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聊历史。
任何一个历史系专业的毕业生,哪怕他的最高学历是小学肄业,也会知道朱棣这个人。
这是中国历朝历代的皇帝中的一个异类,从传统史家的角度来看,他并不是一个合法的帝王,但《明史》却评价他“远迈汉唐”;他杀人如麻,心狠手辣,曾经制造过中国历史上最骇人听闻的惨案—灭人十族,但他却五征漠北,收复安南,解除了国家的边患,而且建立内阁,设置厂卫,完善中央制度;他自己是个半文盲,在位期间却编撰了《文献大成》,这部文献还有一个更加广为人知的名字--《永乐大典》……
朱棣传奇的一生中,伴随着很多未解之谜,比如建文帝下落之谜,《永乐大典》正本之谜,郑和下西洋之谜,而其中最最神秘的,就是他的身世之谜!
朱棣究竟是谁的儿子,这是一个能让很多历史学家把自己头顶薅秃的问题。
别误会,我不是说他老爹被绿了。
事实上,朱棣的父亲是谁,一直众所周知,从来都没有人怀疑过。
大家一直有争议的是,他的母亲到底是谁!
很多人可能会说我在虾扯蛋,不知道父亲是谁还情有可原,毕竟从父亲身上出来时也没有打标记。
但怎么可能不知道母亲是谁呢?
可惜,我们偏偏就不知道朱棣的母亲是谁。
正史《永乐实录》上说:“高皇后生五子,长懿文太子标……次上(朱棣),次周王橚”,也就是说,按照正史记载,朱棣是高皇后的儿子。
高皇后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大脚马皇后,一个仁慈善良、母仪天下的女人。
这么看起来,朱棣的身世其实也并没有什么迷不迷的,史书记载得很清楚,他是正宫皇后所生的根正苗红的嫡子。
可惜,历史往往没有白纸黑字写的那么简单,几百年来,关于朱棣的生母是谁,历史学家们一直在探究。
因为他们发现,有人在悄悄消灭证据,篡改史料,企图抹灭这个女人在世上的一切痕迹,不希望暴露这个母亲的身份,不承认他有一个叫朱棣的儿子。
这个人就是朱棣自己!
为了让自己的夺位显得合法,他只能伪造自己是马皇后所生的嫡子。
就这样,那个在至正二十年的夜晚,经历了痛苦的分娩,带着幸福的笑容看着他出生,并憧憬着他美好未来的女人,就这样湮没在了历史的长河。
但历史终究不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后世的几个学者还是从历史残留下来的蛛丝马迹之中,窥探出了历史的真相。
首先我们请出来的,是号称作家中最会缉私,海关里最擅写作的--当年明月。
当年明月首先从官方的正版史书中,发现了一个破绽:
在明史《黄子澄传》中,明确记载“子澄曰:周王,燕王之母弟。”也就是说,周王跟燕王是同父同母的嫡亲兄弟,这里的燕王,指的就是朱棣。
这句话本身没有什么问题,跟之前的《永乐实录》的记载也吻合,但跟后面出现的一部史料结合起来看,矛盾就显现了:
《太祖成穆孙贵妃传》中,有这样一句话:“洪武七年九月薨,年三十有二。帝以妃无子,命周王橚行慈母服三年。”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贵妃死后,由于没有儿子,所以指派周王为贵妃服三年。
这句话其实也没毛病,但当年明月敏锐的捕捉到了后面关键的一句:“庶子为生母服三年,众子为庶母期,自妃始。”
看到没有,这句话明确的说出了周王是庶子,也就是说他不是马皇后所生。
既然周王不是马皇后生的,那作为跟他同父同母的燕王朱棣,自然也就同样不是马皇后所生了。
至此,一扇历史迷宫的大门轰然倒塌,我们的探索开始慢慢的接近真相!
