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招马上开始了,公司HR已经开始去各学校抢招聘位,提前物色人选了。
从公司角度来说,社招越来越不容易找到合适的人,究其原因,主要是以下两点:
1、贵:这个贵不是说的绝对值,说的是相对值,意思就是能力与要价不匹配,性价比不高;
2、合适的人不好找:每个公司的业务性质不一致,很多职位很难找同行的人,或者同行过来的人也不一定好用;而社招人员一般都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工作习惯,如果工作习惯好那还是赚到了,很多工作习惯不好的,要去纠正,比培养一个应届生还要难。
所以,现在越来越多的公司,更愿意去学校招底子好有潜力的应届生培养了。
可是来做校招的公司五花八门、各式各样,虽然看似工作选择很多,可是到底哪一个才是适合自己的呢?从毕业生的角度来说,如何进行工作的选择呢?
今天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毕业生工作选择三步走:
第一步:找目标职业
如何找目标呢?
1、先要多对职业进行了解,知道有哪些职业; 选择5-6个自己感兴趣的职业
2、梳理自己的能力:这一点很重要,很多人终其一生,可能都不知道自己“身怀绝技”。“身怀绝技”可能是夸张了一点,但是每个人确实不容易知道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因为你擅长的事情,在你看来就很简单,你不会觉得它很有价值。所以我们需要不断地认识自己和发现自己。
3、研究职位说明书:比对自己的能力与职位说明书要求的能力的匹配度;
4、从中选择2-3个自己能力也比较匹配的职业做为自己的目标职业
第二步:自我提升
找到目标之后,不管我们选择的目标职业与我们所学的专业是否匹配,我们都需要持续地学习,提升专业的技能和能力,同时通过习惯的养成,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和做事方法。
为什么要特意强调思维方式和做事方法呢?这里要说到一个迁移的概念:因为专业的知识大部分有特定的使用范围,它的好处是对所有人一样公平,谁学习都需要差不多的时间;但同时由于它的使用范围也限定了它的使用场景,因此专业领域的知识不具备可迁移性。也就是说,如果你要转行或者转岗,很多知识是用不了的(注意,我说的是很多,而不是全部,因为在跨界的时代,颠覆式创新大部分都不是本行业自己做的颠覆,知识也有相通的地方,这个我可以后续再专写一篇聊)。
但可以迁移的是什么呢?就是你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以及做事情的态度方法了。
在实际工作中,我自己团队进行招聘,不管是招实习生还是社招,我都不那么看中一个候选人的专业知识,而更看中候选人的学习能力、沟通能力、遇到问题时处理的方法和思路。因为我认为一个候选人有了那些软实力,HR的专业知识是可以学习的;反之,如果一个候选人有10年的HR工作经验,但是不愿意持续学习,遇到问题不愿意自己主动找各种办法解决,或者没有自己的做事情不喜欢总结套路和方法,那么,它10年的工作经验,也很大几率是把1年2年或3年的工作经验重复做了10年而已。
事实上,我面试的很多所谓10年工作经验的HR,也确实存在我说的这些问题。
所以,毕业生需要学习专业知识,因为这些是基础,没有基础其它的没有根基;但学习基础的同时,要注意刻意练习和培养自己的良好的工作习惯和锻炼自己的思维方式。因为未来影响走得多远多高的,是后者。
第三步:在工作中学习
很多时候,我们可能真的不清楚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很迷茫;又或者知道自己要什么,但自己的能力暂时达不到目标职位的要求,那怎么办呢?
建议你还是先找一份自己现在能做的工作,先做着,不要想着学好了再找或者想清楚了再找。
这份工作可能不是你喜欢的(可能你还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但最好是你能干好的;或者是在你喜欢的行业,但是起点较低的;都可以。
你选择一第一份工作时需要考虑的第一位,应该是它能学到什么,能让你获得什么,而不用考虑它是否有较高的薪酬。
接下来,就是第三步的重点了:
在工作的过程中,努力把每一件小事都做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不抱怨、不找借口、不推诿;就算它就只是贴发票那么小的事情;能把发票贴漂亮、且每一次都没把发票搞错,这些工作细节的点点滴滴,都是你个人口碑的建立过程,这些事情做不好,公司或者你的上级是不可能把更重要的事情交给你做的。这,就是工作习惯和态度的培养。
如果你暂时没有找到目标职业,说不定在这个过程中,你能获得成就感,继而找到自己的兴趣点,从而确定自己的方向。
如果你有目标职业,在工作的同时,持续学习目标职业的知识,同时积累和锻炼自己的相关技能,为自己走向目标职业做好准备。
希望看这篇文章的你,能有一个自己满意的职业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