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自律能力较强的孩子来说,父母的责任在于引导孩子制定好科学、合理、可行性较强的计划就好。而对于自律性较差的孩子而言,父母除了引导制定计划外,还得协助孩子执行计划,达成目标。
1、制定详细可行的暑假计划
我的孩子就是一个自律能力较差的孩子,已经放假10天了,昨天,在我的循循善诱下,孩子终于制订了自己的暑假学习生活计划。
计划如下:
上午
6:30起床,10分钟洗漱
6:40跑步1000米
7:30早餐
8:00做暑假作业3个练习
9:00抄写生字,练字
10:00看课外书
完成以上计划就休息、玩耍。
下午
13:30午休一小时
14:30画画一小时
15:30读书,写日记不少于50个字
17:00帮妈妈做饭,做家务。(周末洗澡,自己洗内衣裤)
晚上
19:30看电视、玩电脑
21:40上床,看书、看漫画
22:00睡觉
惩罚措施:
如果当天任务完不成,取消晚上看电视、玩电脑福利。
奖励措施:
完成当天任务,贴颗星,积满10颗星,可以实现一个小心愿,同时可以外出游玩休息一天。
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是实现目标的有效保障,“我要减肥”和“我要减肥10斤”,显然后者实现的可能性更大。同时,必要的奖惩措施也有助于计划的执行。
计划制定好,已到中午,孩子兴致勃勃写了日记、画了一副荷花水粉画(孩子对画很满意,让我帮忙贴到了墙上),洗了澡、洗了内衣裤。
虽然只执行了半天的计划,但是由于时间的限制,所以,我告诉孩子,23号可以打上“√”了。孩子高高兴兴打了√,晚上看了两集《楚乔传》,也没费多大口舌,就洗漱睡觉了。
2、习惯的培养要循序渐进,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
今天早晨,真正的考验来了。6:30,我叫孩子起床,7:00终于起来了,7:10还在磨蹭,我按照之前的约定,自己去跑了30分钟的步,回家一看,孩子合衣歪在床上。
说实话,当时很生气,晨起跑步是孩子自己制定的,然而,第一天就没能做到。但转念一想,早起跑步确实需要一定的毅力,我自己去跑步前也是经过思想斗争的,是考虑到要给孩子一个说到做到的榜样,才去跑步的。所以,我告诉孩子,可以有补救措施,比如可以在小区花园跑5圈,或者写100个字的日记,来弥补。
毅力的培养需要循序渐进,如果一开始就过于严苛,斗志很可能会被削弱。如果因早起跑步的计划未执行,今天就得不到√,那孩子有可能接下来的计划,都没精神在坚持执行,直接就丧失了斗志。所以,对于自律性差的孩子,毅力的培养得慢慢来,还要有适当的变通。结果孩子选择了在小区跑5圈,也坚持跑了下来。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