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刚开学时,班上来了一位很不爱说话的小女孩小怡,除了摇头或点头,基本上听不到她跟同学们交流。这让我对她以及她的家庭多了些关注。我试着去了解一下她的家庭:是个留守儿,单亲家庭,父亲残疾,常年在外。 原来他爸爸是县作家协会的一位会员张玉成。她爸爸是一位作家?!我有些惊讶。
原来,小怡的父亲张玉成是一位80后的残疾青年。出生时近严冬,因家庭贫寒无有棉絮而致两个月大小的他连日感冒,高烧数天抽筋不止,落下终身残疾,主要表现为双腿后脚筋腱过短,双手不灵敏,语言障碍,反应迟钝等等。其后虽全国求医皆是无果。四岁蹒跚学步、八岁方始就学,其间两次求医于武警上海总队医院杨海涛教授,切断筋腱以此延长,及至后来身体发育个头长高,双腿后脚有无法落地行走。无奈之下只得定制皮鞋,增高脚跟,如此勉强行走,但仍不稳健(倘若趿鞋行走,远远无法平衡)……因为上学期间两次手术,有两年辍学,加上家庭经济困难,实际学历是高中一年级。张玉成成离开学校后,在家待业三年,找不到出路,他内心有着无限的苦闷、压抑、困惑和彷徨。他唯一值得欣慰的是自己喜爱读书,在家待业的三年里,与书籍结下不解之缘。《三国演义》、《红楼梦》、《射雕英雄传》,他见书就读,特别是对武侠小说偏爱有加。也不断写文章,常有文章在报刊发表。
书毕竟不能当饭吃,文学也只能是一种爱好。
高中没读完的张玉成在家人的安排下,找到了一位裁缝师傅,打算学一门手艺。然而,由于手脚都不方便,张玉成坚持了2个月,不得不放弃这门手艺。后来,他先后学过医、学过电脑,但这些都没能给他带来稳定的工作。康龙公司是张玉成第一家入职的公司,在这里他几乎释放了自己全部的青春热情,当时每月800元的工资虽然不算多,但他却足以自食其力。然而,成了家,有了女儿小怡,特别是遭遇家庭变故后,张玉成的生活,就显得捉襟见肘,难以维系。2012年,以残疾之躯,张玉成只身来到南粤莞邑,开始了艰难的全新生活之旅。
茫茫人海中,张玉成寻找着属于自己的进身之道。为了落脚扎根,他在濒临倒闭的小作坊从事过网络销售,在儿童玩具厂做过手工活,在服装公司当过文案编辑,但这些工作都不是张玉成想要的,他最终选择了离开。到广东后,仿佛一下子陷入沼泽,在无奈之际五次进入工厂与万千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们一样用十个指头挣饭食,只为生存。每次进进出出几乎都没有做满三个月,因为他不甘用宝贵的时间付诸于这项极其原始的工艺中,于他而言毫无意义。”
在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南国都市,张玉成尝尽了各种艰辛,但不管情况如何糟糕,他丝毫没有动摇初衷,且愈挫愈勇。张玉成知道,悲观或者乐观,坚强或者懦弱,前进或者后退,就象一道阀门,任何一次错误的关启,都会导致两种决然不同的人生际遇。他不想输掉自己的人生。
时间到了2014年,辗转沉沦,无奈之下,张玉成远走甘肃,相随一位浙江老板做展销会,每半个月迁移一座小城。在工作期间张玉成偶然听了一个商业讲座,第一次接触到了“一带一路”,他把“一带一路”和甘肃之行结合起来,一连好几天,“一带一路”、大漠戈壁,在他脑海里萦回,始终挥之不去,继而萌发了籍此创作一部顺应“一带一路”战略的小说。大漠西北,条件虽然十分艰苦,但在这里,张玉成第一次感受到了茫茫漠北的寂寥空旷,他沉静已久的文学梦被再一次象火一样燃起。他是一个得策辄行的人,对于任何机会他从来不会轻易错过,因为机会对于他而言更比常人艰难。张玉成索性辞职,开始了“一带一路”小说题材的创作筹备。他查阅了大量有关张骞出使西城的史料,包括“西域三十六国”所有资料。与此同时,他还在“孔夫子旧书网”上花了50元买到了一张长约3米,宽约2米的“张骞出使西域”全图,贴在出租屋的墙上,反复观看,在图上追思历史的蛛丝马迹,找寻创作灵感。往往查阅10万字20万字的资料,真正有用甚至可以引用于作品中的区区不足十几个字,皆是一笔带过,否则有抄袭之嫌,也容易把故事写死。但是,如果不去查阅这些资料,则必然底气不足,于是他宁可查一千一万字的相关资料,绝不谬误一处。张玉成把自己的创作计划初步定为30万字、4个月的时间。可他算了下手上的钱账,仅有的8000元积蓄,每月房租800元,生活费1000多元,根本无法支撑4个月的创作预期。无奈下,他只好重新构思布局,将创作计划压缩至15万字。而后,张玉成写一夜,修改一夜,读书、构思一夜,以每三天一万字的速度向前推进,在不到60天时间里顺利结稿《啼血双骄》。
张玉成还不过三十岁,但他走过了极不平凡的人生道路。他困苦过,迷茫过,但他坚守着、寻求着,进步着。他的双腿不能好好走路,但文学是一道灿然的光,照耀在他的道路上。他没有被身体的残疾和生活的困苦击倒。他拥有文学、拥有飞翔的翅膀、拥有伟大的生命力量。
为了更好地实现文学梦,张玉成只身北漂京城,进军北京影视圈。 多少年来,都是一个人在江湖行走。北至京城,南至南粤,西至甘陕,东达上海。为了梦想,一直在路上,亦如竹子扎根,储备自己,最终实现突破。而今,张玉成剔除小说给他带来的各种赞誉和褒扬,清净心中些许杂念和周遭琐事,已在北京结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影视圈朋友,正式开始潜心电影剧本的创作。与此同时,也利用业余时间执笔第二部长篇武侠小说。张玉成身上展现出的坚定的人生信念以及文学创作天赋,完全颠覆了人们曾经对他的了解和认识。
他让我看到了一种力量,一种不向命运低头,勇于对抗平庸、反叛流俗的人生力量。这种力量让人走上擂台不惧输赢,逼近死亡而不计寿限。
对张玉成,人们更多关注的是他的作品,并且把他的作品成因归结为其近十年来,对文学、特别是对武侠小说的酷爱。可是,鲜有人知道张玉成创作背后的人生艰辛、曲折,更不会想到,张玉成创作《啼血双骄》的真正动力,只是想籍此找一份更好的谋生之道,以此改变命运,好好地抚养女儿。我祝愿从小县城走出的张玉成,在北京影视圈通过不懈努力,早日得到国家和社会的认可,再次书写更多身残志坚的励志传奇。
我第一次感到,文学的力量是神秘的,更是神圣的。我也第一次感到,文学,一定产生于神圣时刻。这种“神圣时刻”不是其他,而是人生的某些感悟,是某些神秘力量的赐予,是某些天才要素的伺机表达。
知道了小怡爸爸的故事,我对小怡更加关爱了。多次跟他爸爸沟通,让他多抽空回来看看小怡,毕竟家人的陪伴才是最幸福的。现在的小怡变得越来越开朗,有时候还会拉着我,跟我讲爸爸又回来了。看到她的改变,我也感到很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