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 杨泽平
自上小学起,小明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个人物。在算术(数学)应用题中,小明经常是主角。比如行程问题、水池事件、元角分换算等等,都和小明同学有关系。当初,我们简单认为,小明不过是我们的同龄人,就像隔壁那个流着鼻涕、说话奶声奶气的长不大的明明同学。到中学阶段,随着阅历增加,才知道小明不过是个人名,泛指代词而已,不是具体的一个人,他的出现只不过是为了让这个事件有个主角,让这个句子主谓宾完整、不是病句而已。
再后来,我发现原来我们都深深误会了“小明”。就像读了红楼梦才发现,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名字中间那个字连起来还有“原应叹息”这层深意!小明亦是如此!揭开小明身世的秘密,尽在《道德经》之中。
“明”字在《道德经》中出现12次,至少有五层含义:
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在“自知者明”这个成语中,“明”是“明达”。一般人都知道自己的优势和强项,对于自己的弱点和不足,要么是真的不知道、糊里糊涂,要么是不愿接受、不敢面对,要么是明知不对、而不愿改、不能改、改不掉。知人易,知己难。所以,小明这个名字,寄托了课本编者对每个小学生从小认识自己、了解自己、进而战胜自己的殷殷期望,希望每个学子在阅读文本时能不断受到潜移默化,做一个真正的小“明”,而不是个小糊涂虫、小懦夫、小气鬼。
第十六章: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第五十五章:……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如果说,学会审视自己,眼睛向内,全面客观准确地认识自己,算是一种“明”。那么仅仅如此还不够,还必须眼睛向外,对万事万物有一种规律性的把握,这就是本章说的“知常曰明”。大千世界,纷繁复杂。一个人在一生有限的时间中,能学到的东西也是有限的。所谓全才、杂家,学贯中西,融会贯通者凤毛麟角。我们凡人要做到小明还必须准确认识世界,必须掌握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方法论,学会用哲学的头脑、科学理性的思维方式来判断、分析眼前的现象,透过现象看本质,学会掌握规律、顺应规律、运用规律,不做违背规律的事情,尽量不妄作,不折腾,不违“道”,从而避免凶险的境界。
第二十二章: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第二十四章: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我们生活在社会中,大家都是一个社会人。个体作为各种关系网中的一个节点,要同方方面面产生各种各样的联系。别人如何评价自己,都会或多或少影响自己以后的行为和处事方式。因此,我们都会在意他人的评价和看法,都会有意无意地表现自己,会把自己闪亮的一面展示给他人,会不同程度地戴着面具生活,活成别人喜欢的样子。这个度实在难以把握!所以老子从正反两个方面,强调了自己的观点:不自见,故明。自见者,不明。个中深意,值得一生慢慢玩味!
第五十二章: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袭常。
河上公注解《道德经》说:萌芽未动,祸乱未见,为小昭然,独见为明。一叶知秋,能够洞见事物细微之处的智慧是人生的大智慧。名医扁鹊答魏文王一节说出了医生的三种境界:长兄于病视神,未有形而除之,故名不出于家。中兄治病,其在毫毛,故名不出于闾。若扁鹊者,血脉、投毒药、副肌肤间,而名出闻于诸侯。最不出名的长兄,能在疾病的萌芽阶段及时处理,以最小的代价实现最理想的效果。虽然不被人知,却是从医者应该追求的最高境界。对于从政者来说,情同此理。真正优秀的领导,往往见事早,思路清,方法多,效果好。善于未雨绸缪,把问题处理在萌芽状态,把灾害消解于星火阶段,达到防范胜于救灾的效果。而要炼就这种火眼金睛,除了在实践中积累和成长,还需要做个有心人,不断炼就拨云见日、洞察秋毫的本领。
第四十一章: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明道若昧。光明的“道”好似暗昧。正如《道德经》开篇所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正因如此,才有了不同人闻道后的不同表现。小明还是“小明”这两个字,小明已不是那个长不大的小明。知道了曾经误会过小明,在萌生敬意的同时,是应该实实在在做点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