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2日,特邀嘉宾王淑君老师做客三小家庭教育公益讲座,给我们带来了一场育儿盛宴。
下面是这次互动实录的节选。其中,只选择了王老师的主要观点,隐去了参与者的故事和互动感受。
为什么?
我们需要一个安全的环境。越安全,心灵越开放;心灵越开放,收获则越多;收获越多,改变的可能性就越大。
这份互动实录的节选,对于未参与者而言,
有何用?
咂摸咂摸实录中的每一句话,尝试着做做王老师提供的三个活动。
就这么耐心地体验着,就这么平静地感受着,就这么不用言说什么,静静地觉察来自内心的真实的声音。
这要比“夸夸其谈”,来得更丰富,更深刻。
话不多说,上实录节选。
开篇
首先,这次活动是以“体验”为主,而不是讲过多的道理。
其次,活动结束后回到家,我们可以谈论活动的感受和对你的启发,但是不要去谈论别人的故事。
所有的故事,就留在这间教室里。这是为本次活动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
谁越开放,谁收获的越多。
今晚我们的目的是,让我们自己活的更好,让我们和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更和谐。
开放名额,谈育儿困扰。
问:如何控制在检查孩子作业的时候,不住的发脾气?
答:当感觉到自己要发火的时候,选择暂时离开,或到另一间屋内,或到小区散步等。静心之后,再去检查孩子的作业。目前,可以用一些有效的方法暂时控制自己的坏脾气。当然,解决的根本方法是弄清“我为什么发脾气”。
问:作业拖拉,只想着看书,怎么办?
答:作业完成后,孩子会干什么?还会看书吗?如果把看书当做完成作业的奖励,是否可行?其实,真正改变的是家庭,比如爸妈对待孩子问题的“观点对峙”,可能是“作业拖拉”这一表象的原因之一。
问:做作业,只听妈妈不听爸爸的。父母双方如何才能共同教育好孩子?
答:对于爸爸做的事,你觉得舒服吗?你的孩子觉得舒服吗?妈妈制止爸爸,这是对爸爸的不认同。不认同是会传递的,由此导致孩子对爸爸的不认可。爸爸和孩子的互动方式是否舒服,有没有被孩子真正理解到?
小结:
一个人不可能改变另一个人。
只有我自己改变了,才能引导者家庭成员进行改变。当家庭成员觉察到改变带来的效果的时候,家庭成员才有可能改变。
用自己改变,来带动一个家庭的改变。
一个系统,最灵活的部分就是最善于改变的部分。今晚来到这里的家长,是家庭中最灵活的那部分人。我们需要做的是,用我们的改变,来引导家庭的改变。
第一个活动:界线。
第一,你怎么理解“界线”?
家长谈界线:人与人的尊重,任何事情都有规定,等等。
这里的界线,指的是心灵的界线。
有人说,自从结了婚,就没有了“空间”,这里的空间指的是“心灵的空间”。
界线,即心灵与心灵之间的界线。
一个人,有了界线,才有了自我。
有了界线,才有了自我,没有界限,就没有自我。
第二,互动练习,感受“界线”的存在。
如何做“界线存在”的练习?
要求:
假设你是当事人,我代表你的孩子、同事或者妻子。我会以各种角色走进你,当你感觉到不舒服的时候。注意,是“感觉”到,而不是“认为”。
当你感觉到不舒服的时候,请你做出一个停止的动作。
我们之间的距离,就是心灵之间的“界线”。
释疑——
界线,怎么样才是最好?近了好呢?还是远了好呢?
事实上,“界线”越有弹性越好。
面对孩子的时候,你希望这样近,孩子也希望这么近,亲子关系好。如果你希望这么近,可孩子不希望这样,界限出现交叉,孩子和父母同纠结,亲子关系定会出现问题。
所以,界线,越有弹性越好,而不是越大越好,或者越小越好。
有些人,没有界线。没有界线,不是真的没有界线,而是通过失去界线来讨好别人。有些孩子和父母的关系,表面上看“没有界线”,但事实是孩子为了得到自己的某种需要,而失去了自己的界线,
接着,互动,互谈感受。
中间插播“一问一答”:
问:面对其他孩子的“欺负”,我的孩子,你为什么不反抗?
