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本草经》:细辛,性温、味辛。主咳逆,头痛脑动,百节拘挛,风湿痹痛,死肌。久服明目,利九窍,轻身长年。一名小辛。
那细辛它在仲景用药的框架里面我们会看到它有一个特色,在仲景方里面我们看到的特色就是啊,当有风寒之邪,尤其是以寒邪为主,这个寒气跟我们身体的某一个部分的水分混合在一起的时候,张仲景会用细辛把这个混到你身体的水分里面的寒气把它消掉,或者说把它拽出去。所以细辛它的特别有效的地方,就是把水里面的寒气拔掉,那这么一个效果在伤寒还有另外一个方剂,是少阴篇的主方叫做麻黄附子细辛汤。因为麻黄附子细辛汤是少阴一出手就用的药,所以到后代的人会觉得细辛是一个肾经的药。这也不能说错,因为细辛把水里面的寒气拽出去,那,最属于跟水有关的经络就是肾经跟太阳膀胱经对不对,所以它对于肾的作用当然会比较大一些。可是你要说细辛真的要讲归经啊,其实细辛非常不适合讲归经,因为它的作用点,就是身体里面有液体的部分,不见得是要归到哪一条经的,就是它不是有绝对的归经,但是一般来讲我们都会说细辛是比较入少阴经,那就两种说法都没有错。
那细辛所治疗的身体的水跟寒气混杂的状况呢,在小青龙汤我们可以解读出我们肺里面有太多的水气对不对,然后这水气跟寒邪气混杂了以后,细辛可以把这个水邪跟寒邪掰开来,那一旦掰开来之后呢,这个寒邪自有麻黄桂枝去对付它,水邪自有干姜半夏去对付它,就是变得很好处理。是纠缠在一起的时候我们的药不太能够对付它,但细辛一旦把它拆开来之后就很好解决了。所以有些人小青龙汤证,吃了现在的版本的小青龙汤,他发汗了,结果也好了,就是这个发汗了也好了你就可以说,细辛它把这个寒跟水分开以后,寒气大概是从麻黄这边把它逼走的,然后水气的话,半夏干姜还是有用,所以也有一些人他的小青龙汤证是用发汗发好的。不过那种发汗发好的小青龙汤证往往是以发烧为主症,咳嗽为兼症的那种。
那在肺部它做了这样的事情,那在身体其他部分呢?你说它连那个寒气如果是附在人体的经上面,细辛也会有作用,因为经也是水分对不对?那血液呢,也会有作用啊!像这个我们的仲景方治疗少阴、厥阴的当归四逆汤,当归四逆汤就有细辛。细辛是说看到你的血脉里面的血太寒了,所以阳气都不能跟血交合,所以要把血脉里的寒气摘掉,就是它对于血管里的血是有作用的。那至于说,鼻涕、眼泪、口水,它能不能有作用?也有的啊。至于细辛在古方的世界里面——几乎是五官九窍之病是大量的用的。在宋朝的时候细辛其实是很滥用到很惊人的地步,就像你看美国电影或者香港电影,在每个电影里面都会出现的角色,就是路人甲的感觉,细辛就是那种角色
至于说是明目,利九窍,细辛因为作用的范围比较小,所以五官受到的风邪,细辛是很有用。就像大陆的火神派,现在第四代小火神——卢崇汉的《扶阳讲记》,他就讲说,如果你忽然受到猛烈的风寒,忽然瞎掉了,忽然聋掉了,那都是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怎么样可以马上把这个阳气通回来,然后让这个五官的功能恢复,大概是这样子用细辛的。当然也不是说什么眼睛的病都要用细辛啦,就是说如果你是眼泪多了、眼睛看东西觉得昏暗发黑了,那这个范围里面的古方用细辛的就很多,可是如果你是眼睛长一层翳膜那种反而就不是用细辛了,就是用的调子还是不一样。因为我不得不一直重复,就是古方用细辛的方子如果仲景方之外是太多太多了,多到你没有办法统计,就是不太确定是,到底是用好玩还是真的有用,所以我们还是暂时就乖乖的待在《伤寒论》的框架里面面来看待它。
这个“利九窍”啊,身体里面这些九窍的病的确是用细辛是真的很多。曾经有一个医者,他在统计中国古时候比如《千金方》里用细辛的药物,他说细辛治疗九窍病,什么眼睛鼻子耳朵牙科都有,他觉得好像比较没有看到细辛在治疗前阴的用药。当然你不能说绝对没有,比如说,得了少阴病会一整天都没有尿意,那个时候的确是用细辛打通了少阴经就重新这个人恢复排尿跟气化的机能了,就是这么一种的“小便难”细辛是有办法的。但是另有医家提出,就说前阴不太用细辛,他其实是在讲他的一个推论,他认为说,细辛作用的水都是比较少,比较小范围的水,那膀胱那里面已经是一大泡的水了,那就已经不再是细辛的作用范围了,他在讲这个事情。那从这个角度来看,也是有一点意义的,所以我们就暂时了解细辛大概是这样子在用它的。
那么,细辛把这个邪气拽出来啊,细辛虽然把邪气拽出来,但是细辛它的药性没有那么的精致,也就是细辛它多多少少也会把人的好的津液或者是好的元气拔掉一点。所以在张仲景的药法里面,用细辛来治咳嗽大概就一定会用到五味子,就是用五味子往里面把这些东西、把元气再拉住,把津液再拉住,就是不要被细辛拽出去,就是五味子跟细辛有一点互相拔河的意思。就像是张仲景用麻黄往往会用杏仁来镇住麻黄的副作用,那用细辛来治咳嗽的话就用五味子来镇住细辛的副作用,那还有一些副作用可能是用龙骨牡蛎之类的东西来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