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圣母院失火,朋友圈里晒出一大票与圣母院的合照。本人没去过巴黎,为了情绪上更有代入感,好奇推我发问:“ 论历史地位和文化地位,巴黎圣母院类似于中国的什么建筑?”
不料:捅-了-马-蜂-窝!
再次朝拜朋友圈时,虽没看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却惊悚地发现已被小说迷们密集的品位责问,和伪文青们大段的品位评价踹到了鄙视链的底端。
01
老实看看,我们平静又喧闹的生活里充斥着太多虽无实际高下之分,又一直销魂蚀骨般存在的鄙视链。列几个例子:
比如法国人瞧不起德国人;德国人同样也瞧不起法国人;但德国人和法国人又在瞧不上英国人这件事儿上双剑合璧;而英国人呢又总喜欢酸不溜丢地揶揄它的美国表弟……
再比如在追剧队形里: 看英剧的看不起看美剧的;看美剧的看不上看港台剧的;TVB粉们又对内地剧嗤之以鼻;而内地剧迷却坚持对泰国剧不屑一顾……
再说说喝酒,威士忌的拥趸们看不起红酒爱好者;红酒迷们在消费老白干的群体前又会莫名地升腾出一种文化优越感;喝白酒的时不时地拒绝和啤酒碰杯;而喝啤酒的呢,又对滴酒不沾者一脸费解……
学术圈呢?北清学子瞧不上其他985;985毕业的瞧不起211;211又自信地斜视一切非重点。海淀高校圈里那句:“四号线向北,谁先下车谁就输。”真真是对这种歧视酸爽至极的评价!
02
那我们生活中如影随形的鄙视链又是怎么来的呢?
1871年,达尔文在《人类的起源和性选择》中指出: 一个强壮且有很好环境适应力的生物个体,虽然更容易逃过自然选择,但是如果没有其它个体愿意与它“结婚”,它的基因还是无法延续,最终还是会沦为生物圈里的失败者!
所以,一个生物个体,它的存续实际上是由两个欲望来支撑的,一个是变得越来越强大,另一个,是必须拿出自己的优势特质来吸引异性目光,就是要在群体中显得“与众不同”。
比如孔雀的长尾巴虽然华而不实,但却是它的“撩妹神器”!
再比如爱尔兰大角鹿会长出一对硕大到几无性价比的鹿角来彰显它的“男子汉气概”!
并不是说每一个炫耀和引发众人侧目的行为,都有很具体的性目的,但是进化赋予生物的这行代码,已然被深刻在基因深处。
所以人类社会出现莫名其妙的鄙视链的原因就是: 分别心!
03
你身边一定也有这种人吧:音乐只听黑胶唱片,书店只逛独立书店,电影只看高冷的文艺片,旅行首选人迹罕至的“净土”。
他们对一切大众的流行刻意地保持距离,在潜意识中以应者多寡定义俗雅之别。
一句话——他们只爱“小众”!
对“小众”若是真喜欢倒挺好,但太多人并非真喜欢,仅是借“小众”来装点门面。他们认为,“小众”就是品位!用“标新立异”来展示自己,用刻意营造的不一样来提高自己在人群中的辨识度,但讽刺的是,在求偶活动中,他们对于异性的外貌审美,可一点也不愿“小众”。
如果觉得小众就是品味,实际上是进入了一个怪圈,为了迎合他人心中的文艺范儿。真的很难看出,这种对“追求个性”的盲从和个人品位有什么奇妙的联系。
04
“搬运工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
——马克思。
故意营造距离感来标榜自我,只会让品位与你渐行渐远。
法国大平原出产的马铃薯真比甘肃定西的洋芋蛋更具高级感?
我们在集体中获取安全感;在炫耀中满足分别心,而当这两种需求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就会结出“小众”这个怪瓜。
你看,“众”字代表:有人和我一样!“众”字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追求者的安全感。而“小”字又迎合了追求者的分别心,“小”字提醒诸位庸俗看客:他们只跟一小部分人一样,跟绝大部分人还是很不一样呦!
“小众”,真是一个特别纠结的概念。
05
品位是什么?
品位是不论身处何境,都要用力把生活过成一首诗的坚决。
品位是一种求好的价值取向,是不论置身何种境况,都把自己当做世界上最重要的人来悉心照顾的人生哲学。
品位无关旁人。
品味是一种个人和世间的各种美好相互沟通的私密关系,品位是你虽未远离车马喧嚣,却能于心中修篱种菊。过度的分别心未必会使你“脱颖而出”,却很可能让你如履薄冰地生活在鄙视链对你的挑剔中……
品位无关流行。
与其削足适履,把自己贡献在一种热闹的流行中,不如不急不徐,把自己当做世界上最重要的人来照顾,当你妥帖地安置好自己的欢喜,品味自然会与你迎头相撞……
品位无关财富。
物件确有贵贱,但物件的贵贱并不等同一个人对生命的珍视;布衣清粥可以活得鹤发童颜,锦衣玉食却可能愁眉于欲望之围……
所以,品位不等量于财富数字,不等价于博闻强记,更不等同于敏锐感官。
品位是一种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是就着漏雨声哼出的不成调的小曲儿;是老旧得发白却不失整洁的粗布衣裳;是冬日暖阳的窗台上罐头瓶子里长出的油绿蒜芽……
亲爱的小伙伴们,听不懂波西米亚风,搞不清一座古建筑的文化坐标,买不起某品牌的限量手袋,品不出知名酒庄佳酿年份的我们,可能不够小众,但绝非全无品位!
鄙视链绝不是品位的来处,更不该是品位的去处!
挣脱过盛的分别心,积极地生活吧!别让鄙视链勒住了自己,更别幼稚地拿它去勒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