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典】
非彼无我,非我无所取。是亦近矣,而不知其所为使。若有真宰,而特不得其眹,可行已信,而不见其形,有情而无形。
简单翻译下:没有对立的观念也就没有我的观念,没有了我的观念也就没有了争辩的来源,这样的认识就接近于那个道了,然而却不知道是什么支配着那个道。如果有真正的主宰,却发现不到它的迹象,从它的作用上能够得到可靠的信息,却看不到它的具体形体,它是确定存在,却没有具体形体的。
百骸、九窍、六藏,赅而存焉,吾谁与为亲?汝皆说之乎?其有私焉?如是皆有为臣妾乎?其臣妾不足以相治乎?其递相为君臣乎?其有真君存焉?如求得其情与不得,无益损乎其真。
简单翻译下:身上的百骸、九窍、六脏,都全都具备,我与哪一部分最亲近呢?你是全部同样喜欢吗?还是私下偏爱其中某一部分呢?如果是那它们就都是我的臣妾吗?他们能够相互支配吗?还是轮流作为君臣呢?是不是真的有决定性的主宰者存在?无论能不能寻找到它,都不会影响它的存在和损失。
一受其成形,不亡以待尽。与物相刃相靡,其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
简单翻译下:人秉承着意识成形之后,没有灭亡时就开始等待生命的耗尽。与外界万物相抗争,追逐奔驰,却不能止住迈向寿终步伐,这不是很可悲吗!一辈子忙忙碌碌役使自己却没有成功,疲乏劳累却不知道为了什么,这能不悲哀吗!
人谓之不死,奚益!其形化,其心与之然,可不谓大哀乎?人之生也,固若是芒乎?其我独芒,而人亦有不芒者乎?
简单翻译下:即使能像人们说的那样长生不老,又有什么益处呢?形体逐渐衰败枯竭,内心又困缚其中随之消毁,这难道不算是极大的悲哀吗?人的生命,难道真要如此愚昧糊涂吗?还是说我一个人糊涂,其他人有不愚昧糊涂得呢?
【谈心得】
庄子论述了毫无意义的表象纷争后,道出了实物的本质:“非彼无我,非我无所取”,就是说万事万物都存在着相对性,没有“彼”就没有“我”;没有“我”的观念,“彼”的观念也就无法呈现,事物之间都是相互依赖而存在的。
能够认识到这个层面,就能够接近事物的本质道了,就能感知到谁是主宰了。这个主宰只能够感受到,却看不见它的具体形象,但很多行为的结果证明,真的有这个主宰存在。
庄子举了个形象的例子,来说明这个主宰的特点。就像人身上有百骸、九窍、六脏等器官,它们是如何互相支配呢?我们是否会偏爱其中一个呢?庄子通过对人自身的思考指出,人的形体之外还有内在的精神。
这个内在的精神就像引发树洞发声的风一样,是真正的自然主宰,不管外在形象如何改变,都不会影响到精神主宰作用的损益。
而从人生命产生的那刻起,也同时开始等待生命的耗尽,也就是常说的“向死而生”,生于死也是相互依赖而存在的,没有人能够改变。在这种状况下,还要去与外界万物相互抗争、争论是非,这不是很可悲吗?
庄子的这番论述,实际上触及了对生命意义和价值的讨论。世间万事万物都是相互依赖的存在,相容于天地之间,很多人却要分清彼此,在是非、对错中相互争互不相容,这样即使可以长生不老,又有什么意义呢?
人的形体会逐渐衰败,内心如果还要固执己见,去论断事物的长短、好坏,岂不是很悲哀吗?人得生命,为什么要如此愚昧糊涂呢?
庄子在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尘世间,提出“齐物论”,就是告诉人们,万事万物本无差异是非,所为的事物的对立、差异、是非,都只是人的成见在作怪,是人为划分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