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节的标题让我有点惊讶,我原本以为安全感重建就是重建,没想到还要丢掉它。因为太在乎安全感的话,就永远都得不到。
对安全感的担忧和恐惧、不断验证的渴望,只是自己内心的活动,害怕安全感往往只是自己内心的一个假设,当我们感觉到不够安全感的时候,可以转移注意力,去尝试做别的事情,当我们专注于做其他事情的时候,就不会出现对安全感的担忧和恐惧了。比如看视频的时候慢慢就进入心流,就不去焦虑了。
以往我把安全感寄托在别人身上,比如寄托在母亲,寄托在另一半,我现在才意识到,安全感其实是自己给自己的。只有把安全感丢掉,才能重建安全感。比如丢掉安全感,去体验不安全感。其实即使自己假设的不安全感里的情况发生了,其实还是会有很多很多活路的。因为求生就是人的本能。马死落地行,车到山前必有路。
强迫自己丢掉安全感,重新回到一切靠自己的生活状态。这样其实自己是得到了人生改变的机会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呢?
不合适的感情,可以重新再来;不合适的工作,也可以挑战自己去尝试新的可能。没有什么是不可以的。其实害怕摔跟头,但摔了之后会发现不过如此,还能重来。也就这样罢了。那些关于不安全感的假设都是幻觉,都可以统统丢掉,一切都可以靠自己得到改变。
原来我一直拼命追求安全感,担心万一呢都是徒劳的,因为我追求的是心理安全感,而不是现实安全感。而我们对于心理安全感的感受能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衰退,成年后这个感受能力就失去了,所以无论怎么努力追求都是徒劳的。所以我们无法通过别人的反馈来给自己带来心理安全感。
小时候缺乏安全感的充分持续体验,那成年后的我,对安全感的感受能力就失去了。跟很多其他东西一样,失去了就真的失去了,即使把失去的东西再拿回来,也早就不再是原来的样子了,无论是童年时期的安全感,还是爱过他又得不到的感情。这个残酷的现实不只是我在面对,每一个人都要面对,所以这是公平的,只是我还在徒劳追求那失去的东西,才会觉得不公平。
所以缺乏心理安全感的真正问题不在于缺乏,而在于我错误地去追求它,因为这早就失去了,也追求不来了,无法重来了。正确的态度是让失去的成为失去,接受这现实,不去换新失去的东西会再回来了。过去的时间、过去的人、过去的事情都不会再回来了。
安全感分为两种,除了心理安全感,还有现实安全感。前者依赖于形象思维能力,后者依赖于逻辑思维能力。
之所以在面对自己的问题时,一片混乱,是因为我把关注的重心放在了心理安全感,习惯于用早已衰退和失去的形象思维能力去感受,而对待别人的问题时,会运用逻辑思维能力去分析和判断,维护他们的现实安全,关心他们的现实安全感,所以能够做到旁观者清。只有认识到自己和别人没什么不同,把自己当成别人,才能运用逻辑思维能力去判断自己的现实安全感,作出决定。
现实安全感才是属于现实的,它能得到保证了,就没必要去在乎心理安全感了。
缺乏心理安全感注定是无解的。今生与我们无缘的东西就是无缘,只能果断和彻底丢掉,不让它成为自己的困扰。
心理安全感其实只是个幻觉,只有现实安全感能够把握住,也更容易把握住。现实安全感才是逻辑实证的结论,所以对心理安全感的担忧是没有任何必要的。而且那些要来的要发生的总会来的,我们根本拦不住,能做的无非是想想如何应对、更好地应对罢了。就像天要下雨,我们能做的就是最大程度、更好地不要淋雨,我们是不能阻止下雨的。
我要常常给予内心的小女孩安抚和爱,因为心理安全感是内心深处那位小女孩的一厢情愿的追求。要告诉她,放弃追求与自己天生无缘的心理安全感,就可以减少对别人的要求,不用再在别人身上徒劳努力获得安全感,不把安全感寄托在别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