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睡前看完了《高度敏感的力量》,最后这一部分读完,感觉自己好像有些刻意的在读书,内心对内容的内化,少了不少。
还有就是,读这本书,内心更倾向于将书里写出来的情况,和自己本身的情况做对照,像是在获得认可,从而让自己心安。
比如以下几点:
他们会从文学和互联网中寻找灵感,为了丰富自身经历和经验去和其他人交谈。
以前看的书不多,就算看,也大多是故事情节类的,很少去看一些方法类,自我认知类的书,文学类的也很少。
近来看的书里,多了一些这样的内容,或许也是个人的发展到了这个阶段,总觉得在文字里能得到一些启发和对照,也在刻意与他人进行的交谈中,获得了很多经验和内心的满足。
多任务化对于我来说是一种真正的压力来源。我一次只能做一件事情。
这一点正是我这段时间明显感觉到困扰的一件事。毕业设计和考研复习这两件事重叠在一起,让我感觉很焦虑,于是两件事情都不想干了。
这点我认为是难以避免的,就算以后毕业了,复习的同时也会有其他的事情需要我同步去做,就拿复习本身来说,也是要几门课同时进行。
所以这点一定要解决。现在认为可行的解决方法是,事先安排好每件事的时间,并且留充足的时间,然后在做每一件事情的时候专注当下,不再去想其它的事情。
为了个人的成长、学习、进步,我们必须离开那个让我们感到舒适的环境。回顾我的成长之路,大跨步的进步都是被迫做出的,如果仅凭自己的意愿做事,我是没法到达这里的。
这段话可以说是从积极的角度解读那些被动的,痛苦的经历吧。
关于舒适圈,我以前一直觉得是在做具体的事情方面,在这书里读到的一些内容,让我觉得,走出舒适圈更多的也是心态上的适应。
自我安全感来自自我信任,而自我信任来自自我意识。
一直以来,我心中认为的安全感来源都是父母、伴侣、朋友、长辈...而唯独没有自己。现在,才懂得对于现在的我来说,最最重要的来源应该是自己。
小时候,安全感来自父母,长大后有了朋友,会有一部分安全感从朋友身上来,之后还有其他亲近的人。
不过儿时安全感的缺失,让我没有形成足够的自我价值感,没有让我真的觉得,自己是可爱的,是值得被爱的。
于是下意识里,我希望身边亲近的人能给我足够的安全感,让我能在这之中逐渐获得肯定,建立自信。
但是年纪越来越大,一些想要获得安全感的看似有些无理取闹的要求,总是不被大人们所接受,于是为了得到,我开始变得听话懂事,这样,就能被爸爸妈妈喜欢了,就有了安全感。
但这种安全感,归根结底是自己委屈求全得来的,总不够纯粹、坚固、有力,总让我觉得它并不稳定,说不定哪一天就没有了。我不听话不懂事的时候,就没有了。于是只好继续用听话换取安全感。
但随着年纪渐长,我开始有自己的主张了,我的一些观点开始和父母的相左了,但分歧出现的最初,我不敢的,不敢拿到明面上去和父母对着干的,因为我很怕,那一份安全感一经晃动,就全部崩塌了。
于是,能忍得住的,就按照父母的意愿,实在想做的,就自己偷偷的干。
比如高中时候当班长。爸妈觉得耽误我的时间和精力,所以不大乐意我当,于是我每次都说,并没有多少工作,并不耽误时间。每次他们问起,或是因为成绩不理想询问我是不是当班长耽误时间,我都会含糊搪塞过去。
后来高考后父母想让我复读,我不肯。当时他们跟我讲复读这件事的直接,让我很受伤,就好像,自己一直费劲办法想要维护住的安全感的那个支柱,一下子被父母推翻了。
于是通过这件事情明白了,我想要的那种安全感,父母给不了。
再后来慢慢把劝我复读这件事中我的感受将给了父母听,也讲了希望他们能给我一份无条件的接纳和支持。
这一步算是一个不小的进步,因为不在选择用搪塞和撒谎来维护那一份安全感了。改用沟通了,想通过沟通去让父母知道我真实的感受和想法。
但本质上,还是在希望外界给我安全感。
去年那段时间,虽然思考了很多,也想通了很多事情,但在一次文中也提到了,我还是希望能得到家人对我的支持和认可。
