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会学的角度审视,课堂是一个特殊的社交场所,课堂教学活动实则是一种人际交往活动。教与学在课堂上是通过人际交往结合成一个统一的教学活动的。美国心理学家林格伦提出,课堂教学的一个基本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学会如何交往,“有效的教学活动取决于有效的交往”,“不能交往的学生不能够学习”。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教学中真诚、理解、尊重的人际交往和关系,既是教学过程本身,也是教学的条件。
课堂教学不仅是以知识的传递和学习为基轴的教育过程及以个体心理品质的训练与养成为主线的发展过程,而且是以人际互动为中心的社会过程,课堂教学对于学生个体社会化的影响,在相当程度上仰仗于其中的社会过程。
课堂不仅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场域,也是学生交往的场所和社会化的重要天地。在课堂中,学生通过认识他人得到学习,同时通过反思自己得到学习,从而促进每个学生人格的成长和学力的成长。
构成充满活力的教学情境,需要三个条件:其一是学习主体,指具有不同需求、不同能力水平的各具个性特征的学生;其二是教学媒体(学科教学内容或教材);其三是人际关系(包括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关系及其交互作用)。课堂教学就是一种以教材为媒介,教师的授受活动与学生的学习活动这三者之间的互动过程。
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活动不是孤立进行的,因为学习活动原本就是社会建构的过程。教师以班级集体为对象展开的教学活动就是“学习集体”的教学。
集体是拥有教育力的,但需要在集体的所有成员面向共同的目标而形成的互动过程之中才能产生。在班级课堂教学的体制下,为使每一位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就得讲究自主、合作,使班级组织成为自律性学习的集体。这种集体一旦形成起来,班级集体中的所有学生都能通过集体拥有的内部影响力(教育力),引出每一位学生的潜能,展开创造性的学习活动。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能够自力解决问题的发展水准,与借助他者的帮助可能解决问题这一更高的潜在发展水准之间的范围。儿童不是接受单向的灌输,而是通过交互作用来形成并扩张自己的“最近发展区”的。学习是通过社会交互作用与知识的社会建构而展开的。
“学习共同体”的构想是针对被动划一的个人主义式学习的弊端,旨在恢复学习的社会意义和合作性而展开的教育理论。在“学习共同体”中,借助彼此之间的交流是每一个人学习必不可少的条件。
“学习共同体”的课堂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对话性实践”,是教师引导学生同教科书对话、同他者对话、同自己的内心对话的活动。(18.8.21《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