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音乐类节目受到人们的欢迎,就连央视听说最近也出了一期摇滚类的音乐节目,而今天说的这张专辑正好也是摇滚乐。需要强调的是,这张名为《The Wall》的专辑是上个世纪的产物。
音乐专辑《迷墙》和它的创作者
创作者是英国前卫摇滚乐团平克·弗洛伊德。
平克·弗洛伊德演唱组从诞生起,就是一支有争议的摇滚乐队,爱之者称其代表了摇滚音乐的新潮流,开创了迷幻主义摇滚乐。恨之者则抱怨说他们的音乐枯燥乏味。
但是不管喜欢与否,他们的那种摇滚,新型爵士,乡村音乐,布鲁斯以及电子音乐的混合风格,使人无法无动于衷。有媒体这样评论他们:“平克·弗洛伊德的风格偏电子和迷幻摇滚,他们不断的演化成一支先锋摇滚乐队。他们哲学化的歌词、声音实验、不断创新的CD封面艺术和精心设计的现场表演都闻名于世。作为乐队最成功和最具影响力的一件事情是,他们的专辑在全世界范围售出有2.5亿张,全美国范围有7千3百万张。”
专辑《The Wall》就是其中之一,《The Wall》的中文名称是《迷墙》,它于1979年发行。1999年,鉴于《迷墙》双张专辑在美国的1150万的销量,RIAA鉴定其为双钻石专辑。
直到1982年,《迷墙》激起了英国后现代主义先锋派导演艾伦·帕克的兴趣,他将这部专辑改编创作出同名电影《迷墙》。
艾伦·帕克 其人
在说电影《迷墙》之前,先聊聊导演艾伦·帕克这个人。
艾伦·帕克是英国极具才华的导演。他的作品往往带有极重的个人风格,擅长用抽象的、辛辣的、尖锐的电影画面和镜头进行叙事。
《电影周刊》曾对艾伦·帕克做出如下评价:他的每部电影都涉及多重主题,在以青年为主题高歌自由的同时,也不乏批判英国等级制度和种族主义的严肃之作,同时深受战后 "氤氲"影响的艾伦·帕克也在电影中极力地控诉战争,探讨战争给个体带来的深层破坏。
"自由"是贯穿艾伦·帕克影片创作的关键词,从最初的懵懂反派、迷惘追寻到对追寻自由的极端表达,再到后期自由意义的不断升华,艾伦·帕克创作多部展现自由追寻的影片。他的电影继承了英国现实批判主义的创作风格,在其电影中能够看到对社会等级制度、阶级观念的控诉,也能看到主流价值压制"非理性" 追寻的呻吟,其电影虽然题材丰富、主题多元,但始终坚守着自由追寻这一主线,同时艾伦·帕克还被认为是英国电影之先锋,对后现代主义叙事风格的探索成为其在遵循传统的同时开创性的体现。
于是,就有了这部观看后可能会引起不适的电影《迷墙》。
电影《迷墙》
电影的主人公是一个名叫平克的男孩,幼年时,小平克的父亲死在了二战的战场上,从此只能和母亲相依为命。
但是因为母亲的溺爱,爱人的离去,他越来越堕落,越来越害怕与外界接触。整日消沉,直到后来走上了吸毒、疯狂的道路。
在电影的表现上,导演艾伦帕克并没有刻意的使用技巧让剧情连贯起来,甚至都没有设计一句对白。于是《迷墙》就像被堆砌在一起的砖墙一样,看似整齐,实则乱七八糟,没有任何贯穿全片的情节线索可言,只是不断的靠切换画面来推动影片情节,在一个一个镜头中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作者意图传输的精神意识。
甚至为了最大程度地表达《迷墙》的“迷”,导演将几种完全不同的电影风格糅合进了影片中。在剪辑上,《迷墙》采取了意识流的剪辑手法。"意识流",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家先驱詹姆斯所创造,用来表示意识的流动特性:即不受时空束缚的超时间性和超空间性。表现在电影中,就是完全靠直觉去捕捉每一个片段的微妙联系,进行蒙太奇式的拼接。
在叙事结构上,《迷墙》遵循着表现主义的叙事方式。这就使得它的内容荒诞离奇,结构散乱,场次之间缺少逻辑联系,情节变化突兀,生与死、梦幻与现实之间没有明确的界线。多用简短、快速、高声调、强节奏的冗长的内心独白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
同时为了尽可能的补充语言无法带来的效果,艾伦帕克还引用了超现实主义的手法,比如郁金香花吞食人的镜头,两性交合的场面变成两朵饱满多汁的花朵…这样的场景在电影中还有很多。
但是艾伦帕克显然觉得还不够,他要让画面更具冲击力,就只能在镜头上下功夫。毫无逻辑的特写镜头颇有一种达达主义的感觉,在本该写实的地方,却又仿佛在极力的避免长镜头的运用。比如眼睛的特写,烟头的特写,像极了《安达鲁狗》的表现手法。
当这些迥然不同的风格融合到一起的时候,就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迷墙》。
何为“迷墙”
虽然电影整体给人奇诡的感觉,但大致可以划分成五个部分。
少年时代。这一部分电影并没有“放飞自我”,还是有着高度纪实性的,主要讲述了幼年的平克失去父亲后的生活,以及校园教条而机械化的教育管理模式。
这一幕让我想起了一个叫做《INSIDE》的游戏,在游戏过程中,玩家也能看到那些仿佛受到上位者“控制”的场面。这一部分批判了现实中人们的麻木和浑浑噩噩。
接下来,平克长大了,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电影记述了平克与他的妻子从相识到结婚的场面,中间穿插着年幼时的种种场景,最后他与妻子成了陌生人,他极度痛苦。在这种痛苦中,他无形中建了一堵厚厚的墙,将自己渐渐封闭。
于是他不再需要爱情,他只需要一个女人充当性欲的发泄工具就满足了。因此在这一幕中,影片开始出现大量的象征着交合和性爱的花朵,也开始出现“花朵食人”“枯萎凋零”的场面。
当性欲也满足不了平克的时候,一个人的孤单,就成了绝望的狂欢。他靠吸毒来麻醉自己,精神处于分裂的状态。影片用戏剧化的手法荒诞的表演着一切,让人深思。
导演艾伦帕克以一种“神经病式”的表现手法,把砌“墙”的过程给我们演示了一遍。但他并没有告诉我们怎么“拆”,他只是用《迷墙》告诉了你:“我们都是墙上的一块砖。”
对于整部电影的解读,豆瓣上有人做了颇为全面的分析。在此分享给大家。
何为“墙”?墙就是一个集合体。我们每个人都是墙上的一块砖,除了人类本身,性欲也是一块砖,战争也是一块砖。暴力是砖,教育是砖,一切皆是如此,它们和我们,共同构成了这堵墙。而《迷墙》的意义在于,当人们满足于揭露“一块砖”的时候,艾伦帕克把整个一面墙都摆出来给你看,尤其是在1982年的那个年代,他用极具先锋派艺术风格的电影尖锐的拷问着世人:这堵墙该怎么拆呢?没人能回答他。甚至电影问世三十多年后的今天,人们只记得有这么一部“加长版MTV”。
归根到底,那些沉默的大多数,他们依然都是迷墙上的墙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