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毕《爱你就像爱生命》,想着去豆瓣上做上标记,结果发现这一书有六七种版本,仔细对比目录发现,我读的是北理工出版社的《王小波全集(终结版)(套装全十册)》第九卷,却仅与中信出版社的单行本内容完全相同。和其他几个版本相比,少了序和二人的“媒人”《绿毛水怪》。书的内容大致分为两部分:“致李银河”与“致其他人”。
在读这书之前,对王小波的印象极为狭隘,只晓得是位作家,还是位挺不落俗套的作家。之前尝试读过他的《黄金时代》,可能是碍于他对性爱的大胆描写,没能读下去,读到几分之一便作罢。他的其他作品,均有所耳闻,却都未曾捧读。这本《爱你就像爱生命》之前只知是王小波先生的“情书典范”,正好前两日与书友闲聊,被再次推荐读,便终于真真地拿起书来一探究竟了。
读一位作家的小说,比如读王小波的《黄金时代》,确实能够从他塑造的一个或多个角色身上窥得作者本人的影子,比如就我所读的那几分之一,大致能从他的笔下读得这是一个不俗、潇洒的人。但我认为,要了解一位作家,只去读他为别人编的那几个故事是不够的,最好读读他的散文、杂文、评论,或者是自传,甚至他传。我总是容易被一人的丰饶生产成果所吸引,但只有真正了解到其人的生活、其人的思想、其人的品味,才可能真正被他迷住。记得之前有人曾说,这算是一种“窥癖”,总喜欢了解别人的生活,甚至去看看别人喜欢穿什么颜色的衬衣。说来我的确有这种窥癖,总要把一个人了解得越透彻、越具体,把他的生活越展开越好。看过有人说,李银河将王小波的书信出版来,说不定会惹王先生不快,毕竟这些“情书”中有他最隐秘的感情。
我倒是感谢这书的出版,至少给我一个没读过王小波、对王小波的印象停留在最肤浅的外界评价的过路人一个机会,让我能直接从最生活化、最真实的书信中,初步地、经由我个人思考而不带任何偏见地,认识王小波。
从前在微博上看过王小波和朱生豪的情话合集,当时觉得甜得发麻,不曾想竟会有大男人说出这样甜腻的话,只能将这二人当作极会撩的“情话小王子”来理解。所以,对本书的先入为主的印象也就停留在“一本情话集子”上。
读的过程中,我却不停地为自己先入为主的、片面的想法感到羞愧,更有一种在佳作面前无地自容的渺小感和崇敬感。到现在,我认为,这册《爱你就像爱生命》不仅关乎爱情最纯挚、最按捺不住呼之欲出的表达,更关乎王小波先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独立的思想。我们不仅能够从中知道最原始的爱是何种形状,更能就一些关于“意义”、关于“思想”的问题与先生交换看法。书中有一个真实的王小波,有一个值得看、值得听、值得产生思想碰撞的王小波。
无疑,同书名一样,“致李银河”部分王小波的真情表露是书的主要内容。先生用一封又一封写给爱人的书信表达了他炽热的爱,也引发着我们对于爱情的思考。
从先生的一字一句,都可见他对李银河的按捺不住的最原始的爱恋。他说的话肉麻又可爱,在爱人面前,他不是严肃的、愤世嫉俗的思想者,而只是一个时而傲娇时而温柔的小男人。他说,“你不要觉得我的话肉麻,真话不肉麻”;他说,“我对你是柏拉图式的爱情”;他说,“我把我整个的灵魂都给你,连同它的怪癖,耍小脾气,忽明忽暗,一千八百种坏毛病。它真讨厌,只有一点好,爱你”......他爱她,爱得可爱,爱得温柔,爱得甜蜜。
但同时,也爱得卑微。虽然我唯一读过的王小波的小说只是《黄金时代》的几分之一,但仍很难相信,信中爱李银河爱得有些卑微、有些委屈、有些脆弱的那个人,竟然是写出《黄金时代》的那个王小波。
我向来以为,爱一个人卑微到尘埃里这种事,只有多愁善感胡思乱想的姑娘们能做到,我未曾料到,王小波竟然也爱得卑微,让人心酸。
他说,“我真的不知道怎么才能和你亲近起来,你好像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即的目标,我捉摸不透,追也追不上,就坐下哭了起来”;
他说,“顺便问一句,你爱我吗?”;
他说,“咱们千万别分手,我害怕这个。一想到有这样的可能我就吓坏了”;
他说,“有时我又想嘲笑自己,因为你连爱我都不肯说。你别说我逼你呀,不管你说不说我全要认真了”;
他说,“其实你没说爱我,就是说,不爱我。说起这个我有点丧气。现在我要吹口哨,不逼你”......
