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疾病,我国古代称为“心疾”,在春秋时代就是“六疾”之一。明代大儒湛若水曾对心疾发表看法。
丁忧期满,湛若水打算在家乡教书育人,因而推迟回京做官。他在《乞养病疏》表示自己身心都有疾病,希望“养其身疾以有为,养其心疾以有成。”在湛若水看来,一个人身心健康,才能有所为、有所成。
复出后,湛若水有一个叫张殷的同僚,以疾病为理由辞官。在送别的聚会中,张殷说自己买了数千卷书回去看,因为不仅身体有疾病,心理也有疾病,希望在经典中寻找治疗心理疾病的“药方”。有人认为,圣人的心法,不在于经典,在于因时制宜,如果只是沉溺于经典,对治疗心疾无益。又有人认为,张殷是受到事情繁多困扰,并感叹人际交往应当慎重。还有一些人引用《易经》的“无妄”卦,说心疾是无妄之疾,不用药,没有闲事困扰即可清楚。
湛若水对张殷说:“大家讲的都各有道理。不如我们登泰山,坐云亭,看日出,望东海,感悟宇宙之无穷,欣赏自然之神奇。这其中就有无需语言的启发,至于经典,暂且放下,以后再看。”张殷说:“先生的话,如清风使我清醒。”
湛若水喜欢出游,喜欢在山水间讲学,可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无论是读书还是出游,都是“以我为本”,他在《西樵大科书堂训规》还强调“读书观山水不失己”。他认为,自古以来学习方式,有平居学习,有出游感悟,而且平居学习有时还不及出游感悟启发深。这也是湛若水的个人经验,他年轻时曾每天埋头学习而不能“自得”,陷入困局,经陈献章指点出游于名山,之后才领悟出“随处体认天理”。
怎样去除心疾,湛若水认为圣贤之学注重在性情上下功夫,故孔子不怨天,不尤人,颜子不迁怒,不贰过,这需要每时每刻存心体认,把心理疾病从细微处去除。一个人容易患上心疾,是因为没有切实下功夫。他曾说:“夫体认而有得焉,斯动静一体,而酬应、读书、作文莫非洒然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