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贝贝从小就很听话,也很乖巧。最近发现她有点反常,魂不守舍。这次语文考了98分,但她一点都不开心。我和她爸寻思着,是不是孩子病了?但,看着又不像。后来,我们估计和她的成绩有关,就趁孩子睡着了,看了一下她的试卷,结果发现成绩是改过的。可把我们气坏了。这孩子一向都很诚实的,怎么现在会撒谎来骗我们了。我和她爸都不知怎么办才好,说她吧,怕伤了她的自尊心,不说她吧,又怕她养成撒谎的坏习惯。”贝贝妈妈边说边流露出焦虑的神情。
撒谎对我有好处,我为什么要说实话
其实,撒谎只是结果而以。而真正导致这个结果的原因,就是我撒这个谎,对我自己有好处。比如:
1.为了逃避惩罚,不被挨打、挨骂。这是人天生拥有的自我保护功能。每个孩子都想把事情做好,他们从内心里都是想让父母高兴的。可是,如果事情做得不好,就受到了父母严厉的批评或是惩罚,那下一次再做错事,为了不受惩罚就选择撒谎。
2.为了获得物质奖励。“只要你这次考100分,妈妈就给你买你一直想要的玩具”。这是最常听到的父母跟孩子的沟通语句。如果,孩子考不到100分,但又想要梦寐以求的玩具,就选择改撒谎。
3.为了得到认可和表扬。有些孩子撒谎是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得到父母或是同学、老师的表扬。所以,说话可能会夸大事实,有些好事,不是自己做的,却说是自己做的来维持自己在老师、父母或同学中“好孩子”的形象。
父母如何做,孩子才不会撒谎
其实很简单,从“好处”上下手:
1.让孩子内心觉得安全。让孩子感觉到,不管我考多少分,爸爸妈妈都是用平和的情绪跟我沟通,和我一起找方法,帮助我提升成绩。这让孩子感觉到的是来自父母的包容。所以,孩子无需撒谎。孩子做错事,也是一样的。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哪有可能不犯错。父母只要理解与耐心的引导,允许孩子在错误中学习成长。当孩子犯错了,自然会实话实说。
2.避免物质奖励。物质奖励,会让孩子的关注点在物质上,而不是学习本身上。努力学习,考出好的成绩,是为了得到某样东西。如果,没有了物质奖励,孩子就就不需要努力学习了吗?再说,物质奖励会让孩子的胃口越来越大,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对于物质需求只会不断的提高。父母到最后,是否能满足?所以,要让孩子知道分数只是证明他对这门课程的掌握程度。想要考出好的成绩,除了上课认真听课之外,还需要掌握学习方法和平时知识的累积。
3.不要吝啬对孩子的认可。每个孩子的特点都是不一样的。孩子在这一方面不好,并不代表在另一方面不好。用放大镜看孩子的优点。让孩子觉得虽然我的成绩不是特别好,但是我的表达能力很好,善于跟人沟通,朋友多。从而建立孩子的自信心,不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成绩不好,就什么都不行。
孩子已经撒谎了,父母该怎么办
1.不当面揭穿、不严厉斥责。如果孩子当时没有说实话,父母不要着急的揭穿。而是可以通过,一些故事、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孩子自己去体会被骗的感觉或是撒谎带来的后果。亲身感受一次比被说教一百次来的有效。如果,谎言被当面揭穿或是很严厉的斥责孩子:“你在撒谎!”、“小小年纪学会撒谎了,以后还得了。”这些斥责的话,不但不能制止孩子撒谎,反而会强化他的撒谎行为,可能下次还会继续耍小聪明来挑战父母,从而使撒谎成为习惯。
2.要信任孩子。当孩子有过一次撒谎后,家长不要因此就不再相信孩子。撒谎只是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犯的一个错误而以,当孩子认识到这个错误之后,就要坚定的相信孩子没有下次了。所以,家长不要动不动就问:“你没有骗我吧!”、“你保证自己说的都是真的。”这些话,让孩子感受到的是父母对自己的不信任,很伤孩子的自尊心。这样,反而会让孩子产生“反正我说实话也没有人信,还不如不说”的破罐子破摔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