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庭这个命运共同体中,基于对家庭的忠诚以及来自系统中寻求平衡的动力,家庭成员愿意用自己的不幸换取另一个家庭成员的幸福,用病痛换取健康,用罪过换取无辜,甚至用死亡换取另一个家庭成员的生命。这个“愿意”有时是意识下的,但有时是意识不到的。
拿我自己来说,尽管我已经知道了家庭系统排列中的平衡动力法则,但是我依然祈愿佛菩萨加持,保佑我的父母健康、平安、长寿,我依然愿意用自己的健康和快乐取代他们可能会遇到的疾病或痛苦。
身在家庭系统中的我们,不可能脱离这个系统的运行法则而存在。理性上的认识应该正确且清醒地作用在情感上的连结,而不是破坏或取代。重要的是,当我们了解了家庭系统当中归属、平衡等动力法则之后,要停止一切盲目的或畸形的爱。
很多时候,我们自以为很伟大的带着牺牲感的爱,恰恰是给对方造成压力和痛苦的根本来源。“以爱的名义”,这份让人喘不过气来的付出和牺牲,令我们堂而皇之地占据优越的地位,而正在受苦的人却无处诉说TA的痛苦,于是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直到对方不堪重负,迸发出反抗甚至破坏的力量,那时才出现解决问题的契机。
然而对于小朋友而言,他们的痛苦和苦恼更多的时候是在于他们的这份爱没有被他们爱的人看到并尊重。
孩子的爱的力量不可小觑,尽管他们年龄小,但是,他们心中所爆发出来的爱的力量一点也不输给成年人。
只是,孩子们的爱可能会天真,会盲目。对于成年人来说,当我们感受到孩子们的爱的时候,第一时间应该向他们表达我们对这份爱的感动,让他们知道这份爱已经被看到并被认可,这样孩子们便能够带着一颗更为自在宽广的心,将这份爱投入到其他更伟大的事物上。
相反,如果我们看到了却嗤之以鼻,不仅不尊重这份爱,更有甚者嘲笑讥讽这份爱的幼稚,那么很可能从此就会给这个孩子的心上烙下一份创伤,这个创伤会影响孩子以后对其他人的爱,也会影响孩子的成长,甚至是TA的一生。
我们都深深地爱着自己的家人。在家庭系统中,爱的法则要我们清醒地知道,第一,我们是独立的、分别的、自由的个体;第二,我们无法取代、代替、置换、干预他人的命运,哪怕是最爱的人。
一份健康的、正向的、正能量的爱,是家庭系统运行动力的润滑剂和方向标。用追随或赎罪的方式表达爱,对家庭系统和家族中任何一个成员来说,都是灾难。
海灵格说,赎罪是简单且廉价的。
所谓赎罪,是透过自身的受苦受难,以换取他人的救赎,以为自己受苦或死去,便足以救赎他人偿还所欠。但这么做,没有考虑到与受害者的关系,受害者所承受的痛苦并没有被感受到,没有人问他们怎样做才是最好的补偿方式,他们也没有机会认可对他们有益的行为,或是对任何人或事给予祝福。
我对这段话的理解是,赎罪是一个自私的行为。赎罪者自以为这是对受害者的补偿,实际上:第一,并没有站在受害者的角度考虑,这是不是他们想要的;第二,并没有真正尊重到受害者的感受;第三,并没有给受害者机会让他们行使他们自己的权利。因而,赎罪,依然是为了满足赎罪者的一己之欲,为了让自己心安罢了。
由此我感叹,做到将心比心,真正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为对方考虑,尊重对方的意愿并依此做出行动,这是多么艰难的一件事!
我们一不留神就会滑回到自己的价值判断系统中,以自己的意愿代替受害者的意愿,以为自己想要的也是别人想要的。这样的想法的确非常愚蠢。归根究底,我们依然固守在本位主义和以自我为中心的模式中,所以很难做到与他人合一。
在家庭系统当中,正确的解决之道,不是跟随或赎罪,而是接受与和解,活出自己的价值,接受本来如是的面貌,才能与那个在紊乱的家庭系统中扮演关键角色的家庭成员产生深深的连结,这位家庭成员的权利与能量才会被真正的尊重与释放。
爱,该被升华而不是被折损。不要再让所爱之人,在我们自以为是的愚蠢的行为中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