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医总爱说病人“湿气重”?
很多人去看中医,都会被告知“湿重”,湿是从何而来的。
湿本身是一种正常气候变化的构成因素,适当的湿气是人类和万物生存的必要条件,只有当湿气过盛,侵入人体造成疾病时,才成为湿邪。
湿邪又有内外之分,外湿为六淫之一,内湿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五脏六腑均可为湿邪所病,其中又当属脾胃与湿邪关系最为密切。
大暑过后,天气更加闷热,“天暑下迫,地湿上蒸”,有暑挟湿,且有湿又常惹暑,暑湿相连。中医学认为夏末秋初为长夏时期,其气候特点是多湿,明·汪绮石《理虚元鉴》特别指出“长夏防湿”。因此夏季解暑的时候不能忘记祛湿,要双管齐下。
2
长夏——暑多挟湿,湿热夹击
这个季节空气中湿度最大,人们易感受湿邪者。在中医学中,湿为阴邪,其性趋下,重浊粘滞,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
长夏多暑多湿,人们常易出现胸闷、心悸、精神萎靡、胃口不好、乏力等症状。
对于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而言,长夏要多注意保养,以防咳嗽、气管疾病的反复发作。
而对于体质湿热者来说,手心脚心常有发热感,且在湿气和热气交相作用下,容易便秘,大便显得黄而臭。所以夏季祛湿热是非常重要的养生之道。
暑湿天气加重,这时如果人体湿气过重,湿气停滞在脏器,就会食欲减退,不思饮食;如果湿气停滞在经络,就容易造成关节疼痛;如果截滞在清窍,就会感到头昏脑胀。甚至有些人会因此出现腹泻、呕吐的症状。
3
暑湿的典型症状
从中医养生的角度讲,人如果阳气亏损或因劳累耗伤津气,则暑热之邪便会乘虚而入,出现头晕脑涨、心烦口干、倦怠乏力或自感发热等症状。再加上湿热的气候影响脾胃运化功能,让人食欲不振,胃口不佳。
被湿邪击中的典型症状是:身体总觉得3疲劳困重,但这种疲劳不是因为哪里酸痛,如果酸痛的话,可能是你有血虚、血不养筋的问题。
如果你在夏季有以下一种或者多种的情况,就说明湿气已经在体内慢慢的积累,都需要除湿去热,以防暑湿缠身。
1、身体发沉、发重,头也发蒙,虽然头不疼,但是不清爽;
2、皮肤上会有湿疹,胃口也不好,吃什么都觉得没味道,嘴里发黏。
3、舌头伸出来时,你会发现舌质很胖,颜色偏淡。症状严重的,舌头边上会有齿痕,甚至像孩子的小裙子似的,这叫“裙边舌”,这就是比较严重的脾虚湿困了。
4
长夏暑湿——辨证分析
暑必挟湿,湿为重浊之邪,暑为熏蒸之气。热处暑中,湿热相蒸,阻于气分。夏季天地之气相交,酷热当空,湿气上蒸,加之气温交叉变化,放晴时暴热,下雨时阴凉,因此暑湿最易袭人。
长夏湿盛多夹热,六淫致病以“湿邪”较多见,且易与风、寒、暑、热等邪相合为患。
在人体,如果湿邪偏重,阳气运行容易受到阻滞,进而产生郁积,气有余便是火,火与湿相合,即化为湿热,有的甚至化为湿毒。
湿热下注——男、妇科,脚气湿疹
湿性趋下,易形成湿热下注,在人体的中下部分会出现相关的疾病表现。比如妇科带下病、男性前列腺炎、慢性肠炎、脚气、湿疹等。
湿浸皮肤——顽固性皮肤病
如果湿热之邪聚集于皮下,遇到诱因后,通过皮肤向外而发,浸淫皮肤,就会引起顽固性皮肤病。
