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孩子以后,伴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父母的语言在孩子的健康成长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经常被熊娃气️得完全不能好好说话,其实父母也没有受过专业训练过,情绪控制也不是都可以做得很好。所以,我们父母尤其需要提高自我学习的意识,同时不断践行学习育儿知识的指导方针。在育儿的道路上,不断地修炼与成长,我们要知道,孩子终将长成我们嘴里的样子。想让我们的孩子少走我们的弯路,首当其冲的不是学区房和文化知识的所谓起跑线,而是为孩子提供和谐幸福、具备无条件的爱的家庭语言氛围。
跟孩子的沟通,多一些客观描述!客观描述,然后引导他自己找到解决办法!最后正面反馈,鼓励和表扬,从而塑造他的行为!对以下三种方式说:NO!
评论!NO!但是我们经常这样做。
批评教育!NO!但是我们经常这样做。
否定和建议!NO!但是我们经常这样做。
情景1:小禹5年21日打预防针。进入疫苗室,眼瞅着马上要轮到他了,很害怕,一直哭一直哭。打完了还一直在哭。
父母的反应1:不害怕,不害怕,小禹最勇敢了。不哭了不哭了。(不断地否定孩子的真实感受,给建议)
父母的反应2:妈妈小时候也很害怕打针呢。每次打针的时候,护士阿姨扎针进去的时候有点刺痛,和尖尖的东西扎到一样的感觉。护士阿姨开始往里面推注射器的时候会有药水进入身体,有的时候会感觉胀胀的酸酸的,很不舒服。几秒钟就结束了。害怕是每个人的正常反应,即使害怕但是小禹也坚持打完了预防针才是真正的勇敢呢。妈妈,一直陪着你。会不会就好一点了。
听到第一句话的时候,孩子的注意力就马上转移了。“妈妈,你小时候也害怕打针的呀!”感觉自己找到了知音一般。这时候他害怕和紧张的心情已经好了很多了。后面就是需要父母的安抚和陪伴了。“爸爸小时候也害怕打针的。”爸爸也如实分享小时候的经验,小禹心里好受多了。过一会儿就好了。而且,我们的父辈经常教育孩子“你是个勇敢的孩子,怎么会害怕呢?”我们告诉孩子,害怕是正常的,爸爸妈妈和他一样都会有。但是,害怕却选择勇往直前才是真正的勇敢。
情景2:孩子又把米饭撒在桌子上,多少次了改不掉这个习惯。
父母的反应1:小禹,你怎么又把米饭弄得到处都是,赶紧弄干净!你怎么老是这样,妈妈跟你说了多少次了,你怎么一点都不注意呢?(评论、批评教育和严厉斥责建议都有)
父母的反应2: 以旁观者的身份对自己说,“等一下,等一下,你又生气了。你又愤怒了。你现在觉得孩子就是不听话,不好好吃饭,故意把米饭撒在桌子上的。可是这是真的吗?这不是真的?这只是你按照成年人的思维模式自己猜测出来的原因。所以,别这么快过激反应,客观描述一下试试看。”
然后开始客观描述:“小禹,妈妈看到你的桌子周围有很多米饭。”
“妈妈,是因为里面有鱼刺。我不敢吞下去,怕被鱼刺卡住就麻烦了。”
“哦,原来是这样啊。那我们继续吃饭吧。”
其实,孩子有他自己能力所不能及的,有时候我们以成人的思维去下结论评判都是不对的。我们要做的是客观描述我们看到的现象,同时给孩子创造让他表达自己和自己想法的机会。
情景3:家人要求小禹跟其他人打招呼,小禹不愿意。
父母的反应1:重复地要求孩子打招呼,小禹,快打招呼呀,你怎么这样呢?这孩子越长越小了,都不会打招呼了。这孩子就是害羞,不爱叫人。以后应该就好了。
父母的反应2: 小禹,你是不是有点不好意思。妈妈知道你有点不好意思。就像龙猫里面勘太一样,第一次见到小月的时候,有点不好意思和小月打招呼。没关系的。我们笑一笑就好了。下次,我们熟悉了以后就不会不好意思了。对吧?不着急,慢慢来。
父母千万不要停止学习!多学习和总结切实可行、操作性强“术”,不断优化我们的育儿方法。与君探讨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