到了每位队员的骨子里面。
每天八小时的训练,上班的人还有个年假之类的,或者节假日,对于年纪还小的运动员来说,必须想尽办法不断说服自己坚持训练,保持训练动机。
你要么找到继续前进的理由,或者弱化停下来的理由。
这也是个人项目和集体项目很大的区别,个人项目说实话只要你实力够硬,说服自己就可以了。集体项目就不一样了,要想取得胜利,团体里的每位成员都必须有一直的目标,都必须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才能打造最优秀的团队,夺得团队的胜利,但凡一个人做得不够,团队整体的实例都会受到影响,有些可能是致命的影响。
郎平用自己的个人实力创造了觉得个人品牌,即使运动员可能怀疑自己的能力,但是绝不会质疑教练的能力,教练说要带领中国队去奥运会的舞台,那姑娘们多少年来的努力自然也有了继续前进的十足动力。
动力一定是一种强烈的渴望,无论目标多么艰难,你都会渴望去实现。尤其,当你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看到了取得的成果,这一定会坚定你继续走下去的想法。这种技能本身就可以成为你动力的一部分。
女排精神于你何用?
说到这里,我们来看看现在的世界,由于科技的发达,我们的世界正在以越来越快难以想象的步伐发生着变迁。两百年前,一个人可以通过学会一门手艺,就足够好好过上一辈子了。很多人也是有着同样的思维方式:上学,寻找一份好的工作,然后退休,你这一辈子就可以过得安定了。但是四十年前存在的许多工作,现在已经改头换面了很多人在职场上可能需要至少更换2到3次的工作,那么这样的一种变迁的社会,我们如何做好准备呢?我想只能通过提升自己的能力,不断的去学习新的技能,来适应这个社会的变迁。
如果你没办法改变它那么你只能为它而改变?
使我们强大的学习力就会变得异常的重要。人固然需要有自己的潜力,但更重要的是,在你的成年过程中,你需要好好掌控他们。我的人生我来主宰,其实你可以通过这样的练习方式,设计好自己的人生,身处这样的新世界之中,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想办法把自己的未来掌握在自己手中,并且通过自身的努力,不断地提升和完善,改变我们自己改变我们的一生。
-END-
作者:大胜,7年时间服务7个队伍
50个奥运冠军的国家队体能训练师
手绘好且会打爵士鼓的摄影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