答:在家,你允许孩子自由地表达过自己吗?不允许,就得不到这样的练习。当孩子到了另一个陌生的环境,他会做他自己吗?他敢去表达吗?他敢去反抗吗?
第二个活动:爱的练习。
活动内容:
我爱你,你要听我的。
我爱你,你要成为我满意的样子。
我爱你,你要为我的人生负责。
我爱你,你可以自由接受我给你的爱。
活动要求:
两人一组,一人为A,一人为B。首先,A看着B的眼睛,说上面的话。全部说完后,B在对A说这些话。然后,体验并表达一下自己的感受。
现场互动。
小结:
为什么有些孩子对学习不感兴趣?
我们爱孩子,需要的是,看到“孩子”这个人,爱“孩子”这个人。
成绩好,你高兴;成绩不好,你不高兴。这样的行为会给孩子带来如此的感受:妈妈,爸爸,爱是的那个好的“我”。不好的“我”,爸爸妈妈是不接受的。
你爱的是学习,是成绩。你不是爱的“我”,所以“我”不给你学习。
这样的话,孩子可能说不出来,但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
孩子,需要被“看到”。
什么叫“看到”?如果你是乞丐,哪怕你是个杀人犯,我都爱你。只因为你是我的孩子。
生活中,为什么我们会如此地纠结、焦虑?这与分不清“谁的事情”有关。
人生有三件事——
自己的事,他人的事,老天爷的事。
自己的事,要全力以赴。
他人的事,尊重他人的选择。
老天爷的事,顺应,臣服。
什么是“顺应”?比如,一个人失去一条腿,他在不停地怨天尤人。这不是“顺应“。
真正的顺应是,我要接受“失去一条腿”的现实,接下来我需要思考的是,如何用剩下的一条腿,过自己精彩的人生。
面对成绩差的孩子,我想的是,我能做什么,以帮助孩子提高成绩。
家长往往是指责、控制,这是一种办法。但,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呢?
第三个活动,人生三件事。
每人说一件困扰的事。
区分这个事件哪些部分是属于自己的事,哪些部分是他人的事,哪些部分是老天的事。
区分后,感受对这件事的感觉。
现场互动。
尾篇
今晚,我们认识了界线和生活中的模式。面对生活中的育儿困难,如果能够觉察到这些,我们的教育会走向另一个方向。
在人生三件事里面,哪些是孩子的事,哪些是我的事,哪些是老天爷的事。对于我的事,全力以赴。对于孩子的事,我尊重他的选择。
如,我希望我的孩子早一点完成作业,那么我需要做哪些事情,才可以帮助孩子早完成作业。
这需要从自身角度出发,思考“我能做些什么”,以便帮助孩子做好这些事情,而不是要求孩子做这件事情。
当我们慢慢觉察的时候,当我们意识到哪些是需要我做,哪些是需要孩子做,也许在生活中,我们的焦虑会降低很多。
我们的焦虑降下来,有时你没有说,但孩子可以感受到。因为孩子们的感觉是非常灵敏的。
我们内心的焦虑和着急,会被孩子敏锐地感受到。在这之后,有时候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
我不做作业,你不是着急吗?我就故意不做作业,让你着急。
我就看你,能把我怎样?
其实孩子真得能把握住家长的心理,他知道怎样把你惹急了。怎么惹急了,他就怎么做。
因为孩子知道家长的“痛点”在哪里。我们往往被孩子一点就“着”,上了他的道。
于是,孩子便会获得某种“控制感”,觉得“我终于可以控制某一件事情了”。
如果把作业“放”给孩子,那孩子控制的是“作业”;当你把作业接过来的时候,孩子控制的是“家长”。因此,你便焦虑,你便着急。从本质上说,孩子是通过“不做作业”,来控制“家长”。
一个小时,很短暂,也很充实。希望在座的每个人都有收获。就算是有一点触动,收获也会满满。
活动结束后,我班的一位家长用文字表达了这样的感受——
下一期的“家庭教育公益讲座”,精彩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