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等花开,还需催肥
如果孩子是一颗晚熟的种子,你要怎么办?
01
你是否也和我有一样的经历,如果孩子学习暂时落后,就会经常听到来自老师,家长们或者朋友们说:“没关系,静等花开。”
当孩子没有达到他自己的目标,或者看到孩子的慢成长。我也经常对自己说:“别急,静等花开”。
静等花开,要有足够的时间和耐心。这就需要看阶段来。
比如孩子正在读小学,静等花开,意味着先培养习惯。
先不着急和别人看考试成绩。更应该关注孩子成长过程中,学会生活中需要掌握的各种简单技能。
比如品行上的行为规范习惯,遵守社会公德等等。
生活上,培养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以及规律生活习惯等等。
学习上主要让孩子养成爱读书,多培养孩子的各方面兴趣爱好,才能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发现孩子真正的特长。
如果我们仅仅与学校的科目考试成绩来衡量孩子,比起早熟的种子,那些晚熟的种子还没来得及发芽长大,就会被遗弃了。而谁又知道,说不定若干年之后,这些种子同样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呢?
曾经有一个到我这里单独补课的女孩,小学是在农村的镇小学读书,从三年级开始,英语学习断断续续,换了3个老师。
最后上初中时,竟然26个字母都还记不清楚。第一学期段考前,读课文和背单词短语,对她的话说,就是在读天书。
因为她不想再被同学嘲笑,下了决心要把小学英语补回来,于是主动请求每周三次来补课。
如果按小学教材顺序走,肯定又是一个慢长的过程,孩子肯定没有耐心,那么就会打击她的积极性。
于是我采取知识板块教学的办法,从音标开始,一个一个内容查缺补漏,缺的内容重新上,漏的内容就地补。
很快,两个多月的课后补课,她不仅学会了音标,拼读,还能够用学到的音标拼读背记单词,读熟课文,考试成绩也跟着提高了许多,自信满满。
作为有孩子还在中小学读书的父母,我们往往不可避免的会在班级、年级里会上,了解到别人家的虎孩如何如何厉害。也难免会拿自己的熊娃去比较一番。但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有自己的优势和短处。
早熟的种子,花开得快,一树灿烂,很吸引眼球。但晚熟的种子,只要它想生长,同样是什么也阻挡不了的。做为父母,只需勤栽培,多关注,假以时日,花会开放,蜂蝶自来。
02
前天,我去参加儿子的班级拓展活动。
这原本是一次很普通的班级活动,但对于省重点高中的高二学生来说,实在难得组织一次,而且除了生病的同学,学生和家长全部自愿参加。
临近期末考试,每个孩子其实都有自己计划和安排,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复习功课,做好期考的准备。
这次周六的户外拓展活动,无疑打乱了很多同学的学习计划。然而,大家都来参加了,班主任老师牺牲休息时间,家长们放弃自己的事务,也都来了。几十驾车120多人,整个气氛就是热闹,珍惜,团结。
这个学校一个年级22个班,加一个国际班,大约1300号人。文理特训两个班,把年级的尖子生掐了一轮,几个文理实验班,又把次尖子生掐了一轮。
剩下的孩子们,相对于那些进了文理特训班、实验班的同学来说,他们都是这个重点学校里的晚熟的种子。
尽管他们在初中阶段,每个孩子都曾是是自己原学校里,初三阶段的前几名到前几十名(市重点初中学校里)的优秀学生。
然而在这个高起点的重点学校,和那些尖子中的尖子生一比较,他们还是晚行了一步,长得慢了一点,晚熟了一点,所以被称作这个学校里晚熟的种子。
在这里,晚熟的种子,难道就没有成长的空间了吗?
听听孩子们怎么说。有几个段考考出好成绩的孩子,原本是可以进到实验班的,但他们选择不去,而是留下来。为什么?