紧接着,当年明月又抛出了第二个重磅证据:《南京太常寺志》。
这是一本记录祭祀、礼乐之事的书,凡是册立、测风、冠婚、征讨等事情都由太常寺负责,所以它的记录也是非常靠谱的。
但是一个非常尴尬的事实是:这本书已经失传了!
不过没关系,这本书虽然现在的人看不到了,但是古人却看过,并且记录了部分内容,这就好像如果将来金庸全集跟古龙全集都失传了,大家还可以来我的公众号找几段金庸、古龙的原著过过瘾。
当年明月查阅《国史异考》《三垣笔记》之后发现,这几部书都证实,根据《南京太常寺志》的记录,朱棣生母为碽妃,而且里面还记载,在孝陵神位两侧,左边第一位为李淑妃,这是太子朱标、老二秦王、老三晋王的母亲,而右边第一位就是燕王的母亲--碽妃!
到了明末的时候,一代卖国文豪钱谦益去孝陵拜谒时,发现孝陵神位的摆布位置,跟《南京太常寺志》的记录完全一样,右边第一位赫然就是……碽妃!
至此,人证物证俱在,事实已经非常清楚了,朱棣的生母就是这位碽妃无疑!
一个历史的谜团,就这样被当年明月给揭开了!
很多人都认为,朱棣之所以隐瞒自己的身世,是因为自己的母亲碽妃身份卑微。
其实,真实的碽妃,不但远比马皇后出身更高,甚至比起朱棣的父亲来也不遑多让。
不过,这个碽妃到底是谁呢?
这个问题显然已经超出了众多历史学家的能力范畴,就连专门研究明史的当年明月也无法回答。
于是,我们只有请出第二位研究学者,颜值与实力齐飞,金庸共唐诗一色的六神磊磊。
他的主业是读金庸,恰好在金庸的一部著作中,隐晦的涉及到了这个问题,因此在他的一篇读金庸的广告文中,无意中透露了一些端倪。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朱棣身上的几个特点:
第一个就是他一生戎马倥偬,生平经历大小战无数,不管是之前在北方戍边,还是后来的靖难之役,乃至当了皇帝之后的五征漠北,每次打仗朱棣都充分发扬冲锋在前享乐在后的风格,亲冒箭矢冲在最前面。
但一个诡异的事实是,朱棣打仗这么卖命,卖的却都是别人的命,他自己别说送命,连伤都没有受过一次。
很多人可能会把原因归咎于当初建文帝朱允炆交待将士们的那句话,不要让他担上杀害叔叔的名声。
也就是说,朱棣之所以能够冲锋陷阵却毫发无伤,是因为建文帝只允炆不允杀,禁止手下伤害他。
但任何一个稍微具备人生经验的长者都知道,这句话听听就是,要当真你就输了。
政治斗争都是残酷无情的,更何况是涉及至高无上的皇位之争,建文帝脑子抽风了才会如此妇人之仁,把自己手下将士的手脚全部绑住,任由敌人在他们面前耍帅摆酷,像个风一样的男子般来去自如。
仔细分析一下建文帝那句话:不要让他担上杀害叔叔的罪名,这特么分明就是让大家在战场上就直接把他突突了啊。
要真把老朱活捉回来,然后自己亲自下命令诛杀,那才是背上杀熟,不对,是杀叔的恶名啊。
既然不是朱允炆的原因,那肯定只能从朱棣自己身上找原因了。
很明显,朱棣之所以敢于冲锋陷阵,是因为他很笃定自己不会在乱军中受到任何伤害。
那么,就只剩下一个合理解释了:朱棣身怀绝世武功,百万军中取上将头颅如探囊取物。
这是朱棣身上的第一个特点。
第二个特点,就是在他的时代,出现了堪称明代最为著名的三个内阁大臣,因为他们都姓杨,所以历史上称之为“三杨”。
这三个人分别是杨世奇、杨溥和杨荣,严格的说,所谓的“三杨”内阁并不属于朱棣时代,而是之后的“仁宣盛世”,但这三个杨却都是在朱棣的时代开始崭露头角,作为朱棣留给儿子朱高炽的人才,却是不争的事实。
虽然这三人能力都很强,但任何一个时代能力强的人都多了去了,朱棣凭什么就对这三人这么看重呢?
