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坐在一起读书,讨论城市的时候,有些鲜活的生命已经流逝,窗外的冷更是刺骨得慎人。
前言:异乡人
10月21日,我们组织了一次读书会,主题是“城市之光”,围绕《城市的精神》这本书展开的。或多或少我们都从自身生活的经验谈到了“异乡人”这个词。从乡村到城市,从城市到全球,人类正在经历高度的城市化和全球化的进程,越来越多的人或主动或被动选择在城市落脚,而漂泊和乡愁也成为越来越多人共同的命运。我们讲了自己的家乡,我们也谈了许多生活过的城市,现场分享非常丰富。但是回过头来想想,我们有一部分内容还没有彻底地展开和梳理。作为“异乡人”,一些话题随着“江歌”事件的讨论涌入心头,结合自己的留学生活多说几句,算作整理,也当对生活的一个审视。
异乡甚至异邦生活越来越普遍,我在2014年的时候也去韩国留学了两年。当时虽然也颇感大费周章,要办一个证明跑好几趟,甚至跨省跨市去盖章,但是对比中国第一代留学生容闳他们,已经算不得什么难事。更多的难处来自于独自面对留学生活时的无助和迷茫。你知道的远不及你未知的,很多你“原以为”的东西变成了并非如此的东西;你要讲道理,但是这异邦的”道理“并不是你熟知的社会规矩,挫败感、疏离感和孤独感油然而生。很多时候你要重新选择,你的选择恰恰拷问你的良知和修为,你的选择其实暴露了你的为人和取向。
江歌的选择
阿猫阿狗也出来留学了,你我这种社会小白纸也出国独自面对生活了,但是没想到豺狼也一起出来了。出到国外首要的是要保护好自己,即使面对自己亲爱的同胞也一样不要放下警惕。在国外感受最深的就是,自己人坑自己人坑得最深。在一个陌生的城市,陌生的国度,唯一让你熟悉的可能是你祖国同胞的身影和母语交流。我愿意在异乡去回味那些在老家早已熟悉的乡音,我愿意去维护异乡难能可贵的同胞之情,我愿意把内心温柔的地方展示给同在国外的祖国亲人们。从江歌身上,我看到了太多看到过的”异乡人“的身影,淳朴真挚,为了朋友两肋插刀。可是啊,江歌真的是为了”朋友“两肋“插刀”。但有没有想过,这个”朋友“在你最后的时间里竟然会”没有听见“你的呼救,她在你最需要的时候竟然躲藏起来——躲藏于危险之后,躲藏于舆论压力之后,躲藏于道德良知之后。就是这份“亲切感“让我们放下了防备,可怖地沦为别人刀俎上的鱼肉。读研的时候就跟学校国际交流中心的老师一起工作,碰到过几个一模一样的案件。刚来的留学生直到警察来学校找了才发现自己“摊上大事儿”了。“能帮就帮嘛,老乡来找我,我就把韩国通账借给他,说是买手机,后来警察找我,才知道他洗黑钱,我是犯法吗?我会有什么罪?会不会被罚款?” 就是他们眼中的“朋友”熟悉的“老乡”“同胞”断送了他们花样的留学生活,他们即将面临遣返。看见他们无助的脸孔我和其他老师既惋惜而更多的是面对韩国司法程序的无能为力。
“江歌为人很豪爽仗义,热心帮助人,我们喜欢叫她‘三叔’。”(引自《局面》对江歌身边同学的采访)
在国外能建立起一个熟人圈子真不容易,能帮就帮,吃点亏也就算了,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挡挡刀也是常有的事。但是,但是要想想这个“挡刀”是不是值得的。我能帮着留学生当他们丢自行车时一起去警察局报案,但是却没这本事在他们混club打架的时候去帮他们”摆平“”挡刀“。凡事要有个度,老生长谈,我们适时要有“被讨厌的勇气”(参考古贺史健《被讨厌的勇气》一书)。人际关系很重要,但是如果被挟制被束缚的时候,我们就有必要重新跳出来审视这段关系。情感给我们带来安慰的时候,我们也要清楚地认识到它带来的风险。
我在刚进研究生院的时候,经常会被同实验室的前辈”一起行动”。一起吃饭,一起熬夜,一起喝酒。这是韩国的一种文化,特别强调集体行动,看不得有落单的人。起初,迫于初来乍到的这种气氛,即使不情愿,也违心地跟着去,选择不破坏这种“熟络”。但是一段时间之后,我发现对于我的研究学习,甚至作息都百害而无一利。这种情况下,先跟教授打好招呼,随后便痛痛快快地拒绝“一起行动”。虽然一开始会有各种“不合群”的声音,但是理性的去想想,我花不起延期毕业一个学期的成本,如果不能按时毕业我的奖学金就无法cover我的花销。两头一比较,我觉得还是要以学业为重,勇于接受自己精力有限的事实,有不痛快的时候那就老老实实承认并礼貌克制。最终在艰难拿到毕业证的一刻,才换来无比痛快。
