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将近三周的时间我终于拜读完尼尔·波兹曼的《娱乐至死》这本书,这本书的整体框架虽然清晰明了,但是书中的一些观念放在今天的时代下依旧可以引起我们的思考。波兹曼在书中提到这样一个观点:“媒介的变化带来了人们思想结构或认知能力的转化,一种重要的新媒介会改变话语的结构。”在第一次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充满了疑惑——为什么一种存在的外部事物会改变人类在长久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话语结构呢?后来我渐渐想明白了作者这样说的缘故,书中举了美国总统选举发表演讲的例子,那还是处于印刷时代中的一次演讲,在长达七八个小时的演讲过程中观众手中没有他们的演讲稿也没有我们现在所谓的字幕,只能靠着公众自身对于话语结构的构建以及理解能力来倾听候选人的演讲,在这个阶段人们需要通过自己的思考去理解或者是认知某一件事情。但是当进入到了电视时代呢,人们可以通过电视中的画面以及文字来获取信息,甚至不需要通过自身去转换理解就可以没有障碍的接受信息,这对于我们的认知能力的确是较大的冲击。
进一步而言,我们来站在数字媒体时代角度下来审视这个问题。数字媒体时代下我们更多时间下面对的是移动端(手机、电脑等),在信息更新速度极快、获取信息途径极多情况下,人类接收信息的数量也呈现出爆炸式上涨趋势。作为信息接收主体中的一员我承认这样的信息接收模式使我无法一一思考;并且现如今的信息大多数不需要人类过多的通过自己的认知架构去理解、去深度思考,更多的只是字面上的、浅层面的内容。如果波兹曼看到了现如今这样的一种景象会不会觉得其实电视时代所发生的一切都无可厚非了呢。
但其实在我看来,这样的现状也不能让我们武断的说明人类会被他们所热爱的东西毁灭。我们不得不承认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的质量是参差不齐的,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所接收到的信息大多都不需要我们进行深层次思考,换句通俗易懂的话而言就是不必要,如果对于所有信息都要逐一思考这难道不是一种资源浪费吗,所以我将这类信息称之为接触性信息。所以我认为不论是在电视娱乐时代还是在数字媒体时代那些所被称为的“丧失思考性”仅仅针对的是这些接触性信息。在面对真正有深度的信息的时候我们还是会去思考去探索。以上仅是我的个人看法可能有所偏颇。
波兹曼在书中还提到:“在电报时代,信息的价值不在取决于其在社会和政治对策和行动中所起的作用,而是取决于他是否新奇有趣。”与之类似的,在数字媒体信息爆炸这样一个时代下也存在这样一个问题。也许是和内容生产者的利益有关,信息的内容如果迎合用户的兴趣(即新奇有趣),那么用户便会点击进去,从而实现流量变现。但这样的现象的确是令人堪忧的。一方面,对于信息本身而言,它的意义层缺失了很多,信息的意义只是停留在了最表面层次上再也无法深入,这样的结果就是越来越多的信息为了夺取流量而选择一味的迎合用户喜好,久而久之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另一方面,针对于用户而言,长久时间接收这样浅层次的接触性信息真的会影响到我们对于信息的思考能力,长久如此,我们可能会真的成为“被控制者”。
从电报时代到电视文化时代再到现在数字媒体时代,时代是一直在更替发展的,这也是我们无法改变的一点,我们能做的就是保持我们的思考性。热爱的事物是用来调节我们自身而不是毁掉我们自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