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参考自六祖讲《金刚经》。
解读是个人暂时的浅见。
第三品是讲菩萨无相,那这里的重点则是讲在布施的同时要不住相,这就是同时涉及“性空缘起”的两点,也就是体悟空性的同时去顺应因果。
【原文】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
“不也,世尊。”
“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
“不也,世尊。”
“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译文】
佛继续讲道:“再者,须菩提,菩萨修行佛法,应该是无所执著,以不执著的心态来施行布施。也就是说布施而离开布施相,不要执著于声音、香气、味道、触觉、意识而行布施。须菩提,菩萨应该这样布施,即不执著于表相的布施。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如果菩萨能不执著于表相做布施,那么,他所得到的福德就大得不可思量。须菩提,你意下如何?单是东方的虚空有多大?你能思量得出来吗?”
须菩提回答:“不可思量,世尊。”
佛又说:“须菩提,南方、西方、北方、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及上下方的虚空广阔,你能思量出有多大吗?”
须菩提回答:“不可思量,世尊。”
佛说:“须菩提,菩萨不执著于表相做布施,他的福德也像这样大得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就应该是这样不执著于诸相,自然能令妄心不起,真正安住于清净的菩提心。”
【解读】
1、第一个要点,也就点出了佛法的法门是“不住相布施”。这里包含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不住相”,能做到这个也就是体悟空性了。另一方面是“布施”,做到这个是对因果,或者说业力的深刻理解和应用。
2、第二个要点,为何说不住相布施的福德不可思量?首先,生命是用来体悟生命的,明白了生命的本质也就是福德本身,这个的终点也就是了悟空性,做到不住相。其次,布施是在行善积德,但这种形式多变,如果深层修为不够不容易有深层的理解,因为有时候行为看似相反却是大好事,有时候行为看似是好事却是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