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里有个人叫杨修,是个绝顶聪明的人。他出身于世家,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属于不用参加高考,一路保送清华北大的那种。又红又专的修哥,很快进入了大老板曹操的视野,成了老板的贴身文秘,职位相当于现在的国务院秘书,也是个不小的官了。
然而,没过了几年,大刀片子高高举起瞬间落下,修哥的脑袋搬了家,享年四十四岁。谁曾想到,聪明绝顶的修哥竟然不小心把自己折进去了。那颗血淋淋的脑袋,横躺于地上,睁着眼睛不能瞑目,他或许是仍想不明白一个问题:什么才是聪明,什么才是糊涂。他想不通很正常,因为他本来就长了一颗既聪明又糊涂的脑袋。
列举几个修哥的光辉事迹,聪明和糊涂便一目了然了。
1、
那一年,曹操的相国府修建大门,刚建好屋椽屋桷,曹操就来检查工作了。看完之后,叫人在门上写了个“活”字,便离开了。修哥看到后,立刻叫人把门拆了重建,他说:“门里加个‘活’字,是‘阔’字。魏王正是嫌门大了。”
修哥太聪明了,一眼就读懂了领导的意图。但他还是犯了糊涂。曹操写个活字在门上,有多种可能,一来确实是嫌门太阔绰、太高调了,二来有可能是做做样子,批评下面人几句,其实阔绰的大门他很受用,三来是不是嫌门还不够阔?三种可能都是有的。不过,不管是那种可能,修哥都不该在不请示、不汇报的情况下擅自拆了重建,这属于越权。
老曹还没有明示,修哥替领导做了,你猜曹操会怎么想?“到底谁是领导?谁让你给我拆了的?老子就想在门上写个活字玩玩,不行吗?”,总之,修哥这次可能是做了件出力不落好的事情,他这次的糊涂叫做:擅作主张。
2、
魏武王曹操曾经从曹娥碑下路过,杨修跟随着他。看见碑的背面写着“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个字。曹操就问杨修:“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杨修回答说:“知道。”曹操说:“你先不要说出来,让我想一想。”走了三十里路,曹操才说:“我已经想出来了。”他叫杨修把自己的理解另外写下来。杨修写道:“黄绢,是有颜色的丝,色丝合成一个‘绝’字;幼妇,是少女的意思,少女合成一个‘妙’字;外孙,是女儿的儿子,女子合成一个‘好’字; 臼,是承受辛苦的事。受辛苦合成一个‘辞’(辤)字:这就是‘绝妙好辞’。”曹操也把自己的理解写下了,结果和杨修的一样,于是感叹地说:“我的才力赶不上你,竟然多想了三十里。
曹操扎耳挠腮,脑袋都快挤出泡才想出答案,而修哥只用了三秒,这就叫秒杀。修哥的表现太好,以至于曹操不得不违心的夸他“我的才力赶不上你啊,竟然想了三小时”。修哥因为老大的表扬而得意洋洋,殊不知他不经意间又犯了一个大大的糊涂。
修哥的表现说小点,这叫抢领导风头,说大点这叫“xx盖主”。换谁做老板能忍得了下属一个个像窜天猴一样放飞自我,职场有这样一条生存法则:领导搂不住的员工不是好员工。员工如果是孙悟空,那领导必须的是唐僧,甚至是如来佛。领导被员工比成了猪八戒,那还有什么好谈的,赶紧回你的花果山种地吧。
3、
有人送给曹操一杯奶酪,曹操吃了一点,就在杯盖上写了一个“合”字给大家看,没有谁能看懂是什么意思。按顺序传到杨修那里,杨修便吃了一口,说:“曹公教我们每人吃一口啊,还有什么好犹豫的?”。
难道真的没有人看明白曹总的意思?绝对不会的,这个题的难度最多是大学本科水平,而曹操的手下们哪个不是博士后水准?唯独修哥天真了点,说出来还不算,拿来便吃,且不说这么多人吃一杯奶酪是不是卫生,他又犯了糊涂。
第一个糊涂依然是擅自替领导拍板,第二糊涂叫做枪打出头鸟,修哥大可以告诉大家意思,让别人先吃,这样责任起码推卸了一大半。当然,他要是这么想那就不是他,别人都不着急吃,他着急。
等老曹从厕所里回来,问是谁偷了我的奶酪,你猜大家会说谁?自然是杨主簿,曹操一定会想:好啊,小修你是带头大哥是吧?还拉帮结伙的吃我的奶酪,反了天了,看我收拾不死你。
4、
曹操害怕有人暗自谋害自己,常吩咐侍卫们说:“我梦中好杀人,凡是我睡着的时候,你们可不敢靠近我!”有一个晚上曹操在帐中睡觉,被子落到了地上,近侍慌忙取被为他覆盖。曹操立即跳起来拔剑把他杀了,然后继续上床睡觉。半夜起来的时候,假装吃惊的问:“是谁杀了我的侍卫?”大家都以实相告。曹操痛哭,命人厚葬近侍。人们都以为曹操果真是在梦中杀人,惟有杨修知道了他的意图,下葬时叹惜的说:“不是丞相在梦中,是你在梦中呀!”。
