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老师说,他没有痛不欲生的磨课史,他的磨课史,可以说是一部嘴角上扬的成长史。
他第一次磨课是进入教师队伍的第三个年头,在讲《在仙台》这一课时,毛昉老师提醒:语文教学,一定要抓牢语言文字。要做好两个“ding”,一个是“盯”,要善于敏锐的揪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点词句,另一个是“钉”,要像钉钉子一下咬住不放,重锤敲打,反复推敲。
34岁那年,张老师被王崧舟先生引进杭州拱宸桥小学任教,在这里有机会与于永正、支玉恒先生零距离接触,耳濡目染,获益良多。
于永正先生告诉他,当教师一定要多琢磨,多琢磨才能上出好课,先生经常告诉他,教师要把工夫花在“功夫”上,要好好练朗读,要好好练板书,要好好写批注,教师只有提升自己的基本功,才能更好地上好课,千万不能本末倒置,把太多时间花在一遍又一遍打磨一节课上,否则只会上这节课,其他课,还是不会。他告诫张老师,老师与其花更多时间磨课,不如更多的磨自己——打磨自己的教育思想、磨练自己的教学技能。自身水平提高了,课的水平,也就提高了。
支宇恒先生也反复强调,语文教师备课,一定要裸读原文。也就是说,备课之前,不翻阅任何参考书和教学实录,原原本本地,大声读一遍课文。读完,把课文反扣过来,问问自己,脑子里,留下的最深印象是什么?这最深的印象就是文本的个性,抓住了文本的个性,也就抓住了这一课的魂。
张老师说:“每一个经典文本,都值得被重新发现,这种发现不是靠一遍一遍盲目的所谓打磨,而是要靠一双慧眼,慧眼从何而来?从大量的阅读中来。把太多时间花在打磨以及精品课上,失去的不仅仅是读书的时间,常常湮没了自己的教学个性,刚入职的教师多花时间磨自己的课;走向成熟的教师,要多花时间磨自己这个人。张老师在“我的磨课史”这一章最后说:“我越来越强烈的意识到,公开课,要尽量源于常态课,而且,要努力打通公开课与常态课的边界。”他也越来越讨厌把每一句教案背得滚瓜烂熟,越来越反感,把每一个细节都预设得精致无比。厌到极点,心生抵触。
无论是毛昉老师,还是于永正老师,还是支玉恒老师,也或是张祖庆老师,给我的启示是:扎实的基本功,是站稳讲台的资本。基本功包括:裸读课文,板书,批注,评价语,过渡语……好好修炼自己,把常态课按公开课上,也许距离名师就会更近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