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先讲一件前几天发生在我和儿子之间的小事吧。那天早上因一点小问题我又准备教育儿子,谁知刚说了一句就被儿子给顶了回来:“妈妈,我知道了,你别说了,你说的我还头晕呢。“我一下呆住了,缓了缓说:“你不想让妈妈说话?““嗯。“儿子很认真的回答道。“好吧,那我从现在开始不说了。“儿子又很平静地说了句:“好的,你在给我读书的时候说话就行了。“听完这话我默默地走开了。
然后我就真的闭嘴了,刚开始我是故意逗他玩一句话也不说,他和我说话我就用打手势来表达,搞得他一脸懵。儿子起初也并没有表现出很期待我说话的样子,好像一副“你不说话就行,打手势就打手势吧“的架势,弄得我都有点受不了了。就这样安静了一段时间后他终于受不了了,毕竟屋里只有我和他俩个人,小孩子总是会不停地提问题讲话,我这样不说话让他觉得很难受。儿子就又对我说:“妈妈,我问你的时候你得说话。”哈哈,真是笑死我了。于是我也不逗他了停止了哑语,只是我真的说的少了。我学着把话简洁明了地跟他表达出来,绝不啰嗦,绝不废话。就这样持续了一天,我发现整个世界都一下变得美好了,那一天我们过得非常轻松和谐。
后来我好好的反思了一下,因为那天儿子的话确实像当头一棒将我打的晕晕乎乎。要知道这个小朋友前几天才刚过四岁的生日,说出这样的话,除了几分可爱之外更多地是让我惊愕。这分明是给我传达了一种信号——我说的太多了!自己仔细回想了一下,我平时好像真的是絮絮叨叨说的太多了。不管是对孩子还是老公,不管是有用的还是没用的,我好像总是在不停地叨叨叨。要不然孩子怎么会说出那样的话呢?我才三十刚出头离更年期还早得很,怎么就变得这么絮叨了呢?当然我会把最大的因素归结于“爱”,可遗憾的是我对孩子爱的太深却不会爱!没有留给他更大的空间,没有留给他自己思考的时间,不等他自己去发现,我就总是迫不及待地想告诉他一切,慢慢地我就变成了一个让孩子讨厌的叨妈。
其实为了能更好的教育好孩子,我在不停地学习各种的育儿知识,可是在实际操作上还很欠缺。不过理论知识学多了思想上会有很大的改变,遇到问题就会找原因想办法,再尽力去解决问题。就像我今天讲到的这件小事归结起来就是沟通问题,自己在这方面学过很多相关内容。将我看过的书、上过的课总结一下,在和孩子沟通这个问题上就一个词——言简意赅。将你要表达的思想用孩子能听懂话讲出来,然后你就闭嘴吧。所谓的“闭嘴”不是让你和孩子除了命令和执行外一句话也不说,而是不唠叨。该说的说,不该说的不说。至于什么是该说的我是这样理解的,除了平时生活中的必要情感交流,给孩子答疑解惑时不仅要说,还要尽可能详细的说,直到孩子明白了为止。而你向孩子发出指示表达需求时,尤其是那些叮咛嘱咐的话,精简扼要说一遍孩子听见了听懂了就行了,不要东扯西扯没玩没了地叨叨叨。很多时候我觉得自己都是不经意就把一堆话叨叨出去,比如孩子要和爸爸出个门,我就会说:“多穿点衣服啊,外边可冷呢,不穿好会感冒,感冒了可要生病打针吃药……”本来一句“外边冷多穿衣服”就可以说清的话让我叨叨出一堆,孩子不烦才怪呢。咱们都是从孩子成长起来的,比心就可以理解孩子天天被叨叨叨的苦了。想一想,现在才是一个四岁的孩子就已经开始嫌我说的多了,等真正到了他的青春期遇到我的更年期时,那将会是一种怎样的局面,真是不敢想象啊。
在我报名参加的家长学堂上指导老师经常会说的一句话是“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知道和做到的距离。”我光在孩子教育方面就深有体会,真是学一套做一套,学的时候觉得真有道理,等回到了生活中就把学到的那些抛到九霄云外了。正如那句“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话”一样,我知道很多育儿知识也依然教育不好孩子。学习很重要,践行更重要。虽然我在这里长篇大论的说了一堆,但回到现实中可能一下还不能把“闭嘴”做得很好,不过我有了这个意识后就会时刻提醒自己,慢慢做到真正的知行合一。
最后让大家听首歌吧《嘚啵嘚啵嘚》,我第一次听的时候觉得很逗,如果儿子能听懂这歌在讲什么肯定会第一个推荐给我。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