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医生要学会类比,能够做到信手拈来;要学会识别象征,不被表象蒙蔽。前者反映出一个心理医生阅历的广度,后者则反映着其对人生理解的深度。
今天的作业比较简单:分别举几个鲜活的例子说明什么是类比?什么是习惯象征、偶发象征和普遍象征?切记“鲜活”!
类比:即打比方。我在讲座时每次都会强调学习这件事上必须要有目标。其实每个人都应该有个目标,不论是短期、中期还是长期。这个目标越具体越好,具体到什么程度呢,我会举一些例子。有时候例子举完了,仍然发现有些听众眼神里的迷茫。这时候我就只好用灯塔来打比方,比如一个在大海里航行的船只,没有灯塔怎么来辨明方向,有时候我们在工作中、生活里没有目标,就如同没有灯塔的那条船,走偏了都不知道。
习惯性象征:最常用的习惯象征是词语,比如我们用“妈宝男”这个词来象征那些即使长大成人依然需要别人照顾,过度依赖妈妈,凡事都是他妈说了算的男人。
偶发性象征:是独有的,跟个体的特有经历有关。比如有一次参加一个工作坊,那个老师用了一些萨提亚模式里面的几个动作,比如让一个人掐腰指着我的眉眼之间,我单膝跪在地上做出臣服的动作,坚持了很长时间,问我什么感受,我说这姿势挺累的,除此之外我没有其他任何内心触动,但有的扮演臣服者的那个人哭的泣不成声。估计那个姿势让她想起了在某些关系或者时间里的自己就是那么卑微无助痛苦吧。
普遍性象征根植于我们的身体、意识和心灵这些对所有人来说都是共有的成分,它既不局限于个人也不局限于某个群体组织。实际上,普遍象征语言是人类发展的共通语言,是它继续发展成一种普遍性的习惯语言之前被遗忘的语言。
我能想到的普遍性象征就是大部分人看到蛇都会害怕,看到鲜花就心情很好。所以我们在欧洲或者美国旅行时,去一个朋友或是拜访某个不太熟悉的人经常会带鲜花去。它往往象征着幸福快乐纯洁真诚友善等等,形容人开心有时候我们会说“乐开了花”。
其实今天写了很多内容,刚才误点了一下全部删除了,这些都是重新写的精简版。
我的心情也是五味杂陈啊,刚刚看到快写完的东西都没了,恨不得打自己一嘴巴子。凡事必有利弊,重写一遍又加深了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