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在当下热播剧《人民的名义》,还是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能听到这样一句感叹——“这就是中国的人情社会。”这种感叹从不同人嘴里出来,或有无奈,或有推诿,甚或也有自得。
人情社会从好的一面讲叫有人情味,可以理解为是一种充满人情味的社会。但从不好的一面讲,所谓“人情社会”其实不过是一种较低级的社会形态。这种低级就好比农业社会比工业社会,封建主义社会比资本主义社会。简单说,一个是混沌未开的社会,一个条理分明的社会。
所谓“混沌未开”就是指在这样一个社会中,人们的生活人格与工作人格是相混同的,如在农村生活中,一个老农民的生活与工作是很难分割的,再如对一个封建帝王,他的生活与工作也同样难以分割。而我们中国人的传统性格中大概最是融入了农民与帝王的这两种人格特性。
所以我们自以为有人情味的“人情社会”,实际上常常不过是公私不分,工作与生活不分的一种落后的社会形态和生活方式罢了。
故此,我们常说欧美社会缺乏人情味,实际上只是因为人家工作与生活,公与私做的比较分明而已。生活中的亲朋好友,一到工作中,调过脸就六亲不认。但在生活中,欧美人的热情坦诚与乐善好施即使比传统的中国社会也是要好很多。而我们所谓的“人情社会”呢?公事中谈私事,工作中谈私情,把私事当公事办,把生活当工作干,不正是那些“为人称道”的“会来事”的人所谓的有“人情社会”吗?其本质不过是拿公权办私事,害公义养私利。
现代的国人从外在形式上早已走出了农业社会、封建社会,但内在心理上大多数却还停留在那个过去的社会。正如清朝遗老辜鸿铭老先生所说,很多人形式上的辫子早已经剪掉了,但心理上的辫子却还留着。
然而工作与生活不分、公私不分,还不仅仅在于社会的进步与否,很多时候更在一颗心是否摆正了。《人民的名义》中反复批判这样一个社会问题“重私利而轻公义”,但“私利与公义”的问题什么社会都有,什么时代都有,差别仅在于进步的社会由于法律的规范更不容易使两者混同,而落后的社会由于相反的原因更易使两者混同。再加之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更在宣扬强调所谓的“人情社会”,好像所谓的“人情社会”正是我们中国社会一种值得炫耀的中国特色。而这些别有用心的心,恰恰正是一颗贼心,这颗贼心其实就是浑水摸鱼之心,渔利公义之心。
所以说,“人情社会”不可救,人情之风不可长。对腐败分子要杀其人,更要诛其心。而这种贼心的渊源处正是所谓的“人情社会”,正是公私不分,工作与生活不分的落后低级的社会传统。所以要想在我们的社会中遏制并诛灭这颗广泛存在的贼心就必须从法律和制度上不断规制这种公私混同、工作与生活混同的潜在可能性。相反,如果使人人都要抱这样一颗贼心,都要耍这份小聪明、打这种小算盘,那中国社会岂能有好?!人心向背,盛衰由此。兹事体大,不可不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