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工作的努力是只能放在大学毕业前的面试季吗?我想到的是《参与感》一书中提到的小米公司的两位员工。
第1位在上大二的时候就开始研究小米的系统,刷机,仔细对比手机的配置参数,还经常在小米论坛跟其内部员工、其他的米粉进行交流,甚至用兼职的钱坐30个小时的火车去参加小米的活动。
他毕业后直接进入小米,当小米网社区运营负责人。
第2个是个台湾人,科技发烧友,也是上大二就开始关注小米,居然下功夫搜到小米人力主管的邮箱,发邮件说小米如果要国际化,就需要一个又懂语言又懂技术的人。他收到的回复是一个10万字的简体中文内容,然后他三天之内翻译成了符合中国台湾语言习惯的繁体中文。
半年后,他成为小米在台湾的首位员工。
@狒狒爸爸 看到他们的经历,我就会感慨自己在大学,浑浑噩噩掉多少时光?也是多么的消息闭塞,看不到可以让人有动力的远大目标。
我仍然庆幸的是。自己还是做了一些努力,被动的逼迫自己尽量把时间耗费在有意义的事情。
比如我听说双学位读法学,能够与自己的工程管理专业更加搭配。所以就在大二大三的时间,被动用掉了大部分周末,十分辛苦地获得第2个学位。
也正是靠着第2个学位的优势,我虽然没有通过6级考试,在第一份工作中也被集团分配到了国际公司。虽然吃的都是水电工程施工的苦,却也能够在国际项目上有着更好的阅历和收入。
大学时正青春,确实光这一点,就有了很多让人浑浑噩噩、花前月下、沉迷游戏的理由。不妨在这时就开始准备你的简历,先想一想有哪些能够写到上面,又哪一些你希望能够写在上面,再去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