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
我是哲鋭。
你在工作和生活中有没有到过这样的困惑。刚刚开始一份工作的时候,觉得很有新鲜感,能学到很多东西,也很有干劲。可是过了一段时间,一般是1-3年,就会觉得工作特别乏味,每天都在重复着已经无比熟悉的事务,仿佛到了传说中的“瓶颈期”。另外一个场景是针对开发工程师的,开始编程的时候会发现程序是很神奇的,好像可以搞定一切。而经过了1-3年的工作后,发现每天好像都在写相同的代码,无非就是if,else,for,while的各种组合。
那么,你是不是遇到过这样的惊喜呢?当你拿到一本教科书准备学习的时候,会发现简直就是“天书”。经过了每天的啃书本,做习题,还是一头雾水。最后,虽然以几乎满分的成绩通过了考试,但更多的是学姐学长留下的“宝贵遗产”。可是当你快忘记这一切的时候,突然有一天你灵光一现,脑海闪现了那书本里面的内容。这一闪念可不得了,突然觉得有学霸的灵魂附体了,于是重新找到那本书,当时这本“天书”突然就在你的眼前融会贯通了。简直就是“爱丽丝梦游仙境”一般的感受。
这两类场景是怎么回事呢?
好,重新回到我这个理工科气质十足的标题,“指数增长和对数增长”。工作的前三年的过程就是典型的“对数增长”,而那有如神助的融会贯通,就是人人求之而不得之的“指数增长”了。
1.大多数基础工作容易陷入“对数增长”陷阱
对于刚刚进入企业的小白,处于保护和积累经验的目的,公司不会给我们安排特别困难的事情。虽然是在高大上的写字楼里面,与其说是拼智商,还不如说是拼体力和拼耐心。整理资料,校对稿件,录制凭证。通过3个月的培训和操作,小白很快就感觉自己完全胜任工作啦。然后就是按时下班,感觉很是惬意。当工作到了6个月,就开始感到工作的无聊。的确,如果只是按照领导的要求完成这些日常工作,确实不需要很长时间就可以完全胜任。这时候,在工作中的增长就到了所谓的瓶颈,看看下面这张图。
于是,按照通常的剧本,我们就开始抱怨工作有多无聊,以后多没发展,自己多么的怀才不遇。问题出在哪了,因为如果只是按照领导的基本要求做基础工作,成长就是“对数增长”,换句话说,越来越慢,最后几乎停滞不前。怎么办呢?今天不说,先看看下面描述的另外一种增长,可能会脑洞大开。
2.大多数的学习都是“指数增长”
相对于“对数增长”的瓶颈,“指数增长”就厉害多了。看看下面这张图。
回到我最开始具体的那个例子,当学习一门新的知识的时候,开始总是觉得已经很努力了,却没有任何进展。而当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学习,会出现一个时刻,一般是在跑步或者海边度假的时候,这些知识突然从潜意识中生出,并融通了。
这不是什么奇幻故事,开始的那些“止步不前”并不是看起来那样毫无进展。有一个比喻很好的说明了这点。有一种毛竹,前5年只有竹笋那么高,而突然在某一天,就成长为参天“大竹”。前5年,毛竹都在深深的扎根,为最后的爆发做准备。
我们大脑也一样,那些难懂的知识一个一个被记住,但是之间没有联系,因此很难提取。而通过时间的发酵,这些知识点终于被连通了,于是“指数增长”的奇迹发生了。
最后提一个严肃的问题,你会选择哪种增长模式呢?你会说,当然是“指数增长”。回答正确,那么我有3个问题请你回答:
1.如何判断一种工作或学习是“指数增长”还是“对数增长”;
2.如果一种工作的特性就是“对数增长”,如何能转化成“指数增长”(注意:辞职不是答案);
3.如何做才能忍受“指数增长”爆发前的黑暗,如何才能面对亲朋好友的不解。
恭喜你读到这里,说明你没有被这个理工科的标题吓倒。最后我想说,有激情是很好的,不过我也需要“智识”来武装自己成长路上的行囊。对,我们都需要“智识”(我确定没写错)。
我是哲鋭,你职业生涯起点的领跑者。