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刚过,参加写作群的日子即将画上句号。画句号前,回顾一个月的写作练习,有几份所思,有几份所得,聊以小结以纪念。
入群前的写作困惑。
提起写作,自己与文字也算是高度关联的。工作中的通知、报告、计划、总结几乎年年相遇,在这些规定格式下,文字淡进淡出,循环往复,算是能应对,也就有了规定动作下漫长的文字之行,这种文字之行,犹如一直开车上班,少了步行、公交、骑车方式交换,久了就养成一种思维惯式,疲乏之感在心间也滋生出来。那些长期沉淀心头的情感,那些似花如梦的感觉,以及那些或温情的或热烈的人性之光,也在程序化的日子中慢慢飘飞和消解。
某一个平常的日子,打开以前写下的一些文字,恍若隔世,明明是自己的字迹,感觉不像自己写的;明明是岁月中的点滴记录,又深陷与这些文字若即若离之痛。许多夜晚,独自与心对话,发现自己需要释放内心的东西。那些夜晚,环视自己走过的路,遇到的人,看过的景,碰到的事,一波绕着一波,惊醒与唤醒交织着,自己再度陷入深思:要珍惜这匆匆的时光,以文字为契,挤进内心,唤醒自己,找寻自己,用文字去传递和表达。
我对文字一直保持敬畏感。文字的力量太强大,强大到以泪洗面,痛哭流涕,强大到美不胜收,身同感受,也强大到改变认知,打通思想阻梗。于此同时,自己又想急急切切地想提升文字的表达能力。一些写作的观念就集结在脑。如史蒂芬.平克:写作之难,就在于把网状的思维,树状的结构,用线性的方式呈现出来的过程。郝广才:作文就是有话可说,把话讲清,把话讲好。张中行先生:作文辞达而已。尽管学了这些那些的观点和条目,但还是存在写不好一篇优质文章的问题。那种文字摆在眼前,却始终没有文字附体的感觉,那种一旦文字被敲出来,却又有隔靴搔痒的痛楚,一时间困扰于心。
写作群来了,自己进去了,一扇门重新开启,一扇窗重新打开,说不上深入海底探个究竟,但也在一个月的日子里不断寻觅品尝。
入群后的写作感受。
首先说,大胆写,放手练,是自己写作理念上的迭代升级。参加写作群,是自己给自己的一个仪式,也是一个他律。报大人的喷射式写作和意识流写作,给予我最大的感受是,打破自己在关注上形成的文字习惯,打破那些公文写作的套路,一种新的写作思维和感觉。尽管这次报名恰好处在年底最繁忙的时候,有限时间内想写什么就写什么的思想极大的触动着自己的神经。于是,提交的文字,虽是有任务的约束,风景、人物、育儿、虚构角色,都努力去尝试和体验。
其次说,每周的讲授很受用,自己写作的技术和方法得以改进。喷射式写作、意识流写作很接地气,少了教科书的死板,打开了我写作的思维,多了一些写作的方式,提升感受力就想在感受。观察、累积、感觉、逻辑、主题、简洁,犹如一面面镜子,反观自己的文字,受用是最好的注解。
再次说,点评和写友的关注,是最棒的反馈。只有有了反馈,才知道自己写作优缺,只有反馈才了解读者的感受。点评次数不多,但富有针对性的点评如一次次地震,震醒自己好多的神经末梢,神经末梢打开的时候,文字那种有意味的感受再一次被唤醒。同时,那些重复、啰嗦的表述,就是文章的累赘。让自己更加感受到修改应是一种写作的信念,永远铭记,好文章是修改出来的。写作训练的日子,写友的讨论、交流,抑或轻轻地一个赞,都是激励的动力。每一赞,或打气的话,让我明白公开的文章,要与读者一起嗨,才能产生共鸣。听者的逻辑永远是一条铁定的规律。
写作群也许很快就要解散,要为这忙里也要写作的30天画上句号,感触真是蛮多的。30天的时间是匆匆的,30天的练习即将戛然而止,壮士一去不复返的情绪缠在心头,说不舍,却要面对新的开始。
匆匆,尽管我的文字还很笨拙,但心中坚持写的声音却一直追击着:伸开双手,敞开胸怀,跳进文字去游泳。我想,30天后的更多的30天,在文字里继续游,哪怕学个蛙泳也挺好。
文字,拙己,冬日。融合,感受,写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