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艺术是我国的传统艺术瑰宝,其历史源远流长,历经千年而不衰,可以说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一门具有独特形式的艺术,是东方艺术中历史最悠久的艺术。古往今来,书画收藏一直是国内收藏爱好者的最大收藏品种,它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近年来清代扬州字画备受各方收藏势力瞩目,迎来了良好的发展契机,再加上在价格上的优势,不失为广大书画藏家的一种选择。清代有“天下名士,半在维扬”之说,清代扬州曾是中国书画最繁荣的城市。清代聚集在扬州的书画家,他们的书画作品成为永远的城市记忆。十七世纪中叶至十八世纪末,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时随着政权的巩固,疆域的统一,社会的安定,东南的经济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扬州位于江、淮之间,濒临运河,故为南漕北运之必经之地,又两淮盐利甲天下,扬州属两淮转运使的驻地,盐商鱗集,从而成为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一大都会。经济的繁荣兴盛、盐商巨贾的附庸风雅、地方官吏的提倡等诸多因素,使扬州的文化艺术活动呈现出一派繁华景象。
那时财力雄厚的商人不惜金钱建筑园林,演奏戏曲,收藏书画古玩,举行诗文宴集,扬州城内文化生活甚盛,也吸引了举国众多文人艺家。尤其于画坛,各地画家纷纷奔赴于扬州,使清代扬州字画绽放耀眼光彩。从清初大画家石涛,到师承传统的职业画家如李寅、颜峄、王云、萧晨、禹之鼎、袁江、袁耀,他们所创作的肖像画和界画独树一帜,画风工稳细致,富有装饰趣味。再到清中期以郑燮、金农、李鱓、黄慎等为代表的“扬州八怪”,都极大地影响着当时的画坛,使扬州字画之风蔚然。“扬州八怪”是当时最有影响的具有创新精神的书画家群体,他们在扬州聚集、生活、卖画营生,共为诗画之友,特立独行的创作思想,世俗情趣的创新题材,个性张扬的笔墨意韵,开创了一代新画风,成为中国书画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清代扬州字画的代表“扬州八怪”,因历代提法不一,而无确定指称,一般列入其中的有金农、黄慎、郑燮、李雠、李方膺、汪士慎、高翔、罗聘、华喦、高凤翔、边寿民、闵贞、李勉、陈撰、杨法等。他们大多出身于知识阶层,有的经过科举入仕,但终以卖画谋生,不苟同流俗,以清高自我标榜。生活贫苦,故对世态炎凉颇多体会,又以此形成了孤傲不羁的性格,行为狂放,借画而抒胸臆之气,表达清高的人品。他们的作品,常以“四君子”的梅、兰、竹、菊为题材,善运用水墨写意技法,注重书、画、诗的结合,风格独特而韵味深长。坎坷的人生遭遇和相似的画风使八怪诸家之间保持着一种亲密的友谊。他们共为诗画之友,留下了相当一部分以表现扬州地域风光为题材的作品。
自清嘉道时期至二十世纪初的清代晚期,受经济、政治、交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文人所依存的文化环境和社会环境随之迁移,扬州画坛的中心地位不复存在。但仍然活跃着一批以“扬州十小”(王小某、闵小白、魏小眠、徐小谷、巫小箴、卜小泉、李小淮、吴小庄、翁小海、史小妍)、“邗上五朱”(朱鹤年、朱文新、朱本、朱龄、朱沆)、吴熙载、李育等为代表的书画家群体,虽然未有全国一流书画家,亦是成就斐然者。这些书画家十分注重观察把握自然生活,擅长花鸟、人物、山水,所作往往借景抒情,充满浓郁的生活情趣,笔墨隽逸,风格清秀,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清代扬州字画扬名于世,是清代字画的代表,以其持久的艺术魅力和影响力,保持着”清代画坛常青树“的声望和市场优势,是艺术品投资中最受欢迎的项目,价值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