后来我在简书上回顾自己小时候的事情,以及对原生家庭、对自己的成长和性格进行反思,那些文章我都发给父母看了。这也表明了,我还是希望通过沟通的方式得到父母的理解、接纳和肯定。
到这时候,有进步的一点是,我开始感于用争执、争吵、歇斯底里的方式坚定地表达自己了。
这段时间在家,和父母、弟弟也沟通过、也争吵过,又发现,很多事情,爸妈已经理解不了了,我给他们解释,他们也似懂非懂,即使明白了,半辈子的行为方式和习惯,也已经改不过来了。
于是知道,现在能给自己安慰、能给自己想要的那份爱的人,只能是自己了。
在前几天的文章里,也知道了,自己理解自己就好了,并不一定要父母理解自己,这太难为他们了,毕竟我们自己都不够了解自己。
但看到书里的这句话,码字码到这里,才知道,我还有很重要的一步要走,那就是真正做到从心理上脱离父母,明白,真正的安全感,来自自我信任,自我信任来自自我意识。
我已经在建立和明确自我意识的道路上前进了,但我还有些不舍来自父母的那一束光,向前的脚步还不够坚定,总是时不时地回头看看,背后的这束光是不是变得更亮了。
当人们不再受到他人评判的影响时,他才是真的自由了。
这方面类似的名言有很多,希望自己能在日常的生活中真正坚守这一点。
对我来说真正重要的是,帮助他人,让他们充满激情和能量,快乐地作自己。
当我十五六岁时,我希望有人能和我一起坐下来帮我看看:什么能让我快乐?我能做好什么?我当时希望有人能跟我一起坐下来,拉着我的手,和我一起分析我的长处和优点是什么,就好像现在我在工作中做的事一样。
讲述者的这段话,可以说很准确地说出了我想学心理学的原因。
当时有这个念头,正是因为我回顾自己一直以来的成长历程,发现了很多自己成长过程中受到伤害或影响的事情,也为自己现在性格里的一些因素感到无助和遗憾。
我希望将来自己能有能力去帮助像自己这样痛苦但仍然挣扎着向前的人,就好像经年之后,有了能力的自己,穿越时光,回到年幼时的我面前,像她伸开手掌,张开怀抱,让她不要怕,告诉她她值得被爱。
高度敏感者在索取的时候敏感,在付出的时候强韧。
这句话真的把敏感和强韧的出现场景划分的非常清楚,给了我安慰和肯定。
在必要的时候舍弃负罪感,哪怕存在着发生冲突的可能性,我们也要和那些对我们有害的人和事保持距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清楚地看到前行之路。
今天新开了一本书,《与真实的自己和解》,里面强调自我同情。里面说,当真正是在进行自我同情的时候,我们完全不用有负罪感。
其实一直以来,自己也有看到自己真正地感受和需求,但常常因为移情能力和换位思考能力,这种为自己考虑的念头很快就会被自己反驳掉。有很多时候,正是负罪感在进行反驳。
因为觉得父母辛辛苦苦供应我,高考前一两个月奔波着经常来看我,我却没有考出他们满意的成绩,所以即使当时的自己已经尽力了,即使当时他们想让我复读的表达方式让我很受伤,我也满含愧疚觉得是自己不够努力。后来很久很久的一段时间里,自己都没有正视和认可自己当时的那份“尽力”。
因为觉得前任是为了我好、为我考虑、给我建议、担心我的安全,所以即使自己感到束缚、感到不舒服、感到被贬低、感到不开心,时候也会觉得是主要是自己的问题。在分手前后,曾把所有的过错都堆在自己身上。
就这样,一次次地忽略自己真实的感受和想法。但当发生彻底的或是一部分的脱离,开始关注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去关注和理解自己,我才真正找到自己想做的事情。
借用这本书最后的一句话结尾吧:
你本来就很好——温柔、敏感又强韧!
要相信自己,本来就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