很明显,他对姓杨的人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
这是朱棣第二个特点。
现在,分析一下朱棣的这几个特点:武功盖世,具备在乱军之中取敌首级的身手,对姓杨的人有一种天然的好感……
不知道你们会想起什么,反正我脑海中马上浮现出十六个字:
终南山后,活死人墓,神雕侠侣,绝迹江湖!
没错,就是那个黄杉女子。
她就是神秘的碽妃!
大家都知道,她的祖上就是宋朝末年著名的神雕大侠杨过,不但武功盖世,而且当年在襄阳一役中,乱军之中飞石击死蒙古大汗蒙哥,这些特点朱棣全部都具备了。
那么,黄杉女子为什么会成为一个没名没姓的碽妃呢?
之前六神磊磊在他的一篇文章中提到了黄杉女子,并且明确提出,这样的女人,就连明教教主张无忌都配不上:
张无忌如果拿出九阳神功、乾坤大挪移之类的武功秘籍,人家可以马上拿出一堆九阴真经、玉女心经、打狗棒法、黯然销魂掌之类的秘籍。
你要显摆自己明教教主的身份,人家反问一句:张教主你打死过蒙古大汗吗,就足以让张无忌臊到脸红。
正是这篇文章,让我猛地一下豁然开朗,开始思考起了什么样的男人才能配得上黄杉女子。
而这一切,就要从朱棣的父亲说起了。
朱棣的父亲,就是传奇色彩比起朱棣来更加有过之而无不及的洪武大帝—朱元璋!
他这辈子当过和尚,也当过乞丐,但最后却能够率领群雄,推翻蒙元的统治,完成当年大侠郭靖和女侠黄蓉的遗愿,恢复汉人河山,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传奇!
也只有这样的盖世英雄,才配得上杨姊姊。
所以,在主持丐帮换届时,黄杉女子毫不犹豫的将朱元璋最大的竞争对手陈友谅赶出丐帮,使得丐帮成为之后明教夺取江山的有力臂助;张无忌退休时,明明留言杨逍继任教主,最后高手如云的明教领导权却落到了武力值基本为0的战五渣朱元璋手上,要说这里面没有黄杉女子背后的支持,显然是不可能的……
很明显,朱元璋就是在当乞丐的时候,被在丐帮悄悄垂帘听政的黄杉女子所发掘,看出他就是将来的真命天子,所以才以身相许,并暗助朱元璋荡清寰宇。
最后一点佐证:明明只是布衣出身,杨姊姊出场却总是一袭只有皇室贵族才会穿着的黄色衣服,这是不是在暗示着什么?
当初黄杉女子在少室山回答张无忌的那几句“终南山后,活死人墓,神雕侠侣,绝迹江湖”,很多人都认为是在告诉张无忌家庭住址、门牌号码,提醒张无忌上门提亲。
其实她的重点在于最后一句--“绝迹江湖”,是在隐晦的告诉张无忌,自己已经心有所属,将要成为皇室一员,将来也不在江湖上混了,张教主请自重!
这只寻常百姓家的云燕,即将飞入王谢堂前,深入禁宫之中了。
百年前襄阳陷落之时,郭靖夫妇壮烈殉国,神雕大侠杨过不知所踪,以至后世很多不明真相的群众纷纷指摘神雕大侠生性凉薄,不肯为郭靖效力。
他们却不知杨过从那时起,已经在悄悄的下了一盘很大很大的棋,一盘贯穿了宋、元、明三个朝代的大棋。
这一着棋,不但驱逐了胡虏,完成了郭黄二人的遗愿,而且一举奠定了明朝276年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