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最好的写作,其实就是激情的喷射。我曾经听到过这句话,我也欣赏这句话,我甚至都羡慕这句话中形容的人。
但是世界上真的有这样的人呢,写作完全是一种激情的喷射。我想,有是有的,只是很少而已。纯粹靠激情来写作,就跟写情书差不多。我是90后,我没有写情书的经历,但是我觉得不少80后肯定有,70后必须有,60后世百分之百有。在那个通讯还不发达的时代,在那个交流还靠书信往来的时代,写信是一件必然的事情。而有写信就必然有写情书。少男少女之间,刚刚认识的青年之间,纵然平时话再多,有些话也是不好意思说出口的,于是情书就派上用场了。
那些羞于表达的话,那些九曲回肠的话,那些有胆量没胆子的话,最终通过情书的方式表达出来。写情书并不需要什么历练,也不需要什么经验,写情书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你爱他,写得有多深沉,取决于你对她有多真心,写得有多感人,取决于你对他有多挚诚。写情书不需要结构,不需要章法,不需要语言有多美,也不需要会讲故事,只需要你爱她,然后把你的爱表达出来,二三十个字可以,万言书也未尝不可,只要你爱她,只要你真心爱它。
写情书其实就是一种激情的喷射,这就是最高层次的写作。
那在世界文学作品中,有没有哪一部作品是用这样的方式写成的?还真有,我记得的就有一部,凯鲁亚克的《在路上》。在路上这本书,我虽然没有读过,但是这本书的成书经历我还是知道的。作者凯鲁亚克在回家的路上,好像是散步回去的,脑子里忽然灵感一闪,有了想法,他就构思一本小说。然后回到家,他就把这本小说写下来,取名《在路上》。不过从灵感产生到最终成书,凯鲁亚克的写作时间持续了三四十个小时,也就是一整天还多,凯鲁亚克没有睡觉,吃饭上厕所也是紧着时间去的,三四十个小时以后,他的书才成了。取名《在路上》。后来简单的修改了一下,就出版了。这本书的成书过程,写作经历,完全是那种激情的喷射,而且还是世界级的名著。
可是这种事情似乎是很难的事情,对于一般人,完全靠激情写作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而且经常激情透支,身体早晚会被拖垮的。不过完全靠激情来写作,是一件美差,是一件享受的事情,是一件很舒服的事情,不过身体吃不消受不了。
不过我要声明一点,靠激情写作虽然是很难的事情,但始终有人能够做到,但这并不代表靠激情写作没有弊端。正如刚刚的想法,靠激情写作是最好层次的写作,是高水平的写作,正因为如此,一般人不能够采用这样的方式来写作。这样的写作方式很容易把自己的薄弱地点暴露出来,哪些地方不够强大,哪些地方不够力量,很容易就暴露出来。这是在按照提纲写作或者在有准备材料的情况下可以避免的事情。但是靠激情写作,这样的漏洞几乎是无法避免的,而且平时的练习不够,可以说是漏洞百出。
所以,用激情写作一样要做很多的练习,各种技巧要点都必须熟练掌握,这样在用激情写作的时候才不会犯错。激情写作是写作的最好水平,但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境界,可以通过反复练习到达这样的水平。
二
写作有两个要素,对于我来说,写作只有两个要素,无论写什么,散文诗歌还是杂文小说,写作对于我而言只有两个要素,这两个要素用语言形容出来是有点怪异的东西好像可以合为一个东西,其实是两个东西。
一个要素是聊天,另一个要素是聊天的心态。
前面一个要素,聊天,说的是各种技巧各种文字功夫各种创见都可以从和别人的聊天中获得。聊天时一门艺术,如果把聊天分类的话,就像类型小说分类那样,聊天可以分为骂战,谈情,说爱,交心,交际,立思,至少我可以分为这几类。每种类别和每种类型文学一样,都有固定的元素和技巧。聊天确实是一门艺术。
而聊天的心态,说的就是写作的态度。写作是一件相当孤苦的事情,没有人能够真正陪伴你,就算你遇到了麻烦,每个写手的问题都不是一样的就算一样的问题,不同的写手,也需要不同的方式方法或者手段来解决同样资格问题。写作的孤苦造就了写作的本质的孤独。如果不能习惯这种孤独,如果不能以平常心去面对这种孤独,那就永远不能学会写作。
可是到头来,我才发现这只是写作的初级阶段,是逼自己把写作当成一种职业的阶段。或许,在这个阶段熬久了,会有发表作品的机会,或许也能写出一两本反响不错的小说,但是无论成功或者成就,这个阶段都不能到达享受写作的程度,写作依然是一份苦差事,依然是一份艰辛的工作,依然不能称为一种高尚的行为。其实写作不仅仅是一种职业,更多的是一种生活方式,走上了路的作家都知道,写作需要哥潜意识沟通,所以有凌晨记录梦境这样的职业习惯,到了这种程度,写作就不再只是一种职业了,而是一种生活方式,投入全部的生活,投入全部的时间,连做梦都可以对写作有所贡献。这是第二个层次,要享受小说写作,可是享受小说写作和无人为伴是矛盾的。
人都是讨厌冷清,喜欢热闹的,不然为什么那么多人住在城市里??如果要享受写作,必然要解决小说写作无人为伴的处境。有人提出过这种观点,很多人都信了,而且有些人信了以后成了,有的人是成了以后才信的,那就是在写作的时候想象自己的读者,想象自己的特定读者,再这样的状态下写作,就不是一个人写作了,而是在和一个人交流,或者在对某个人讲故事,不是那种去单独监禁的牢狱般的写作状态了。
可是我不是这样理解的,我不是这样认为,我觉得写作的时候,作者本人也是一个读者。一个作者在写作,这个作者几乎是在本能地写作,虽然他可能写得不好,但那个作者就是在,本能地,写作。另外有一个读者,这个人就是真正的写者,坐在桌子旁边的人,他实际上应该是一个读者,不是一个作者。作者在哪儿写小说,读者在这里读。这是资格人,读者是他有意识的身份,作者是他下意识的身份,一个不由自主地身份。这个读者也不太高明,或许对错别字还是比较敏感的,但对于人物是没有什么了解的,他之所以读小说,不是因为打发时间,而是想欣赏一个故事,甚至跟随故事去另一个世界。这个读者才是真正的读者。
说起来是两个人,却只有一个人坐在那里,难道这个人人格分裂了??可以说这个作者就是人格分裂了,可是他并不是不正常的。我以前读到过一句话,我一直认为这句话是正确的,我也觉得真正有阅历的作家相信这句话的正确性。那就是,写作是社会允许的人格分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格,可是在写小说的时候,或者个写作有关的事情的时候,譬如说提纲准备或者封面故事,作者就必然进去别人的心理,尤其是主角的心理,需要深入进去,这个事情不是瞬间的,是长期的,甚至是经年的,生活中作者还是作者,写作中作者就不是他本人了,她成了另一个人,另一个活生生的人,另一个立体的人,另一个比现实还现实的人,另一个小说中的人。长期的,经年的,就会有人格分裂得倾向。
这也算是一种职业病吧,不过这种职业病无害,不用吃药也不用看医生。有了这样一种心态,写作才会是一件享受的事情。孤独是孤独,但却是一个享受的过程,表面看,是一个苦闷的人,但是实际上在精神世界里,正在发生一场有意思的故事,甚至在发生一场战争,一场有硝烟或者没有硝烟的战争,一次心灵的悸动或者一阵心脏狂跳的时间。
散散文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