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朦胧城市”系列图像小说,如同一座迷人的“纸上建筑博物馆”,用精妙绝伦的建筑与惊险奇幻的故事,带我们一窥想象力、文学隐喻与哲学思辨交织的未来世界。
当代建筑奇才冯索瓦·史奇顿携手故事大师贝涅·彼特历时数年,创作“朦胧城市”系列,成为全球建筑图像小说中的经典之作,激起欧洲评论界对未来、城市、宗教、集权等诸多命题的热烈讨论。
“跨界达人”+“全能天才”, 欧洲传世组合引我们一窥世界外的世界
要想走进“朦胧城市”,毋庸置疑要从这个城市的建造者冯索瓦·史奇顿(François Schuiten)谈起。
和蓝精灵之父贝约一样,冯索瓦也出生在“漫画王国的心脏”布鲁塞尔。成长在建筑世家,自幼爱好绘画,年仅16岁的冯索瓦就在漫画处女作《变》中运用了当时罕见的、极具冯索瓦风格的“交叉影线”画法。
此后相继出版的《星城之中》《轨道》《凹陷领地》等漫画作品已被翻译成十种语言,获得了许多奖项,由他设计创作的海报、插画、邮票也在欧洲各地广为流传。
冯索瓦擅长构建虚拟建筑与城市空间,但他的创作绝非不切合实际的梦中城堡,而是科学严谨、具备现实意义的先锋设计。从图像小说的虚拟世界回归现实,你也能看到冯索瓦的身影:巴黎的地铁站Arts et Metier 设计灵感皆出自于 “朦胧城市”系列,让人虽身处地铁,却仿佛走入他的漫画场景之中。
奇才与全才总能发现彼此,当偏爱绘画的冯索瓦遇上迷人的写作者贝涅·彼特(Benoît Peeters),两人一拍即合成为终身的合作伙伴。
“全能天才”贝涅不仅是法国知名作家、剧作家和评论家,也参与策展、电影短片和纪录片拍摄等艺术工作。
在“朦胧城市”系列图像小说的创作中,贝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极富感染力的语言,成就了一个个牵动人心的神秘故事。
想象力为负值的人,永远无法走出“朦胧世界”
1980年起,冯索瓦开始和贝涅联手创作“朦胧城市”(Les Cités Obscures )系列图像小说,十三卷作品讲述了一系列包含着哲学思索的幻想世界。
在《倾斜的女孩》《消失的边境线》中,他们用画笔和想象力构建出一座座遗世独立的梦幻城市,然后告诉那些缺乏想象力的人:永远也别想走出去!
作为人气最高的一卷作品,《倾斜的女孩》延续了“朦胧城市”一贯的荒诞、独特和奇诡:主人公玛丽·冯·拉森,这个出生于米洛斯城中产阶级家庭的小女孩在一次奇异的“星际飞车”之后,身体变成了倾斜的,她在寄宿学校中备受凌辱,以致不得不独自逃出,并最终加入了马戏团;与此同时,在欧布拉克高原,画家奥古斯丁在一座孤独的房子中不由自主地创作了一副神秘的图画;在另一座城市米歇尔松山,科学家瓦凡道夫坚持认为他们受到了来自神秘行星的引力,最终这三个人汇聚到了一个由艺术创作力所开启的神秘世界。
冯索瓦和贝涅将摄影艺术编入漫画的叙事模式,在《倾斜的女孩》中把摄影照片与手绘图像并置,引出想象空间与现实世界的两条平行线索,让我们游离在两条平行线中难以自拔。
《消失的边境线》则把冯索瓦和贝涅对未来的不安感表现到了极致,整个故事中,“性”成为了最为私密的象征,是人类在“隐私边境”轰然崩塌的机械时代中竭力去保护的最后尊严。
《消失的边境线》的主人公罗兰,是一名年轻的地图绘制员,终日沉浸在测量、绘制地图的机械工作中,以清晰的土地边境来为军事集权的国家政府提供某种意义上的安全感。但随着机械科技的发展,机器逐渐取代了人类去进行地图的测量及绘制,而罗兰的女友也因身上神秘的地图胎记而遭到政府的追缉,所有的这些,都让罗兰感到巨大的沮丧、失望和无助……
这对艺术家把大量来自建筑、艺术、设计、文学、历史、哲学、科学等诸多领域的素材重新组合,糅合碰撞出一种全新拼贴式的创作,描绘出两人心中的故事与幻想的世界。
“图像小说”不同于纯文学或是儿童漫画,它把小说通过绘画的方式讲述出来,使其更具艺术性和视觉冲击力,同时在内容上更有故事层次感和思考深度。
阅读“朦胧城市”系列图像小说是一种挑战五官的沉浸式体验,你会不由自主地被作者带入属于他们的异想空间,穿行其中,感受小说中的紧张氛围。
冯索瓦与贝涅的想象力沿着建筑实现,指引我们走出乌托邦,怀着好奇心,去一窥朦胧的世界。
这个故事能迷惑你的眼睛与心。即使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但无庸置疑,这是一部极具艺术性和想象力的作品。对于喜爱哲学思辨、异世界幻想小说的读者来说是非常棒的选择。
——《图书馆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