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看了念叨了很多遍的不二情书。好电影总给你反馈,或许那是思考,动力,或者就只是情绪。只是多年之后你依然能背出其中的台词,想起某个场景,这种电影后遗症对我而言更像是一份礼物,让我存在抽屉里,随时拿出来欣赏。
好电影的标准虽然因人而异,可是总会有一个标准。比如合理的情节安排,人物设计。其实北遇西第一部就被质疑三观有问题,那是揭掉文艺的外衣后让人细思极恐般的不对劲和拧巴。然后第二部更是任性的延续了它的不对劲和拧巴。
第一部里为小三洗白,第二部为赌棍正名一度被诟病为三观不正,然而抛开电影本身我想说 ,生而为人虽然你没意识到自己的三观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但是做人要有底线是必须的,可是这并不能说明我们一定要把所有人的所有三观都圈在有高度的条条框框里,小三也好,赌棍也好,正如安迪所说,当我们把人用特定名词划分的时候本身已经带有主观意识,就忽略了他们的个性部分。然而电影的切入点是边缘化人物本身就是个进步,面对人性中的真实的灰暗一面我们就高举正三观的大旗横扫一切上不了台面的东西,本身就是一种不真实,我们可以容忍生活中那么多强盗逻辑,为什么不允许电影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三观,电影有强大影响力所以要有正确的三观,可是正因如此我们才应该看到不同种类的电影,听不同的声音,有争议的东西才有思考的空间。你非要说你的三观能被一部电影轻而易举的影响,那么能影响你的一定不少。
除去很多人抓住不放的三观问题,我更想谈其他部分,但在此之前不得不承认电影中的很多处理还是让人很迷糊的,也很牵强,比如那本推动故事情节的书怎么就莫名其妙的掉在男主的头上,他们俩个怎么就有闲钱有闲时非要越洋书信互骂,一个从小混迹于鱼龙混杂的有社会习气的女孩怎么就有一腔出口成诗,质问一个邂逅的男人放弃诗歌到底对不对的出世情怀。而对于男主人公,一个说着其实我从本质上不相信一切亲密关系的看透世事的男人怎么就在几封幼稚字体下的书信中就喜欢上了素未谋面的陌生女孩,一个像仙人掌一样保护自己的男人又凭什么在生活里总扮演暖心大叔角色。明明是书信往来,凭什么就成了魂魄一样的如影相随,又怎么进行了灵魂式问答。或许导演的野心是呈现万花筒般的人生景象,却一不小心变成了东北乱炖。
我明明是来夸这部电影的,怎么有点吐槽的意味了。算了,我要开始夸了,搬好小板凳。这一切硬伤都不能影响我对这部电影的喜爱,不影响我对那些引用古诗作为台词的热爱。在网络热词新兴名词层出不穷的年代,古诗就像墙上的白月光,无声的被吞噬在霓虹灯影中。所以看到一生在异国他乡的老人写着一手漂亮的方块字,将一封家书都用古体表达,用古诗文表达内心的情愫时中国古老文化的魅力就已经让人欲罢不能了。对活在国外的中国人而言学好英语是生存挑战,可是在各国语言的切换中内心里潜藏的却是去国怀乡的感伤,对长恨人心不似水的无奈,是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阴的坚持。是愿意用古文表达的中国心。
文艺和矫情一纸之隔,可是古诗型台词从来不是矫情。
最敬畏的还是编剧将自己对一本书的热爱以及来自一本书的灵感改编成电影。将自己所热爱的东西用自己的方式呈现出来这本身就是是一种智慧和勇气,当然结果是好是坏另当别论。在书里的男人和女人互通了一辈子的信却未曾见过一面。这是何等浪漫却又何等让人不可信的故事,他们仅仅用一张张纸交流着,好似和另一个自己。没有世俗的功利色彩,没有现实的丑陋,只是在复杂混乱的生活里提纯般的说着彼此能懂的话语,可遇而不可求说的便是这种关系吧。影片的开始就交代了这样的故事,这倒让我想起了曾经看过的一部头衔很大的动画片,玛丽和马克思。作为一部单纯的动画片它讨论的话题或许深入,我还记得有一句台词是,我渴望成为任何人除了自己。比现在还年少的自己好像就是为了这句话去看了这部电影,而经验告诉我不要为某句话去看某个电影,我们要看的是整体,而非点缀。与人也一样。这部电影很有深度也很文艺,看完之后我很想有共鸣,可是我确是不理解,他们一辈子在书信往来,在生活不如意的时候,在内心荒芜的时候,在孤寂的时候,而彼此就像是心中的神明和信仰一样,存在却无法遇见。可是为什么不能在现实中找一个这样的人,我们穷其一生我就是在找一个懂自己的人吗?为什么这样的人只能用书信维持?
每个人都渴望被了解,渴望倾诉,渴望被一针见血的安慰或指导,所以浪漫的文人“看见”了在世界上某个角落有一个人可以和你书信往来,却彼此陌生,不与生活混淆却存在于精神世界,多么美好。正是基于人们的渴望,那些漏洞百出的情节也让我们甘之如饴的接受并湿了眼眶。
书中的男女主人公一辈子没有碰面,可是电影中的男女还是将一切作为手段以相见相认为结局,故事里的情节和现实很少能水土相符,与荧屏中的现实也是如此。这又让我想起让我一度不理解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又是信,那个没有网络的年代你们真的辛苦了。
文艺片真的很能戳中我内心的柔软,我知道与现实水土不服,可是她就是我的桃花源。任你不理解,任你说我盲目,我还是在寻找那山里透出来的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