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恶意,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东野圭吾的小说《恶意》。野野口修对于他的好朋友日高邦彦,那种没有理由的恶意,想起来就让人背脊发凉。人和人之间,有时候也许并没有太大的仇怨,只是单纯的“我看他不爽”或者是“如果他倒霉了会觉得开心”这样的原因,就会成为一个人对另一个人作恶的动机。
像是荀子的性恶论和孟子的性善论,我觉得有些人是天生善良的,无论周围的环境如何污浊,但是他们都能保持内心的清明和善意。但有些人确实天生邪恶的,无论他生活在怎样一个,母慈子孝的环境里,他由心生的恶意,都仿佛融入了骨血般不可断绝。
微博上我们经常能看到的虐猫事件、虐狗事件,对于弱势的一方,人有时候会自然而然拥有强势心理,想要去欺负和蹂躏。这是一种很奇怪的心理,就像是一个人,有了金钱和权利,就很容易为所欲为。而一个人在面对绝对的弱者的时候,也很容易卸下道德的面具。恶意的花朵在这样的情况下,往往盛开地越加鲜艳。
今天和同学看《声之形》,让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就是人们的恶意。除了被这个故事整体所打动之外,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就是,一个人很小的时候,或者说世界观人生观都没有成熟的时候,所犯下的错误究竟该不该得到制裁,怎么样才能得到原谅。
《声之形》这个故事,讲的就是主人公石田将也在小时候,欺负了听障少女西宫硝子,长大后二人再相遇,石田将也努力赎罪的故事。整个故事是一波三折的,有阴暗的压抑一面,也有阳光冲破乌云放晴的一面。
主人公石田将也,小时候欺负听障少女西宫硝子,更多的是因为那个大环境的影响。班里的同学都暗自议论她,渐渐有人开始欺凌她,石田将也作为班里非常活跃的一份子,从众的心理和想要出风头的心理让他也加入了这个行列。由于他自身跳脱的性格,这份欺凌比别人来地更加与众不同。
但是他的行为出发点真的就是恶意么?这个问题我却很怀疑,我质疑主人公周围的每一个人,却唯独相信主人公保持着一份怯懦的良知。从前面的很多细节,可以看出来,石田将也对于欺凌这件事情,并不是完全充满快感的。他会质疑,会犹豫,在老师问及的时候也会想要主动承担错误。
这是好的。但是他周围的环境却不容许这份犹疑出现,所以石田将也这份,带着良知的,不纯粹的恶。让他在接下来的五年生活里,也成了以前的朋友和周围同学欺凌和孤立的对象。而这群人中,良心上受到最多谴责的也是将也。他的朋友们让他一个人背了黑锅,他和姐姐去想西宫的妈妈道歉,多年后他遇到西宫所做的种种,这个过程,让观众从一开始的对主人公行为的完全谴责,到后来渐渐生出了一份同情,到最后开始去思考,人需要做到什么样才能弥补过去犯的错?
除了纯粹的恶意,或者说生来十恶不赦的人。大部分人都伤害过别人,有意或者无意间。可能也做过一些不触及法律的坏事。那么这样的坏事和伤害,可不可以去用恶来衡量呢?如果这样是恶的话,用怎样的善意才能赎清这份罪孽呢?如果这个恶造成的后果,引发了你一生的悲剧呢?那么,这份恶,究竟谁是受害者,谁是被害者,定义也许就不那么明显了。
加害者也会成为被害者。被害者却不会有心理上的罪恶感。用圣母一点的视角去看待《声之形》里的故事,也许会有这样的一种结论。
人的一生难免犯错,难免作恶,如果这个错是在我们不懂善恶的时候犯下的。那么首先,要勇于去面对自己做的恶。其次,要勇于去承认错误。最后,要去弥补和赎罪。世间万事,均有因果,年纪小不是你可以得到宽恕的理由,不懂事不是你作恶的免罪券,无论种下什么,冥冥之中都会收获果。
所以,《声之形》虽然是有些压抑的,是去展现人类恶意的一部电影。但更应该铭记的是,鼓起勇气去赎罪的过程,少男少女们挣扎犯错却努力成长的过程。
就像电影的最后,石田将也终于赎清了自己做下的恶,在朋友们的陪伴下,在学园祭上,从发生那件事以来,第一次敢睁开眼睛、打开耳朵去看看周围的感觉。他在人群中喜不自胜,泪流不止。天空仿佛一下子亮起来了,樱花飞舞,世界变得鲜活。
一个人,只有赎清了自己做下的恶,才能真真正正地活着。一个有良知的人,不怕犯错,但一定会改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