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个枕水而居的乌镇姑娘,有人说,女孩讲一口吴侬软语,不加乐音,就已经能成为温柔乡般的靡靡之音了。
乌镇这个地方,我生活了二十八年,她柔情似弱水,也坚韧如磐石,我曾离开这里去追梦,北上苏州,南下杭州,想在这些现代发展和历史人文交相辉映城市里,找到一方平静,但是没有一处,能有乌镇青石板小路的沉稳厚重,又闲适自得,许是心中扎了根,离不了路旁的白墙黛瓦,水间的手摇木船。
乌镇的东栅和西栅多是游人爱去的地方,商业化的外衣,裹着江南水乡内敛的内在,大染缸、兰花布、古铜锁、石砌墙。
喜闹的人偏爱西栅,新鲜感时时刻刻都在刺激着神经,夜晚的流光溢彩也着实吸引人。斟一杯酒,西栅更成了好去处,小楼上听一曲月圆花好,便能一同感受浮云散,明月照人来的意境了。
好静的人偏爱东栅,相比之下,这里少了人工修缮的痕迹。
东栅的清晨时常笼着些薄雾,别期待拨云见日的快感,在这儿,只有烟消云散的迷蒙。起雾的老街伴着寂静,常有人问我,生活在这样的安宁中,如何才能不丢了自己。
我笑笑,乌镇的人们,早就不是自己,我们穿越古今,似乎已经回到了夜不闭户的大同年月。
读大学那年,我来到北京学习表演,看惯了小桥流水和日出日落,大城市的喧嚣让我仿若置身丛林,只能透过密密麻麻的叶子去吮吸阳光。
2013年,我跟随第一届乌镇戏剧节回到了江南水乡,回到了我梦里的乌镇。
这座小镇依旧如初,千年的历史底蕴,纵横交织的水道,以河成街,水镇一体,这些成了天然的国际文化名片,从荷马史诗到元杂剧,从莎士比亚到莫里哀,从写实主义到当代戏剧,这座小镇成了戏剧艺术的乌托邦。
仅仅几年时间,乌镇如梦幻般开始,如戏剧般迷人,这里积蓄着的东方文明的无穷魅力,一次次地让世人惊艳,让人期待着来到这里,再一次感受人生百态,动静交织。
乌镇,不再是一个旅游符号,这里充斥着江南韵味,也夹杂着文化气息,这里居住着朴实无华的小镇居民,也穿行着萍水相逢的路人过客。
我的家乡乌镇,它只是平凡的小镇,而这一方水土,却勤恳地养育着一千三百多年世代居住在这里的人们。
几年前,我返程回到家乡,醉心于这里的人文,很荣幸,追梦这条路上,我依然能在乌镇报之以歌,报之以善,报之以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