他不仅爱得卑微,他还不惮在爱的人面前直接表现出他的卑微来。我们有多少人,私下里爱得卑微,在爱的人面前却总要装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
读的时候,我偶尔会摇头,我甚至觉得,王小波的语气像在乞讨爱情。我觉得不该这样,我觉得即便爱,也不要失了骨气、失了自尊。理性想来,是这样的。可又一想,自己又不是没有在爱面前卑微、讨要的时候,真到那时,我知道是什么滋味,根本顾不上别人眼里的自尊心,只希望能做些什么事、说些什么话,让爱的人看自己一眼。是真的卑微又是真的诚挚。
因为前半部分一直是王小波在喋喋不休,一会儿“祝你今天愉快,你明天的愉快我留着明天再祝”,一会儿“请你不要吃我不要吃我,我给你唱一支好听的歌”,因为我觉出他的些许卑微,便自认为李银河是一个高傲的,典型的“爱情中被爱的那一方”的形象。幸好,最后读到了几封李银河的回信,再一次及时扭转了我先入为主的偏见。
这时我才发现。在他们二人的爱里,李银河爱得是多么有分寸,多么恰到好处啊。
自然,所谓“恰到好处”,所谓“分寸”,也即说明她陷得远没有王小波深。
我原以为(又是“自认为”)王小波是潇洒的、酷酷的,到他的信中才发现,他对于爱情,是理想主义的,是即使明知可能虚无缥缈也要死死抓住一把的,他像是明知爱无永恒却固执地想要忽略这般事实。
而李银河则从不信所谓爱的永恒,她说,“你不要怕失去我,我很愿意和你在一起,但是自由地和你在一起,你也保留你的自由权利吧。我看报看参考,越来越感到海誓山盟的时代过去了。如果没有感情我们就分离,我坚持这一点,不过我们可以约好互相安慰的义务,即一个人虽然已经不喜欢对方,但如果对方需求安慰,那个人有义务安慰对方......”;
她说,“爱也许就是这样一种神秘的想象力的发作,它会过去。人在最初的神秘感过去之后,会发现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你以为神秘感会永远跟着你吗?它一旦过去,爱就会终结,是吗?多可怕”。
李银河像是这样一个人,她享受着一个人全心全意的爱情,尽情沐浴其中,也准备着在不爱的时候随时随地抽身。而王小波则以为,爱她就像爱生命,以为这一辈子他不会再爱上别人,以为,爱是永恒。
在知乎上曾经看过据说是李银河回应在王小波逝世后与人同居时说过的一句话,“他死了我为什么就不能喜欢别人了?他活着我也可能喜欢别人啊。”这便是真真切切的,她的感情观。她爱,但爱得清醒。王小波似乎希望得一人便终一生。而李银河却以为,“欢迎你的到来,也不遗憾你的离开”。
这是这本书关于爱情的部分,也是书的重头戏。但我之所以力荐这本书,之所以认为它值得一读再读,正是因为,它不止关乎爱情。
无论是王小波写给李银河的,或是写给别的友人的信,都不只围绕单一话题展开。他在表达爱恋、表达友好时,从不忘表达自己的思想,一种独立的、不入侵他人也不准外人入侵的思想。
在写给李银河的信件中,王小波多次谈及人的独立思想人格的重要性。他说,“人需要思想,如同需要空气和水一样。人没有能够沉醉自己最精深智力思想的对象怎么能成?没有了这个,人就要沉沦得和畜生一样了”,他说,“我爱我自己这一团凝结的、坚实的思想。这是我生命的支点”。人之独立、人之于动物的区别、人之于人的差异,全在于人之独立之人格,全在于人之明智之思想。
他还反对庸俗,反对不作为的堕落。他说,“在人世间有一种庸俗势力的大合唱,谁一旦对它屈服,就永远沉沦了,真是可惜”;他说,“我又想起雅典人雕在石头上的胜利女神了。她扬翅高飞。胜利真是个美妙的字眼,人应该爱胜利。胜利就是幸福”。王小波从知青到民办教师到工人,从人大到匹兹堡大学,从未忠于平庸,安于平庸。在致友人的信中他曾表达对学问、对知识的绝对信仰和追随,他相信智慧的力量。
他所说的“人无论伟大还是卑贱,对于自己,就是最深微的“自己”却不十分了然。这个“自我”在很多人身上都沉默了。这些人也就沉默了,日复一日地过着和昨日一样的生活”与其他因素一道,更让我确定“寻找自己”、“塑造自我”的意义。
在读他的这些看似零碎却有力的思想表述时,我常感到一种平静的激动。我认为,这个王小波有点儿意思,值得继续读下去。
不仅如此。在他写给好友刘晓阳的那十几封信中,我又了解到他对计算机编程的那一份热情和好奇。他对海外人的那一份“国家主义”的评价也贴切、奇妙得打开了我的新思路。他评价昆德拉论小说的书作出评论,无形中提出了对小说意义的一个层次的考量。他说,“艺术不是一种社会伦理,无需人们的共识,只需要欣赏者的如痴如醉”;他说,“作家分为两类,一类在解释自己,另一类在另外开拓世界......”。这些细碎的,涉及历史、艺术、文学、哲学的王小波的独特观点,都使我既新鲜又感动,读他的信,不仅是在体会他平凡的生活,更是在走一步就遇上一步的惊喜。他在表达自己,真实地,迷住了我。
在信笔的、简单的书信中,我像被魔力牵引般地不自觉地认识着、了解着、思考着王小波。
你说,这书难道还不值得一读再读吗?
无论是这书,还是王小波,都值得一读再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