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人去上海一周了,自他走后的这一周,我的日子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忙乱,每天除了在家,老年大学和培训学校三地有序切换之外,还增加了独自安排生活,家务及必要的人情往来。
这一周除了正常的工作,学习,生活之外,还陪大伯父看病花去了两个晨间共计六小时的时间。如此每周五天仅剩的十多个小时的空闲时间,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不到十小时,故此,自己对自己的定义是:虽算不上大忙人,但也绝对称不上闲人一个。
几个经常联系的闺蜜知道那人不在家,又知道做饭是我的短板,每次联系或者见面都会首先问起我的生活安排,也会热情邀请我一起吃饭。而无一例外朋友们的每一次热情都被我笑着拒绝,而最多的回答永远都是:一个人也要好好生活。
有人照顾的时候,要好好享受生活;一个人的时候要努力好好生活。这是原则。尽管我不擅长做饭,但也不是做饭小白,更不是一个懒于动手做饭之人。只是素常里那人在家时,一方面他吃不惯我做的饭,另一方面他自己又是特别喜欢亲手制作各种美食之人,因此他在家时,我也就乐得做一个甩手掌柜,他做什么,我就吃什么。好在我对美食要求也不高,正好落得相安无事。当然,尽管我做饭的次数并不频繁,但他不在我身边的时候,我也会认真安排好自己的一日三餐。
要说我不会做饭,这实在是个谎言。我从十岁不到,就开始做起了一家六口人的饭,那时候大锅大灶,一到暑假夏收时节,我一个人除了爬高爬低的做饭,还要喂猪,挑水,收拾房子,照顾弟妹吃喝拉撒睡。那时候我身高还没有家里的锅台高,每天站个烧火板凳爬在大铁锅边炒菜做饭,洗锅,站在案板前擀面,做馒头。而这一切操作在我上高中,上大学后从全日制变成了暑期制,工作以后才算是彻底告别了为一家人做饭的活计。刚工作单身时我吃食堂,再后来成家了,我很幸运遇到了一个十二岁就开始为自己一日三餐精打细算的老公,他习惯了自己做饭,我乐得躲清闲,更幸运的是刚成家时他的工作要比我轻闲得多,关键是他还没有我的上进心。(这一点我常常取笑说他脑袋是原生态的,而我的脑袋是上学时被人洗过了)那时候人年轻,对生活充满幻想,他看我对工作一腔热情,便心甘情愿的分担家务积极支持。
就这样,在后来熟悉的朋友眼里,做饭这件事情于我实在没啥搭嘎的地方。在他们看来我做饭就是个饿不死的水平。我要说的是,这实在对我是个误会。女儿从小学到高中都是吃我的饭长大的,这就是最大的证明。
女儿两岁时那人下了岗,开启了他的追梦模式,从那时候开始我一个人带着孩子,来到这个小城生活。起先孩子上幼儿园,除了周末,我确实很少开火,孩子上幼儿园吃,我上单位吃食堂。再后来孩子上学了,不做也不行啊,我也算是受命于危难之间了,一日三餐,安排得妥妥贴贴的,从没让孩子挨过饿,只是那时候工作很忙,我也不会将太多心思放在家务上,我和孩子的生活还真是过得马马虎虎的。
孩子上了大学,那人也回到了小城工作,我再次回到了远庖厨的生活。尽管如此,那人不在家的日子,我也会一顿不拉的安排好自己的生活。这是我对生活的态度。有人依靠的时候,乐得小鸟依人,如果没有,也一定要好好生活。
那人走了一周,我每天在家吃一顿饭,不是因为懒,实在是因为瑜伽课前两小时不能吃饭,再一个是因为工作性质的原因晚饭我要到学校吃,所以周内每天在家只能吃一顿饭。
周内生活简单,周末不能凑合。今天是周六,一日三餐,我吃的就很是正规。早餐热了那人走时做好的排骨和月饼,冲了个鸡蛋,配了几个亲家寄来的山东大冬枣;午餐做了个家乡风味名吃——手擀浆水面;晚餐做了自己爱吃的麻辣烫。三餐饭吃的都很讲究,最大的感受就是做饭不难,但就是太费时间了。
今天不只是认真做了三餐饭,关键是将生活也安排的很精彩。上午主要是收拾房子洗衣服,午饭后约了闺蜜去散步晒太阳,回家的时候她约我去她家吃饭,我拒绝了她的好意回家后,自己动手做了一顿可口的晚餐。晚餐后练了一会葫芦丝,写了一会毛笔字,然后开始今日的简书日更。自我感觉一个人的生活也有满满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