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马勒·黑托尼是埃及的一位名作家,可是我在读这本书之前并没有听说过这位作家的大名。抱着一丝疑惑,我打开了这本书。
主人公艾哈迈德因为一句从心底里迸发的一句“离开吧,朝着落日的方向!”,离开了开罗,离开了自己留念却又悲惨的家庭,开始了为了自己“心安”的一场旅程,没有疲倦和抱怨。直到意识模糊,主人公从他倒下去的地方,又回到了最初的原点,一切像是走马灯一样,却是倒流的;他看见了没有答复呼唤声的自己,成为了一个老板,他所见过的人和物都像是声波似的从大脑的深处反弹回来,意识变得很清晰。他在呼唤声中离去,成就了自己,圆满了自己和“我”。他超越了死亡,来到一个新的世界,我们不得而知,以作者的话说“只有安拉知道”。
我想,我们在生活中,自己的心也会呼唤自己去干什么,可是,能真正做到尊崇自己内心的人,为了呼唤而离开的人,也是为了不让一颗心一而再再而三地失望的人,会有多少?我们在原地回应了呼唤声,然后继续为自己忙碌,为在外人面前的自己而忙碌。如此下来,“自己”的呼唤想必也会沉寂下去吧。
将书页轻轻合上,我上网查阅起杰马勒·黑托尼的生平简介。杰马勒·黑托尼于1945年出生。幼年时,他随父亲举家迁往开罗,生活在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埃及著名作家纳吉布·马哈福兹出生、成长的老城区——哲迈利耶区。20世纪60年代,他因共产党的罪名入狱半年,同时也开始为埃及乃至阿拉伯民族寻找富强的道路。20世纪70年代,黑托尼曾经做过6年的战地记者。对战争的亲身经历,对战争失败的冷静认识,都使他对人生、对生命有了一种全新角度的深刻思考。
杰马勒·黑托尼,这位埃及名作家,在《落日的呼唤》中,写出了“末路就是前进的起点,是终极的地方,也是圆满自己的地方”,这对现代的不少迷茫与绝望的人都有所帮助。为什么不可以像那棵树一样,哪怕摇摇坠地,却仍旧生出繁茂的枝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