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7-18 23:59
我在RCA所亲历的最痛楚的一件事是黑压压的礼堂里,大名鼎鼎的导师播放他的一位朋友在中国拍下的一段录像,画面不很清楚,依稀可以辨认出一个简陋的小作坊里,几个卑微的民工在仿制他的设计,他痛斥这种拷贝行为无异于偷盗,反复强调着CHEATING, 用轻蔑的口吻说出CHINESE……他知道在座的没有几个中国人,即便有,真理在他手上,作为中国人的我,除了羞愧,只能低首无语。
继而在德国,我喜爱的设计师以极为平静舒缓的语调谈论着中国人和侵权的话题,仿佛这两个词已被捆绑在一处,如此的自然而然。
06年圣诞节我游历苏格兰,在爱丁堡的古董店,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熟悉又陌生的老瓷器,慈爱的店主告诉我,它并非中国造,而是出自本地,是仿中国瓷,这一段历史,我查阅了更多的资料:
17世纪时,中国瓷器已在欧洲占有广大的市场。尽管有大量的中国瓷器输入欧洲,但其身价仍非常昂贵。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也为了抓住致富良机,欧洲各国开始争相仿造乃至伪造中国瓷器。虽然在15世纪后,中国的一些制瓷技艺就经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但他们的生产水准始终处于初级阶段,模仿中国的痕迹非常明显。为了进一步提高欧洲瓷器的竞争力,整个18世纪,欧洲都一直在苦苦寻求中国瓷器的制作秘诀。
1712年,一位名叫昂特雷科莱的法国传教士来到中国瓷都景德镇传教。经过他多年的努力,终于将景德镇瓷器工序及配方的秘诀传回法国,从而使欧洲瓷器生产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青花瓷一直是中国出口欧洲瓷器的大宗,受到上流社会的高度青睐。在掌握了中国瓷器基本技艺后,欧洲各国就开始极力仿造名贵的青花瓷。在法国、荷兰等国仿造的基础上,德国王室的瓷窑——迈森国家瓷厂率先于1770至1780年间烧制成功。作为一种仿制品,他们生产的瓷器处处模仿中国风格,其装饰纹样具有明显的东方色彩。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当时欧洲市场对此类瓷器的需求极强,许多瓷厂纷纷在仓促间建立起来。不过由于它们都无力开发自己的产品,于是又对迈森瓷厂等商家进行仿造。尽管在质地上有独到之处,但欧洲瓷厂所生产的仿品仍无法与景德镇瓷器相比,模仿的痕迹非常明显。
1792年,英国著名外交官马嘎尔尼在其日记中曾写下这样一段话:“整个欧洲都对中国着了迷。那里的宫殿里挂着中国图案的装饰布,就像天朝的杂货铺。真货价值千金,于是只好仿造”,他所抱怨的是当时欧洲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我在威尼斯7日,每日走不同路线,遇到了不少趣事,这其中一件,说是兄弟二人的家族企业,做的是极富本地风情的印刷装帧设计,店里一色风格的印刷图案被制成文件夹、铅笔、本册、印章盒等产品销售,名叫保罗的店主为人和善,愿意跟我聊他的故事,他说自己以前有家网店,主要针对日本市场,几年前生意还好,后来欧元涨幅太大,生意开始滑落。我好奇问他为什么没有做中国的市场,他犹犹豫豫地说,他的东西,一定是文化发展到一定层面上,人们喜爱阅读、欣赏美好的东 西,才愿意购买他的产品。我听出了他的弦外音,并不介意,他的担忧在情在理。他另一个担忧是,产品一旦到了中国,如果销售好,会有人大量复制,廉价出售。 我说,难道中国人抄袭别人的东西出了名不成?这里我也听说有本地艺术家抄袭别的艺术家的面具设计,他点头,然后悄悄指着对面的店,低声说,“这家店,原本只卖面具,看到了我做这个,他们也开始销售类似的东西。”
我果然找到了一家与保罗的设计无论是图案还是色彩都十分相似的店,故意把自己的疑问告知店主,看他的反应,他面不改色心不跳,反驳道,“我们也是做这行很多年了,全手工,一代代传下来的。”
天,到底是谁抄了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