他们有的说,学习是自己的事,现在的班级,各科老师配备,都几乎是年级里最好的搭配了,在实验班和在普通班,得到的教育是一样的,剩下的都是靠自己努力,走自己的节奏。去与不去实验班,意义不大。
有的孩子还很清醒的认识到,以一两次的考试成绩来判断优劣不甚合理,只有不断付出努力,才能持续成长,这个需要时间来证明。
还有的孩子认为,学习靠积累,以其去了实验班后不能保持住排名,不如在普通班里扎实学习,同样能够达到自己的目标。
更让人高兴的是,留下来的孩子们,在班主任的引导和鼓励下,并没有气馁,没有放弃,而是更清醒自己现在的位置,找到自己的现状与高考目标的差距,学会为此奋斗。这,也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心理成长。
当我看到烧烤过程中,孩子们互相嬉闹,把烤好的肉串给爸爸妈妈,给自己周围的长辈和同学时,我看到了孩子们的孝顺和团结。
当我看到听讲座课程时,孩子们思考问题,积极讨论,寻找答案时,我看到了他们独立思考的曙光。
当我看到拔河比赛中,面对父辈的强势,他们不胆怯,不放弃,而是尽最大努力争取胜利,我看到了他们的勇敢和闯劲。
他们是年级的晚熟种子,他们有的还是班级的晚熟种子,那又如何?总有一天,他们一样要发芽,他们同样在成长,身体上的,心灵上的,学习上的。
做为晚熟种子的家长,我们能做的,就是理解,耐心等待,有机会就施施肥,静等花开。
03
静等花开。
这估计是大多数家长不得不做的选择。
谁不想自己孩子早日成才,出人头地?学霸们学习又好特长又多,无论在班级还是在学校,都是占尽天时地利。优者更优。
那么,晚熟的种子就只能等待吗?或者就此放任不管了?
静待花开,还需催肥的。
有个朋友的表弟,三十大几才喜得贵子。宠爱之极,时时刻刻放不下手。事事操心。
两三岁了,就该学会自己拿勺子吃饭了,奶奶不舍得,满院子追着喂。
就要去幼儿园了,该适当学会一些生活自理能力了,但还是不会自己如厕,洗手,因为这些都有奶奶帮着。
该读一些睡前故事,认识1-10个数字了,但却不知自己的名字。爸爸妈妈说,还小,只要孩子开心,就由着他,不要拔苗助长。
结果,一到幼儿园,孩子与同龄人在一起,处处需要照顾和帮助,各种能力明显跟不上,最终就会难得融入这个集体。
拔苗助长是不对,因材施教,适当引导,却是极好的育才方法之一。
比如孩子所在的阶段,所学的科目,课堂上的知识已不能满足他的需求,课外的深度学习和知识面的拓展,就尤为重要。这不是拔苗助长。
但如果孩子课内的知识都没有掌握好,缺漏的知识点还很多,这时课外再给他报班,增加学科外更深更难的知识,无疑是给孩子增加学业负担。
就像树苗,雨天水分以足,还要拼命浇水,没几天,树死啦。
就像就像文章01部分提到的那个女孩,小学英语完全放弃不学,到了初中猛然发现自己的英语差到极点,已经无法跟上同学,于是,利用课外时间,请老师单独补课。
因为是自己真正想学的,所以很用功,两个多月的时间,不仅把小学三年的英语知识补了回来,还同步复习了英语科目,成绩有很大提高,更重要的是,有了学好英语的自信。
又比如文章02部分中提到的,重点高中里普通班的孩子们,尖子生都被抽走之后,对于这些晚熟的种子们,老师和家长们,更应该在学习上给他们做有效的指导和规划,激起学习的斗志,引导和鼓励他们正视不足,努力奋争,关注他们心智上的发展,这样的“肥料”,是必须要施与的,否则孩子们一旦没有领头的人,任你再怎么静等花开,也难等到灿烂的结果。
所以,静等花开,还需及时施肥。及时的,有目的的施肥,对于晚熟的种子来说,效果才是杠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