阻滞肢节——湿热痹
若湿热之邪停留于四肢关节,就会导致关节肿大,畸形,局部出现红肿热痛。
肠道湿热——慢性肠炎
湿热之邪停留于肠道,会引起腹痛腹泻,甚至里急后重,泻下脓血便,肛门灼热等问题出现,进而形成现代医学所说的慢性肠炎。
湿停肝胆经脉——肝经湿热证
如果湿邪停于肝胆经脉,形成肝经湿热证,人体就会表现为肝区胀痛,口发苦,食欲差,或皮肤发黄,眼睛发黄,小便发黄等。
湿驻膀胱——膀胱湿热证
如果湿邪停留于膀胱,则会形成膀胱湿热证,患者表现为尿频、尿急,涩少而痛,也就是现代医学所说的急慢性膀胱炎。
湿留于肛门——痔疮
如果湿邪停留于肛门,容易导致痔疮发生。
……
5
解暑祛湿是关键
暑湿内袭人体,使脾胃运化受制。由于炎热逼蒸,腠理开泄而汗出涔涔,不仅耗津伤液,且气随津泄,共致气虚。
加之暑湿直接耗伤正气,困阻清阳气机,常见倦怠乏力,食欲减少,气短心悸,肢困头重,大便溏薄,低热绵绵,舌苔腻,民间称之为“疰(zhu)夏”,易发于老弱或气阴不足,脾胃虚弱者。
心脑血管病患者多为中老年人,久病体质虚实夹杂,夏季来临不要恣啖寒凉,以免遏伏湿邪留恋,反致病势缠绵。治暑热必须清化湿浊,不要顾此失彼。
6
解暑祛湿、清暑益气——中医调治
中医调治讲究“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治疗时令病有着丰富的经验。
解暑祛湿,新加香薷饮
中医认为,香薷性味辛、微温,入肺、胃经,有发汗解表,祛暑化湿,利水消肿之功,适用于夏季外感于寒,内伤暑湿所致的暑湿表症,水肿,小便不利等。
《本草纲目》言“世医治暑病,以香薷为首药,然暑乘凉饮冷,致阳气为阴邪所遏,遂病头痛,发热恶寒,烦躁口渴,或吐或泻,或霍乱者,宜用此药,以发越阳气,散水和脾…… 盖香薷乃夏月解表之药,如冬月之用麻黄。气虚者尤不可多服”。
香薷外能发散风寒而解表,内能祛暑化湿而和中,性温而为燥烈,发汗而不峻猛,故暑天感邪而致恶寒发热,头重头痛,无汗,胸闷腹痛,吐泻者尤多适用。
新加香薷饮香薷 6 克,银花9 克,鲜扁豆花9 克,厚朴6 克,连翘6 克。将诸药择净,放入药罐中,加清水适量,浸泡10 分钟后,水煎取汁,分次饮服,每日1 剂。可祛暑解表,清热化湿,适用于恶寒发热,无汗,心烦而赤,口渴,苔白,脉洪大者。
夏日常用香薷煮粥服食,或泡茶饮用,既可预防中暑,又可增进食欲。
清暑益气汤
古代流传下来治疗暑湿当令,脾虚气弱的处方以清暑益气汤最为著名。方名为清暑益气汤的处方有二。
李东垣《脾胃论》清暑益气汤——清暑除湿,健脾益气。
此方适用于暑热挟湿,食欲不振,大便溏薄者。
方用青陈皮、苍白术、泽泻分消湿热,祛湿健脾;黄芪、人参、麦冬益气生津;黄柏苦寒泻火,清热解暑;升麻一味,升发阳气,以固根本。
王孟英《温热经纬》清暑益气汤——清暑益气、养阴生津
此方用于治疗夏季感受暑热,气津不足,它将常用清暑之品如黄连、知母、竹叶、西瓜翠衣、荷梗等与益气养阴药物如西洋参、石斛、麦冬、粳米等两相配合,共成清暑益气、养阴生津之效。
人与自然相应,只有“调于四时,合乎阴阳”,才能保持身体的健康状态。“暑必伤气”、“暑必挟湿”的规律指导人们在盛暑时节,饮食、行为都应当顺时而为,必要时可以加以饮食防御,方药调制。
7
饮食调养安度盛暑
多食鸭肉
