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帮助学生了解新中国的成长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教材编写者往往会选入一定数量的爱国题材的课文供学生学习,比如,人教版的教材就选编了《开国大典》《金色的鱼钩》《狼牙山五壮士》《再见了,亲人》等课文。这类文章通常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一是与孩子们的生活相距较远,二是以叙述历史故事或英雄事迹居多,三是篇幅较长。这几个方面的特征往往也给老师们的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很多老师表示这类课文不知道怎么上。那么,这类课文的教学有没有方法可循呢?我以为是有的,那就是在教学中做到“激”“理”、“拎”、“补”这四步。
首先是“激”。这里的“激”指的是上课伊始的“激趣”。由于这类题材的课文距离孩子们的生活较远,孩子们一般不太容易产生阅读的兴趣。为了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教师必须以一个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方式紧紧地抓住他们的好奇心,巧妙地导入课文的学习。
故事激趣。爱听故事是孩子的天性,开课的时候如果能用一个与课文相关的简短故事或故事片段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无疑可以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时,给孩子们讲述课文中记叙的中国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车辆轧死却不能告状无门的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思考:为什么中国人在自己的国土上被欺负了还只能忍气吞声?从而在开课时就牢牢地抓住学生的心,为后面的学习奠定情感基础。
解题激趣。这类课文,有的课题的含义非常丰富,比如,《青山处处埋忠骨》《金色的鱼钩》《开国大典》等,如果能够在开课时就抓住课题让学生从中读出丰富的含义,无疑会让后面的学习事半功倍。例如,在教学《开国大典》一文时,先设计一个为含有“典”字的词语选择合适的义项的练习,由此引入“大典”一词,在了解“大典”一词的意义后引入课题“开国大典”,然后引导学生领会“开国大典”的意思,在这样的基础上进入对课文的学习,就能在开课伊始为学生的学习奠定一个情感的基调:这是一次隆重的、具有重大意义的典礼,从而为后面理解人们激动的心情作铺垫。
图片激趣。教材中,很多课文配有精美的插图,这些插图往往与课文紧密结合,是课文内容的有益补充。利用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往往能一开始就将学生带入课文所描绘的画面中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在教学《狼牙山五壮士》时,首先出示课文中五位战士跳崖前的那幅插图,让学生观察、描述,他们就能从中观察到战士们的表情动作,感受到他们的态度和决心,从而更好地体会课文所记叙的战士们的英雄事迹。
其次是“理”。这里的“理”,指的是理清课文的脉络,通常放在初读课文之后。这类课文,通常字面意思都不难懂,学生通过初读课文,基本上能够读通课文,读懂课文的大致内容,这时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文脉的梳理了。
以时间为序理脉络。有的课文,时间线索非常清晰,让人一目了然,这样的课文就可以引导学生以时间为序来梳理文脉。例如,《开国大典》一文,全文以时间为序记叙了典礼的全过程。“早上六点钟起”、“下午三点整”、“晚上九点半”,这些词语将课文分成了大典前、大典、大典后三个部分,脉络非常清晰。同时,作为重点的大典部分,也用“宣布典礼开始”、“接着”、“宣读公告完毕”、“阅兵式完毕”等词语将大典的各环节记叙得非常清楚,学生根据这些词语就将大典基本的议程记录下来,从而基本理清课文的脉络。
以事件为序理脉络。这类课文,有的会通过记叙一两件或者几件相关联的事件,来表现人物精神,或者表达情感。这样的课文,就可以引导学生在通读课文之后,通过概括事件或拟小标题的形式以达到理清脉络的目的。例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围绕着周恩来立志记叙了三件事,《再见了,亲人》里回忆了朝鲜人民为志愿军做的三件事,《小英雄雨来》的六个部分……通过概括事件或拟小标题,课文的基本框架就能搭建起来了。
以问题为序理脉络。有的课文,记叙的是一件事,但并没有明显的时间线索,这时候就需要教师根据内容设计合适的问题帮助学生梳理文脉了。例如,《狼牙山五壮士》一文,就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叙述的?先写什么?后写什么?”以这样的问题结合填空:“接受任务——( )——( )——( )——跳下悬崖”,学生很快就能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梳理出课文的脉络。
