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外号曾剃头,不是没有原因的,是因为在江西治理匪患,乱世需用重点,所以得了一个剃头的名声,但是想一想在曾国藩这个层面其实做事情还是有很多掣肘的,比如朝廷对他的猜忌,以及同僚对他的妒忌,可以说只要是有一点点毛病就要往大了说,而曾国藩在处理任何事情的时候都是小心谨慎,谨小慎微但是还是会有各种各样的事情来处理。
换做我来处理这个位置,一方面在太平天国那吃了多次败仗,心里面苦涩难捱,另一方面朝廷这方面还有诸多猜忌,给自己各种掣肘,还有就是同僚的各种使阴腿,各种的不配合,但是还得指挥自己的部队筹备粮饷,哪一项都是难事,哪一项说实话都不好干,连续的败兵以后不论是你最亲近的同僚以及部署都开始给自己想办法,想着调离,想着离开,我想做为千金担子压一身的主帅其实是心力憔悴的,我自己就是上面的一点小小的考核自己也有的时候压力山大,更别说打仗这种不仅要镇得住里面的兵痞油子还要有成绩,还要摆平方方面面的事情,我想这就是人的使命和责任担当。
曾国藩如果不是说要为万世开太平,立下这么大的志向的话,就不会有背着千斤重的担子来进行负重前行,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几万人的性命、苍生的福利集于一身,那肯定的是慎重慎重在慎重,但即使是这样,还是在战败的时候,身边的人会想到立马离开这是不是人之常情呢?
凡事从顺应人性出发,但是如果过多地顺应了人性最后的纪律就没有保障了。其实成就一项事业最为伟大的就是人才,曾国藩之所以最后能够取得成功,在于其不断的网罗了好多人才,这些人才都是郁郁不得志的,但是确实是有真本事的,所以最后曾国藩都物尽其责,人尽其才,这才有了事业的兴旺,才有了后续的成功,反观太平天国在定都南京以后,最高层争权夺利,腐化堕落,而且也没有吸收到多少人才,队伍里面良莠不齐,其实最后就为其失败奠定了伏笔,只不过是迟早的事。这不正和现代社会的一直保持成功很不容易不也是一个道理吗?当你取得成功的时候,只要你有了懈怠,最后就必定注定了失败和走下坡路。搜狐 张朝阳的例子不正说明了这一切吗?
曾国藩在取得那么高的成就以后一般人是不是就收手了呢?就得意忘形了呢?其实换做普通人头顶上顶着这么大的功劳应该是很嘚瑟了,就算是不嘚瑟也稍微肯定膨胀了吗?曾国藩呢,确是在不断的做减法,裁撤湘军,推出李鸿章的淮军,造成两足鼎立,福报福报,福报来了以后关键是你得能够守住,而曾国藩守住了,凭着自己不断的学习,没有一日不读书,没有一日不反省,最后保留了自己的一世清明,难能可贵。其实圣人都是在做减法,减去一些不必要的享受,但是在成事上面做加法,不断的持续努力和精进,最终都取得了好的成绩。
难得的是需要一辈子这样做,你不是一两天这样做,而是一直这样做,这就是坚持的力量,普通人别说坚持了,就是做一小会儿就放弃了。道理谁都懂,但是做起事来是与自己的人性违背的,所以圣人都是心力坚强之人,都是狠之人,都是愿力大之人,都是自己严格要求自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