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开篇就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而三国的历史就是从三分天下到西晋统一的过程。小时候读《三国演义》到后面总有不忍继续读下去的感觉,总想着如果庞统不死,如果关羽不失荆州,如果刘备不伐吴……那么最后蜀汉政权肯定能北伐成功,而不是由篡魏的的司马家族统一天下。前段时间重温那段历史,依然不免扼腕叹息,但读完之后我释然了——三国的结局——由魏国政权扫清六合,符合历史进程的规律。但我又产生了一个疑问,魏国政权是曹操打下的江山,理应由曹操的后人建立统一政权,为什么最后被司马昭摘了桃子呢?接下来,我就尝试解答这两个问题,也就是回答天下归晋的必然性问题。
在赤壁之战之后,三足鼎立的格局初成。虽然后续刘备不仅鸠占鹊巢夺得了益州,而且还取得了汉中之地,但在三国之中蜀国依然最弱,在土地面积、人口、人才等方面都是如此。虽然在历史中,战争不乏以弱胜强的例子,但终究比的是综合国力,越是大型、长期的战争,越是能凸显大国综合国力的优势,战争结果的偶然性就越小。孔明纵有超世之才,但终究敌不过一个更强大的魏国,魏国即使没有司马懿,也有其他人拒蜀国于国都之外。司马懿的存在,本身就说明魏国人才济济,毕竟在曹操时期司马懿并未得到重用,虽然可能有曹操防备的原因,但也从侧面反映了前期魏国人才的繁盛,更不用说后期的邓艾和钟会,他们登上历史舞台也是魏国人才众多的体现。而人才井喷需要以人口基数和发达的教育为基础,而人口和教育需要经济支撑,在古代就是体现在农业上,体现在适合耕种的土地上——综合国力的直接体现。诸葛亮六出祁山,其决心令人敬佩,其才智令人赞叹,其辛劳令人动容,但最终无法克复中原,并不是因为所谓的“汉祚已尽”,而是国力不济。连年的北伐造成民力衰弱,加之本身国力有限,蜀汉政权最早灭亡实属必然,而江东政权虽民丰物阜,据长江天险,但守土有余而进取不足,统一的使命不可能由其完成,在历史上江南政权似乎也从未能问鼎中原,都是江北政权扫平江南。因此最终由魏国政权统一天下,实为大概率事件。
魏国的江山都是曹操打下来的,以魏国的实力统一天下是可以期待的,那理应由曹操的后人完成统一天下的历史使命,为什么“丕睿芳髦才及奂,司马又将天下交”,让司马昭做了全天下的皇帝?这其中有偶然又有必然,偶然因素是曹丕、曹睿皆短命。曹丕死后,因防卫蜀国需要,司马懿得到重用;而曹睿死后曹芳继位才八岁,虽然司马懿一度被架空,但通过高平陵之变迅速掌握魏国政权。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外部环境,如果没有蜀、吴政权的存在,如果没有防卫和统一天下的征战需要,司马懿又怎能得到重要并掌握局面?如果是天下太平,皇帝又怎会给予臣下太多权柄?其实,当时的东吴政权同样一度被权臣把控,司马师废掉了曹芳,东吴第二位皇帝同样被权臣废掉,蜀国政权同样把控在诸葛亮的手中。权臣掌控局面,一方面是因为君主年幼弱小,更重要的是由于外部威胁的存在需要倚仗权臣,使权臣获得权力掌握国家机器,使权臣有机会篡位(关于“权臣”这个问题,详见《双十节小记——浅思权臣》这篇文章)。因此,结束三国局面的历史使命不是由曹操的后人完成,而是由曹魏政权的权臣实现,是有内在缘由的。
窥一斑而知全豹。三国虽然是中国漫长历史的一小段,但探索这段历史纷繁现象的背后原因,却能启发我们去更深刻地理解中国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