虽然说,这类课文篇幅比较长,但是在初读课文以后,用上述方式梳理课文,学生很快就能把握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起来事半功倍。
接下来是“拎”。“拎”指的是拎出课文的题目、重点句子或重点段落,甚至是关键的词语,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的写作意图,以达成教学的情感目标。
拎出题目。一篇文章的题目,往往就是文章的灵魂,拎出了题目,也就能把握住全文的情感。比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就是以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志向为线索,记叙了周恩来立志的过程,从而引导学生感受人物的感情。又如,《青山处处埋忠骨》一文就通过描写毛主席接到岸英牺牲的电报以后的动作、神态、心理表示了毛主席作为父亲的爱子之情与作为领袖的伟大胸怀,而题目“青山处处埋忠骨”这一诗句就最能体现这一点,因而拎出了这个题目,人物的感情自然就能倾泄而出了。
拎出重点句子。有的时候,课文中会反复出现同一个句子,这样的句子往往包含着丰富的情感。比如,《难忘的一课》中“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个句子就出现了三次,一次是台湾教师一笔一画在黑板上写下的,一次是那位教师带领学生大声整齐地反复朗读的,最后一次是作者谈感受时写到的。这个句子反复出现,不仅饱含着台湾教师浓厚的爱国情意,而且也激发了作者的爱国情感。还有的句子,虽然不是反复出现,但饱含深意,比如,《金色的鱼钩》的最后一句:“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一句话不仅赞扬了老班长为了革命事业的成功和战友的生命不惜牺牲自己的高贵品质,而且表达了“我”永远向老班长学习的决心。拎出这样的重点句子反复品读,课文的情感自然而然就能渗入学生的心灵。
拎出重点段落。有的时候,课文中没有含义深刻的句子,而用一个独立的段落来总括课文的主旨,拎出了这样的段落,也就把握住了全文的中心。比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最后一段:“是的,少年周恩来在那时就已经认识到,中国要想不受帝国主义欺凌,就要振兴中华。读书,就要以此为目标。”这一段不仅概括了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这一件事,而且勉励读者“读书,就要以此为目标”,拎出这一段,课文的主旨一目了然。
拎出重点词语。还有的课文,会反复出现几个词语,这拎出这几个词语,即可提纲挈领,让课文的情感呼之欲出。比如,《开国大典》一文,就反复出现了“掌声”、“欢呼”两个词语。我在教学的时候,就拎出这两个词语,让学生找出它们,引导学生感受每次它们出现的时候人们的心情,学生很快就能感受到人民群众对领袖、对国家的热爱之情,尽管课文很长,但拎出这两个词语,课文所表达的感情很自然地就渗进了学生对当时场景的感受中了。
最后是“补”。这里的“补”指的是补充相关的背景材料或相关的轶闻事迹。由于这类课文跟学生的生活有一定的距离,因此适当的补充材料非常必要。通常这种补充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材料:
背景材料。课文的背景材料通常包括作者的创作背景和社会背景,一般来说,这类课文的背景材料主要指的是社会背景。这类背景材料的补充,往往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当时的社会现实,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中人物的言行与心理,从而感受课文所表达的情感。比如,在教学《狼牙山五壮士》时,适当补充日本侵略军当时的疯狂扫荡以及八路军当时的危急形势,就能帮助学生理解狼牙山五壮士面临的巨大困难以及他们艰难抉择后的英勇壮举,从而感受到他们的英雄气概、对人民群众和祖国的热爱,以及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
事迹轶闻。有的时候,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人物,还可以适当补充一些人物的事迹轶闻。比如,教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文,就可以适时补充周恩来写《大江歌罢掉头东》一诗的故事,帮助学生理解周恩来的远大志向;还可以补充周恩来成长的其他故事,或者他后来为中华崛起而作出的伟大贡献,帮助学生感受周恩来少年立志与创立伟业之间的关系,激励学生从小立下远大志向。
虽然,很多爱国题材的课文篇幅都很长,但是只要我们认真解读教材,抓住“激”的时机和方法,理清课文脉络,拎出关键字词句,适当补充材料,教起来就能游刅有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