修哥不明白,在他说“不是丞相在梦中,是你在梦中呀!”这句话的时候,他何尝不是在梦中?!曹操自然是恨他的,这种话都敢说,说了还被传出去。曹操的假牙恨的几乎要脱落。
本来觉得自己唱了一首娓娓动听的好歌,现场效果特别好,结果蹦出了一个二百五,大喊一声“他假唱!”。唱歌的是曹操,喊话的那个二百五是杨修。曹操的脸红的色度应该不低于猴屁股。修哥这次犯得糊涂叫做“给领导拆台”,而且是毫无掩饰的拆台,挖坑还不找个僻静点的地方,修哥这个人有时候还是“聪明大发了”。
5、
曹操想要试试曹丕和曹植的才华。一天,命令他们各出邺城的城门;却私下里让人吩咐看守大门的士兵,不准他们放行。曹丕先到,看大门的士兵阻拦他出去,曹丕只得退走。曹植听说后,向杨修请教。杨修说:“你奉王命出城,如果有阻拦的,就把他们斩首就行。”曹植听信了他的话,等到了城门,士兵阻拦住他,曹植大声叱骂他说:“我奉王命出门,看谁敢阻挡!”随即就斩了拦他的士兵。于是曹操认为曹植有才能。后来有人告诉曹操说:“这是杨修教他这么干的。”曹操大怒,因此也不再喜欢曹植了。
真正给修哥埋下杀身之祸是他参与了夺嫡活动。很显然,修哥旗帜鲜明的站在了曹植这一边,后来证明他站错了队,即使曹操不杀他,将来也逃不了曹丕的那一刀。
常言道“清官难断家务事”,还别说皇帝家里的事情。为了这个位置,李世民杀了两个亲兄弟,隋炀帝干掉了自己老爹,这是多危险的事情。而杨修就敢干,他没有郭嘉、程昱这些人世故,这种事都敢掺和,这也是曹操恨他的原因。
试想哪个老爹希望自己的儿子斗的你死我活?他们必然会痛恨那些撺掇自己儿子搞内斗、顺便捞取政治资本的人,而杨修就是这样一个不擅长搞政治却又热衷于政治的文人墨客,他的身份正符合曹植这个文人的口味。但是,明显不符合曹操的口味,甚至是曹操最忌讳的食材。
6、
曹操聚集兵队想要进兵,又被马超拒守,欲收兵回都,又怕被蜀兵耻笑,心中犹豫不决,正碰上厨师进鸡汤。曹操见碗中有鸡肋,因而有感于怀。正沉吟间,夏侯惇入帐,禀请夜间口号。曹操随口答道:“鸡肋!鸡肋!”夏侯惇传令众官,都称“鸡肋!”行军主簿杨修,见传“鸡肋”二字,便让随行士兵收拾行装,准备撤兵。有人报告给夏侯惇。夏侯惇大吃一惊,于是请杨修至帐中问道:“您何收拾行装?”杨修说:“从今夜的号令来看,便可以知道魏王不久便要退兵回都。鸡肋,吃起来没有肉,丢了又可惜。如今进兵不能胜利,退兵让人耻笑,在这里没有益处,不如早日回去,来日魏王必然班师还朝。因此先行收拾行装,免得临到走时慌乱。”夏侯惇说:“先生真是明白魏王的心思啊!”然后也收拾行装。于是军营中的诸位将领,没有不准备回朝的。当天晚上,曹操心烦意乱,不能安稳入睡,因此便手提起钢斧,绕着军营独自行走。忽然看见夏侯惇营内的士兵都各自在准备行装。曹操大惊,急忙回营帐中召集夏侯惇问是其原因。惇回答说:“主簿杨祖德事先知道大王想要回去的意思了。”曹操把杨修叫去问原因,杨修用鸡肋的含义回答。曹操大怒的说:“你怎么敢乱造谣言,乱我军心!”便叫刀斧手将杨修推出去斩了,将他的头颅挂于辕门之外。
“聪明”的修哥,从鸡肋一词上,很好的领悟了老大的意图。但是,他忘了这是在军营,不是开奇葩大会,怎么痛快怎么说。自己偷偷打包也就算了,还总是语不惊人死不休,成了出风头的惯犯。这次修哥的生命走到了尽头,曹老板终于找到了撕破脸的好机会。
让曹老板撕破脸的不是这次鸡肋事件,而是长久以来修哥给他留下的巨大心理阴影面积,那真是要多大有多大。曹操还他一个脑袋上碗大的疤也算是对自己脆弱小心肝的一丝慰藉吧。
7、
许多人总讲修哥这个人恃才傲物,巴拉巴拉一堆废话。我看更准确的讲,应该叫“恃才得瑟”,流行语就是“不作不会死”。
修哥这种人,正如他名字里的“修”字,他是严重欠修理的。这种人有才能,但也有缺点,左手拿矛,右手持盾,左右互搏。若是曹老板能好好打磨一下他,还是有希望干大事的。只可惜,曹操这种深藏不露、机关算尽的领导,手中好牌一大堆,哪有闲心打磨这块璞玉。
当然,修哥不幸的根源还是在自己,他执迷于小聪明、小把戏,缺乏真正的大视野、大胸怀。
清人郑板桥写过一幅经典作品叫做“难得糊涂”,世人常以此为戒,我们可以借鉴借鉴。宁可做“糊涂”的聪明人,也不要做“聪明”的糊涂人,别让修哥的血白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