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身体扫描,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刚开始练习的时候,不一定可以扫出什么情绪来。大部分人会觉得很放松,很舒服。这就是很多人把它当成了渐进式放松的原因。部分练习者则会没有感觉。要练习一段时间之后,才能在扫描过程中,浮现情绪。
我曾经有几次,扫描到眼睛的位置,就已经扫不下去了。因为悲伤的感觉不断涌现,开始流眼泪。(这个有点像玩游戏,需要一关一关往下打)
但是,为什么会这样?当然与身体连接的程度有关系。当身体感到安全,能够松开之后。里面压抑的情绪才会出来。所以需要一些时间才会开始有感觉。
有一段时间我有一个很奇怪的毛病,就是很难去区分焦虑和肚子饿。因为两者的感觉非常相似,都是腹部有一种紧绷和紧缩的感觉。所以有些时候,当我感觉到焦虑的时候,我误以为自己是肚子饿,就去吃东西,或者像周杰伦一样喝奶茶。有一种心理疾病叫做暴食症,这时候的吃,更多是为了缓解情绪,而非填饱肚子或者享受美食。当然,我还没有去到这么严重的程度,但是因为这个,体重也提升了不少。
如果用情绪粒度的概念去解释,我就属于那种粒度比较低的人。“情绪粒度”(emotional granularity)是Feldman Barrett于上世纪90年代提出的概念,它指的是一个人区分并识别自己具体感受的能力。情绪粒度高的人,更能够分辨并表达自己的情绪。
BUT,这东西有什么用?
神经科学研究证明,我们的大脑是不断根据过去的经验,来决定如何对之后受到的刺激做出反应。久而久之,大脑会形成每个人独特的一套生理预警机制。比如,一个看到蜘蛛就害怕的人,他的大脑可能会在见到蜘蛛或者仅仅出现“蜘蛛”两个字时,就会升高血压、释放皮质醇。
但是,情绪粒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这套预警机制的效率。
如果你对情绪的感觉只是笼统、含糊的,比如“我真的感觉很糟糕”、“我的情绪很坏”,那么,每一次感觉“不好”的时候,你都会产生一样的、负面的身心反应,但它只是一种重复的消耗,因为你始终不知道,自己每次具体需要应对的是什么,也不知道如何解决。
对于高情绪粒度的人来说,他们的应对情绪的能力还会不断变得更系统、更精细。这样,他们就不太容易在压力下崩溃或采取无效的应对策略,比如酗酒、暴食、自伤,也更不容易采取报复或侵犯他人的行为。相对的,他们拥有更低的抑郁和焦虑水平(Kashdan & McKnight, 2015)。
高情绪粒度的人,对于同一个区间里的不同情绪也可以很好地区分,比如他们能够区分抑郁、疲倦、无聊、悲伤(同为低唤起、低愉悦)。而低情绪粒度的人则容易将它们混为一谈。
想要提高情绪粒度,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学习更多的情绪相关词汇,并体会它们的具体含义。耶鲁大学情绪智能中心的研究显示,学校里的儿童仅仅是通过学习更多的情绪词汇,就能够改善情绪管理能力,提高行为表现。巧了,我在学校里给小朋友上情绪管理课程,干的也是这个。
没错,这就是ACT中的情绪命名技术。
比如描述生气的不同程度有:不开心、生气,发怒、愤怒,勃然大怒,暴跳如雷……给你几张图片,能够与对应的词汇配对吗?
很多时候情绪词汇是需要慢慢收集积累的。但对调节情绪却有很大帮助。
情绪命名是情绪调节基本功的第二课。常常被忽视的一个重要技术。要好好练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