中医认为,鸭肉味甘、咸,性微寒,具有滋阴养胃、清肺补血、利水消肿的功效。《日用本草》中记载:鸭肉可“滋五脏之阴,清虚劳之热,补血解水,养胃生津”。鸭肉鲜嫩肥美,营养丰富,能制成多种风味各异的佳肴,夏季食用可清暑滋阴、健脾化湿、补益虚损,实为夏季清补之佳品。
白扁豆粥
临床上将白扁豆作为甘淡温和的健脾化湿药,《本草纲目》言其:“入太阳气分,通利三焦,能化清降浊,故专治中宫病,清暑除湿而解毒也”,对于夏季感受暑湿引起的呕吐、腹泻、胸闷等症,暑湿泄泻、脾虚乏力的人群,可用鲜白扁豆100克,大米100克加水适量,酌加白糖煮粥吃,可达到健脾和中,化湿消暑之效。
香薷花椒茶
香薷、花椒各5 克。将二者择净,放入茶罐中,加沸水适量,浸泡 10分钟后饮服,每日1剂。可化湿开胃,适用于暑湿困脾,脘腹胀满,纳食不香,肢软乏力等。
三豆汤
夏天由于气候炎热,人们出汗多。容易中暑、虚脱。三豆实为解暑、清热、祛湿、防病之佳品,老少皆宜。
三豆汤的主要功效是清热解暑、健脾利湿,可以预防痱子,缓解各种疥疮、痘痘、湿疹及困乏感。黑豆有补肾益精、清热之功效;绿豆有清热解毒、消暑的作用;赤小豆有清热利尿、消肿疗效。服用三豆汤是夏令消暑清热的最好选择。
制作:将绿豆、黑豆、赤小豆等量混合在一起,一份"三豆"加三份水,小火煮烂,每日食用1~2次,每次1碗。
8
祛湿穴位
湿热体质的人,需要化痰祛湿。具有化痰祛湿作用的穴位中,最常用的是曲池、肺俞、八髎、中脘、足三里、阴陵泉。中医治疗湿热体质,这几个穴位健脾除湿,一起来看看。
1、肺俞穴
湿热体质偏于湿热内蕴,表现为痤疮、口臭的可以选用肺俞穴。位于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二指宽处。取穴时一般采用正坐或俯卧姿势,对清肺经的湿热疗效显著。
操作时,用食、中二指端在穴上按揉,约揉15-30次,用两手大拇指腹自肺俞穴沿肩胛骨后缘向下分推,约分推30-50次。取穴时一般采用正坐或俯卧姿势。
2、八髎穴
八髎穴有清热利湿的作用,可每天按摩2次,每次15分钟,对于湿热体质偏于湿热下注的人比较适合。
3、中脘、足三里、阴陵泉
可以和胃健脾,促进脾胃运化水湿,阴陵泉是脾经的合穴,也可以健脾除湿。这三个穴位也都比较适合湿热体质的人进行按摩。
4、丰隆、三阴交、内庭、足三里
如果拔火罐,可以选择丰隆、中脘、内庭、三阴交、足三里、阴陵泉,这样的顺序。
5、去湿要穴“曲泉”
屈膝时,当膝内侧横纹端上方凹陷中。取屈膝位向膕窝方向直刺1~1.5寸,如觉针下有搏动感时,应停止刺入,以免损伤动脉。艾炷灸3~5壮,艾条温灸5~10分钟。
6、曲池穴
曲池穴,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用拇指或者中指指端来按揉即可,每次1~3分钟,每日按摩1~2次。经常按按就可以起到疏风解表、清热利湿的作用。按摩的时候,一定要产生酸胀感,因为这个穴位比较敏感,很容易产生酸胀感,曲池穴为什么可以消除湿热呢?
因为此穴为手阳明大肠经穴,大肠经与肺经相表里,肺主皮毛。此穴位于肘部,乃经气运行之大关,能通上达下,通里达表,即可清在外之风热,又能泻在内之火邪,是表里双清之要穴,具有疏散风热,解表散邪之功,善解全身风热表邪,主治外感热病、风热上扰的头痛、咽喉肿痛,风热犯肺的咳嗽、气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