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贺岁档《奔跑吧兄弟》显然是亿人瞩目的电影之一,在上映的第四天里,就拿下的2.12亿的票房,而最终的票房锁定在4.33亿。在铺天盖地的娱乐新闻报道中,大多都打着“一票难求”、“抱笑成鬼”······等字码,综艺电影正席卷中国······
据悉《奔跑吧兄弟》是一部花费不过2千万而拍摄不过一周的廉价电影,上映之后却获得如此惊人的回报,让人不禁瞠目结舌。这似乎也展现着制作方和投资方的智慧,这种经由综艺节目的预热、多个一线明星的加盟、无数粉丝的追捧而制作的大蛋糕,自然让很多公司垂涎欲滴。在巨大预期收益的诱惑下,中国电影的导向便一步步偏离了传统电影。但《奔跑吧兄弟》是电影的创新?还是电影的沦陷?
特地查了“电影”的概念,电影是由活动照相术和幻灯放映术结合发展起来的一种现代艺术。电影是艺术,通过变化的镜头向我们展现一种特定的文化内涵,但《奔跑吧兄弟》似乎是例外的。用88分钟,展现了一个让人捧腹大笑却又空洞的游戏,它在电影的表达方式上,的确是有史以来独有的。但仅仅是一种利用大众心态和流行文化的低俗创新,更多的是对艺术的亵渎,对金钱的追捧。
无独有偶,当今的网络文学,很多网络写手用一天的时间能编写出上万字的故事,用一周的时间就能写出上百万的长篇小说,而且受到大小读者的追捧,始终是文学作品阅读不落的热潮。与之相反,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获奖小说《你在高原》却鲜有人知,这是张炜花费二十多年的时间写出的四百五十万字的长篇,经历无数个春夏秋冬孕育出的文字和故事,无论是在受众,还是在关注度上,都比不过几天创作的网络小说。
在音乐界,似乎也有同样的尴尬。近几年来,类似于《小苹果》之类的神曲层出不穷,总能占领音乐榜上前三的位置。细听歌词,重复的几句话里,找不到让人振奋的句子,但却反复被人们热烈地歌唱。前几日,在一次交响乐的现场,演出还没有过半,后面的席位都陆续地空了。
究其原因,若将其归结到创作公司、团队、个人未免太偏驳,所有的产品都是指向市场,有需求才有生产。像《奔跑吧兄弟》、网络文学、《小苹果》······其实是当下流行文化的产物,也是当今社会的反映和大众心态的写照。
现实生活太忙碌也太紧张,人类对物质和金钱的追求是亘古不变的,而对精神和灵魂的追寻是可有可无的。在这样的生活状态下,人们对流行文化的需求,更多的是一时的快感和消遣,而不再是对存在、生命等意义的追寻,也不再是历史人文的使命和家国情怀。整个社会的状态就是,职场的人,工作和人际都已经让人太辛苦了,没必要在当今的文化产品中让自己精神再饱受谴责,他们更希望通过一种文化消遣的方式,让自己的身心得到放松;而对于在成长中的孩子,往往先是做一个模仿者,在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未形成,他们跟随自己的父母,做着同样的选择。等他们长大了,便成就了世世代代的文化循环。这些作为社会主体的大众,他们的心态和欲求,影响甚至决定着文化的走向,面对这样现状,便有更多以商业利益为目的文化产品。而这些流行文化产品,又影响着大众的文化观念,这又是一个可悲的文化循环。
前几日在一位资深影评人的微博上看到这样一句话“现代的中国人,拿什么来拯救我们的灵魂?”在流行文化日益流俗的当下,也不乏这样能看清也提出质疑的人,在一个堕落灵魂造就的堕落时代,需要有这样的反抗者和质疑者。很多人渴望的不是与众不同,而是大同小异,生怕自己成为众人抨击对象,于是即使有反抗也是内心的反抗,没有实质的效果。如果说流行文化的转机或者希望在哪里?其实,就在我们每个人身上,很多人甚至是知晓这样的困境,却在大众和市场面前做了妥协。而对流行文化追捧的人,其实是可悲的,用空洞的文化来填充空洞的内心,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单调和无聊。那种看似的丰富,不过是人生的虚无。
当然,依旧有很多人在这最后的精神坚守上做着努力,前几日的文艺座谈会,很多优秀的文化工作者都提出了有价值和值得深思的问题,而当下对传统文化的重温,以及对中国梦丰富的阐释,都是对流行文化的拯救,至于未来文化的导向在何方,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和付出。一种贤达的人生境界,其实每个人都渴望,只是懒于行动罢了。
别做俄国作家笔下的“多余人”——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做挑战者和分歧者,批判地接受,有自我地对流行文化进行过滤和选择,才是对时代文化最好的馈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