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首先简单的介绍一下前端工作的流程(大概原理,如果阅读本文的是后台开发则不需要深入掌握)
将windows上的文件拖拽到浏览器指定的区域内,前端js会读取文件名和文件的内容,分别存储在返回给服务器的request的请求头和正文中。需要注意的是:js将读取的文件内容以文件流(二进制流)
的方式发送到服务器上。
2、服务器处理前端传来请求的流程
对于前端传来的request,由于在前端中有指定特殊的表单格式和主体内容的格式:multipart/form-data——表单数据的格式,text/plain——主体内容的格式。
服务器能够通过request中上述格式,判断出请求的方式为:上传文件。
服务器需要通过request.FILES方法去接收文件名filename,然后通过filename去获取InMemoryUploadedFile对象。顾名思义,InMemoryUploadedFile的意思就是存在内存里的上传文件了。通过request.FILES.get(filename)方法就能获得对应filename的文件内容了。
3、前端的具体代码实现
因为本人不是专门的前端研发出身,也没学过美术和web几面设计等。自己写出的界面是在不堪入目呀!!!还好,网上有各种拖拽文件上传的模板,总有一款风格符合自己的审美。下面,我推荐一款小清新的、带给人小惊喜的模板的github下载地址:https://github.com/codeplay2015/dragToUpload
它的界面效果是这样的:
怎么样,是不是很酷!只需要下载模板,根据自己的需求,修改一些简单的样式就可以用了
4、后台python代码的实现
def upload(request):
if request.method == "POST":
dir_path = os.path.dirname(os.path.abspath(file))
print dir_path
for file in request.FILES: ##遍历获取request请求中的文件名
print file
print type(file)
data = request.FILES.get(file) ##获取每个文件的InMemoryUploadedFile对象
print type(data)
file_path = os.path.join(dir_path,file)
print file_path
with open(file_path, 'w') as f:
f.write(data.read()) ##data.read()方法就是在内存中读取每个文件的内容
return HttpResponse('Succed!')
return render_to_response('upload.html')
感谢阅读,如转载,请注明出处:拯救火星好累啊(作者:覃士林)创作,请尊重每一位不计酬劳、执着付出的linux人员的辛勤编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