这些我多想也跟江歌一起分享,让她留个心。或者在她仗义挺身的时候,拦一拦。善良的人不应该被欺负,好人应该有好报,但是好人也不能没有任何防备,因为”多管闲事“而遭殃。可惜啊,”三叔“已经听不到。
刘鑫的选择
而刘鑫的选择则代表了异乡生活完全不同的另一面。如果说江歌给自己选择的是“一直给”的风格,那么刘鑫给自己塑造的就是“一直抓”的形象。
个体在面临外部资源匮乏的时候,会不同程度地表现出“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换句话说,“人都是自私的”,正所谓“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在国外留学,经济吃紧、社交资源匮乏,寻求大资源方的帮助理所当然。这个资源可以是有形的实际经济物质,也可以是无形的社会经验语言水平等等。刘鑫蹭便宜有事就找江歌,就看准了江歌“有独立的宿舍”,“能帮我摆平事情”,“社会生存能力强”。这些都无可厚非,实际上在国外遇到问题,我们也应该积极寻求帮助。
但是,我们不能“占尽便宜”,更不能把风险转嫁到别人身上,甚至对帮助自己的人反咬一口。刘鑫恰巧这几点上都烙下了品行上的瑕疵。“仁义”是华人社会人际交往的根,为什么网民对待刘鑫如此愤慨和一边倒,主要也是她的行为处事触碰到了国人道德的底线。谁也不想被认为是“不仁不义”之人,谁也不想被“不仁不义”地对待。对“仁义”的丧失,几乎就等同于丢掉了传统观念里所有的社会名誉。
“ 在你的心中在你们全家人心中,你们的名誉什么东西都比江歌的性命重要对吗?” 江歌妈妈问刘鑫。
刘鑫在事后还是“一直抓”,对于自己和家庭的“名誉”看得比什么都重。以至于在与江歌妈妈“和解”的几天后,马上又在微博上“反水”并与网友对骂。刘鑫所有行为都能被理解,我们也会胆怯也会懦弱也会自私,但是如果我们直面它们承认自己的犯错,我们虽不足以抵罪,还起码能守住“仁义”。但刘鑫最后仍然想要“抓住”自己的名誉,反而越是将自己推向风口浪尖。如果一开始不是以“自己和家人的名誉“为重,而是从一个”社会人“的角度出发,设身处地与江歌妈妈一起同悲同哭,现在的局面又何尝是这样糟糕。对至今还坚持“我有什么错?”的刘鑫,我很想语重心长地劝,改掉自己一直以来“抓”的坏习惯,不要再死磕名誉了,“放下”才能“放”自己一条生路。
城市的精神,人的精神
想到人与人的间隙和维系,想起以前上学写作文的时候引用过《方与圆》的一些鸡汤内容:做人要外圆内方。书虽然是老鸡汤,但是方与圆似于儒家处世之道,变而不化,从物而不移。
异乡人,我们有没有可能成为下一个无辜的”江歌“,或是坚持自己”无辜“的刘鑫?尤其是还在国外留学的、刚毕业踏进帝都魔都的“异乡人”们。
我们在读书会时聊如何融入一座城市,以及作为一个个体如何在一座城市中寻找自身的身份与文化认同,冯小伟说她认为之所以喜欢北京这座城市,是因为它的包容性,能给人一个自由、独立的空间,既能包容你自由地独处,享受自己的空间和“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寂静,做一个惬意的“透明人”;又能让你参与各种社交活动,跟不同的人交往,逛书店、看展览、听音乐会,享受丰富的文化与精神生活。
这讲的是城市的精神,其实也是讲人的精神,外圆内方。对于“江歌”,我们融入周围的朋友圈子组建圈子,但是又要适时抽离,做到”结庐人间”却“无车马喧“的心境,有帮人的时候,但也有选择性去回绝的时候;对于”刘鑫“,“心要远地要偏”,从自己狭隘的世界里“远”出来。在谈“人的精神”的时候起码认识到自己是一个“人”吧(如果还承认的话),从芸芸众生的角度去看自己并不是世界的中心,并不是谁都要围着你转,别人也不是欠你必须要帮你的;永远不要讲别人的不幸是“活该的”,因为只要这简单三个字,就把自己狠狠地推上了风口浪尖,你现在站在所有有良知的人的对立面。
最后,愿,所有善良的人都能被世界温柔以待。
(读书会:我们几个出版界朋友在北京自发组织读书沙龙,每月一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