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想看看《黄帝内经》有百分之九十八的字我认识,但就因这百分之二不认识的字,还是障碍了我看这本书的兴趣,也障碍了我学医的热情。前不久有点学国画的兴趣,找到一套大家举荐的《芥子园画谱》,看买书的评论,不是说怎么那么多文字,或是说怎么不是简体版,孩子小看不明白…我自我感觉有些文言功底,等到手后,饶有兴趣地看起来,发现每段里还是有那么几个字不认识,有那么几句话不理解意思,看得有写困难,最后不得不放下,看来没本文言工具书是看不了经典的。我感觉,中国五千年的文化,要没有文言基础,手里拿本经典,也只是一踏废纸,也能想像一个垂死的人,家人梦到华坨给本能医好的药书,也只能捧书兴叹了…
现在的英语从小学抓起,从幼儿园抓起,还有从胎教抓起,英语固然重要,但这个文言从中学才开始,就是我这个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都看不了这些经典,我们原以为的中华几千年的文化也就这么丢弃了。想起大学时,那位研究古文很有影响力的老教授在讲台上津津乐道地朗诵着《诗经》,而台下不是睡觉的就是说话的,甚至打斗的,只有几个同学认真地听着做着笔记,而这位老教授特别有学者风范,那些睡觉、说话、打斗的学生丝毫没有影响他诵诗的热情…想想对那些文言特别懂的又有多少人?是不是大多都是老学者?要这些老学者仙逝后又有多少人能继承上?而这些老学者都只是对某些专业,还有许多精华都早已遗弃。中华几千年精华已经丢弃的不剩多少了,还能捡回多少?又还有多少会随这些老学者的仙逝而遗失?
有许多古文化,不是它不好,而是我们没有继承好,没有得到真传,或被没有真正理解的人传讹了,要我这个认识几个繁体字,学了一点点文言知识的人,要学本经典去教人,也肯定有教错的,那些学中医,学古代历史,学古文学的,等等都会难免…
所以,我觉得要学传统文化,要继承历史遗产和精华,还得从最基本的繁体字,文言文抓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